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教学
李秀方
湖南省耒阳市师范附属小学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方法的应用现状
(一)在新课授讲上的应用
新课讲授是学生很难凝聚注意力去认真倾听的一部分,因为它属于学生认知经验以外的内容,在这一部分内容当中,如果要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必须要求他对这堂课有着极深的兴趣。提高学生积极性的最有效途径,是让他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参与到这节课当中。比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春》时,老师将会引导学生有目的的对其中的人物形象进行探讨:“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看到了什么样的风景?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情绪?讲解完成后,在相应的内容上进行能力的拓展和延伸。在课堂上,可以模拟一个春天的公园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游客、摄影师、画家、作家等。
(二)在学生个人发展上的应用
情境化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也能够在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是未来语文情境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定制化的教学内容和活动,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我们的课堂当中就涌现出来了很多优秀的学生,他们有自己各自擅长的领域,比如在讲演讲类的文章的时候,有的学生就能够发挥出自己演讲家的特长,善于雄辩,将自己的观点讲述的清晰完美,并且非常有气势;在讲散文类的文章的时候,有的学生就能够细腻的发现作者的情感变化,在朗读过程当中能够做到抑扬顿挫,这极大的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了语言表达水准;在讲一些小说类的文章的时候,有的学生能够非常清晰地抓住事件转折的关键点,并且全面地概括出丰富的丰满的人物形象,并在故事的发展发生过程当中,总结出对于此类故事的经验和总结。
(三)在实践和评价中的应用
不仅仅是课上课前对于情境教学有应用,在实践和评价当中对情境教学有应用,我们学会的知识应该在行动当中得以验证和体验,那么当下的素质教育要求之下,语文教育教学的工作更多偏重的是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我们在学习相关的语文知识之后,也要在实践当中予以印证。语文情境教学将更多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社区服务、实地考察等活动,让学生在真实世界中运用语文知识,增强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随着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语文情境教学的评价方式也将发生变化,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方法的应用建议
(一)创设直观情境,提升学生认知能力
1. 呈现实物。在教学实践中,展示实体资源,如模型、标本、实验操作以及各类实物,是一种宝贵的教导方式。日常生活中,许多实物都可以便捷地被纳入教学,教师应积极发掘并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对于那些难以直接获取的实物,教师需创造性地采用其他方法来模拟场景,确保所构建的情境能够有效服务于教学进程。因此,使用实物辅助教学时,应确保其科学性、适用性,并紧密关联教材主题。众多教师通过巧妙运用实物,显著提升了课堂的教学成效。2. 图画展示。图画作为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能够将抽象概念具象化,有效地将教科书中的场景转化为实际的教学环境。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课文内的插图、多媒体图画展示、手工艺品拼贴以及黑板上的速写等多种方式呈现给学生。课文插图、拼贴画和黑板速写都是简单且实用的工具,它们在阐释内容时能增强学生的记忆力。更为现代化的是使用课件,其中包含的图片清晰,资料丰富,可根据课程进展灵活切换,无论是描绘“灿烂的春天”还是展示“蜜蜂授粉”的过程,都能借助图片创设情境,增强讲解效果。剪贴画因其制作便捷,可拆解重组,随着教学进度调整布局和形态,从而使教学过程生动多变。而黑板速写,几乎是每位小学语文教师的必备技能,它能依照课文故事,生动地揭示事物之间的关系,赋予文本生命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增强学生思维能力
1. 从学生的已有知识中寻找问题。随着小学生在学术旅程中的知识积累日渐丰富,他们的理解和学习技能逐步提升。教师应当关注如何将学生已知的信息与新知识有效联结,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回顾和巩固,以强化知识的梳理和整合。在小学教材中,众多词汇频繁出现,尤其是一些对于学生来说较为生僻的词汇,即便接触过,也往往难以辨别相似词汇的细微差异,难以实现学以致用。2. 在研究教材中发现问题。在学生的课文阅读活动中,往往是以无意识注意为主,对此,教师应着力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使他们能够把握文本的核心点,理解内容的叙述结构,进而发展其逻辑推理能力。借助教师的指导和篇章练习,学生能学会在同类文本中提炼关键信息,梳理文章脉络,培养独立分析的习惯。《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结构清晰,逻辑严谨,适合作为学习叙述顺序的教学案例。教师可设计疑问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
(三)创设情感情境,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1. 运用语言表达情感。在情境教学过程中,语言描述担当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教师需借助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焦点和步骤,使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思考能力相辅相成。例如,当教授《小小的船》时,教师可以通过口述引导:在品味这首诗后,让我们一起设想,置身于那弯弯的月亮船上,星星犹如眨动的大眼睛,深邃的蓝色布满整个夜空。如此描绘,学生自然地融入情境,感悟作者对大自然的钟爱及对生活之美的敏锐捕捉。此刻展示夜晚星空的图片,并引领学生齐声诵读诗歌,感受其韵律之美,学生的审美情感将被瞬间点燃。2. 通过表演体会情感。在情境教学实践中,表演也是重要的情境创设手段。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借助想象力融入各种角色,感受人物的个性差异,使书本上平面的角色变得生动而立体。无论是参与演出,还是观察表演,这种结合视听刺激的活动都会在孩子们心中留下鲜明的印象。重要的是,教师应在每次表演前明确目标,让学生在演绎过程中重点关注特定的思想或情感层面。《晏子使楚》这篇古文描绘了晏子在困境中展现的雄辩智慧和勇气。教学时,教师需突出晏子与楚王的特性差异,指导学生通过语调和表情变化来呈现。晏子的坚韧无畏需要用响亮高昂的语调和挺拔的姿态来体现;楚王的傲慢则需通过声音的轻蔑和剧情的转折来刻画。表演应当有助于深化对课文的理解,而教师的引导作用则通过逐步深入的语言指导得以展现,反映出教师对教材的精通和对学生思维的启迪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迎 .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应用探究 [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2023(4):167- 169.
[2] 谢林芳 .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 [J]. 魅力中国 ,2020(31):234.
[3] 张娇娇 . 创设情境让小学语文情境教学充满魅力” [J]. 科普童 话 ,2023(29):94- 96.
[4] 方正光 .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之我见 [J]. 中外交流 ,2021,28(1):213.
[5] 丁美凤 .“ 双减” 背景下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策略摭谈 [J]. 新课程研究 ,2023(26):126- 128.
[6] 靳 茹 蕾 . 小 学 语 文 情 境 教 学 策 略 探 析 [J]. 现 代 农 村 科技 ,2022(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