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学生舞台艺术表现力培养的重要价值及路径

作者

陈正平

成都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 四川成都 610100

引言: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人们对文化审美需求的提升,高校音乐表演课的教学质量备受关注。舞台艺术表现力是音乐表演学生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它不仅是对学生在舞台上风采的呈现,更是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因此,本文深入研究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学生舞台艺术表现力培养的重要价值及有效路径,对优化音乐表演课程教学质量及培养优质艺术人才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学生舞台艺术表现力培养的重要价值

(一)提升艺术感染力

舞台艺术表现力是音乐表达的关键,良好的舞台艺术表现力主要是指将作品的情感情绪、人物、意境在通过声音、肢体、表情、语言等表演传达到位,使观众在欣赏表演时情感能够得到全情投入。具有良好舞台艺术表现力的学生,在对作品理解的基础上,通过音乐、肢体语言和情感表达来诠释作品,将作品中的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表演出来,真挚走心的情感表达最具感染力,这不仅能够提升整个舞台艺术的吸引力,更能抓住观众的心与观众引起深刻的情感共鸣[1]。

(二)增强职业竞争力

随着多元文化及市场的发展,不同类型的音乐演出对演员的要求越来越高,既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技巧和丰厚的文学底蕴 , 更要拥有较强的舞台艺术表现力。培养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舞台艺术表现力具有多重价值。从职业发展角度看,出色的舞台表现力是音乐表演者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提升学生的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空间。在艺术创新层面,良好的表现力使学生能够突破技术局限,实现个性化的艺术表达,优秀的舞台艺术才能够成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在综合素质培养方面,舞台表现力的训练过程也是学生心理素质、审美能力和文化修养全面提升的过程。通过系统的培养,让学生建立自信、克服舞台恐惧,培养敏锐的艺术感知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三)推动文化传承创新

音乐是文化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每个种族与地区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元素,这些都需要通过音乐将其中的文化元素传递出来。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在经历舞台艺术表现力的提升训练之后,能更好地理解和诠释不同音乐风格的作品,在表演时能够准确表达作品所具备的人文精神与文化元素,从而起到延续与传播文化的作用,从而推动文化的不断向前发展[2]。

二、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学生舞台艺术表现力培养的路径

(一)强化基础训练,夯实表现力根基

高校应当完善设置基本教学课程体系,使每位学生都能够熟练掌握基本功,在不断训练之后熟练地演唱作品,奠定较高的舞台表演技能基础 [3]。学生只有全面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技巧,才能在舞台上自信的对每一个作品真情实感的自然表达,基于舞台艺术表现力的内涵和培养价值,高校在课程体系方面,优化现有课程结构,增设舞台表现力专项课程,如《舞台表演艺术》、《音乐作品分析与表现》等,并将表现力培养融入专业主课教学。同时,加强与其他艺术学科的交叉融合,开设戏剧表演、舞蹈基础等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此外,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内外艺术竞赛和交流演出,通过实战磨练提升表现力水平。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一方面要提升专业教师的舞台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可聘请活跃在表演一线的艺术家担任客座教授,形成多元化的教学团队。

(二)丰富文化修养,深化表现力内涵

大部分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容易沉浸在技术练习当中而忽略文化的学习及感受。因此需要调整学校课程设置,增加文化类课程内容占比,增设像中国传统文化的专项课程,以此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例如,学习了西方音乐历史发展可以使学生学习到每个时期音乐变化的起因都受到当时的文化及环境的影响,学生在诠释巴洛克风格时期音乐作品时就能更好地把握其严谨、华丽的风格特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了解一些多方位的内容,鼓励学生将文学、绘画、戏曲等领域的知识与音乐表演相结合,提升学生文化修养。如此一来,学生在音乐表演过程中,便能够以更为厚重的文化底蕴来促使自身水平的提升。

(三)组织实践,积累经验

当今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们缺少舞台演出机会和舞台经验积累。要想实现舞台演出技能的提升,首先要给学生创建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成果展示平台 [4]。常态化的舞台实践机制,定期举办各类音乐会、汇报演出和艺术实践活动,营造专业的演出氛围,从舞台搭建到音效设备等均强调专业化程度,让学生在接近真实演出的环境中锻炼。其次,积极联络外部艺术团体及演出机构,并帮助学生获取外部演出机会。再者,积极引导学生对演出后的状况加以深入思索和总结,使得学生能够找到自己地优点与不足,并逐步完善自我表演技能。通过进行大量的实践训练,可使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通过实践获得不断增强走向成熟。

三、结束语

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学生舞台艺术表现力的培养,对提升学生的审美艺术感染力、增强职业竞争力以及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这不仅有助于提高音乐表演专业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具有卓越舞台艺术表现力的优秀人才,满足社会对文化艺术的需求,促进学生舞台表现力的有效提升,也为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个人发展和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琳 . 论高校舞蹈专业学生音乐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J]. 音乐天地 ,2011,(10):55-57.

[2] 项征 . 高校舞蹈专业学生首乐素养的培养目标研究 [J]. 求知导刊 ,2016,(18):1.

[3] 杨少莆 .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 [J]. 舞蹈 ,2004,000(010):16-17.

[4] 张媛媛. 浅谈普通高校舞蹈专业学生的音乐素养及其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 ,2017,14(4):2.

作者简介:陈正平(1973.11),女,汉族,四川自贡人,研究方向:音乐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