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职业素养的中职生行为习惯实践研究

作者

王向华

江苏省如皋中等专业学校 226500

一、基于职业素养培养中职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培养中职生良好行为习惯对塑造职业素养意义重大。从个人发展看,守时、自律、负责等习惯可转化为职场核心竞争力。如在校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能迁移为职场高效任务执行力;认真检查作业的习惯,对应工作中的质量把控意识,为职业晋升筑牢根基。对企业来说,具备良好行为习惯的中职生入职后,高效沟通、团队协作、敬业等特质,能优化工作流程、提升生产效率,契合企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从职业教育层面来看,把职业素养巧妙融入学生行为习惯培养之中,意义重大。它不仅能创新教学内容与方法,有力推动教学改革,还可提升职教在社会上的认可度,吸引更多优质生源,助力职教实现内涵式发展。这种个人、企业、教育体系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影响广泛且深远。

二、基于职业素养培养中职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

(一)课程渗透,融合职业素养教育

将职业素养教育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以杭州市开元商贸职业学校市场营销专业为例,在《推销技巧》课程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客户拜访”情景教学环节。学生需要提前深入调研客户需求,撰写详实的拜访方案,并模拟真实商务场景进行推销演练。在一次模拟拜访某文具企业采购经理的活动中,学生小李因前期准备不足,对产品特点阐述不清,导致模拟谈判失败。课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问题分析,着重强调前期调研、充分准备以及沟通表达能力在实际工作中的关键作用。此次特殊的经历如同一记警钟,让小李深刻意识到自身存在的诸多不足。此后在后续课程学习中,他态度大变,每次都会认真筹备,主动查阅海量资料,反复练习表达技巧。这种将职业素养深度融入课程的教学模式成效显著,使学生既精通专业技能,又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二)活动引领,强化职业实践体验

积极开展形式丰富、类型多样的职业实践活动,能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真切领悟职业素养内涵,从而自觉主动地规范自身行为举止。宁波市鄞州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每年举办的“职业体验周”活动便是成功范例。活动期间,计算机专业学生负责校园网络维护与信息系统保障;烹饪专业学生承担全校师生特色美食制作及食堂卫生管理与服务工作;旅游专业学生则负责校园导游和活动接待任务。在一次大型校园开放日活动中,旅游专业学生小张负责接待来访家长和学生。她提前到达岗位,以热情专业的态度为参观者进行学校介绍。面对家长提出的各类问题,小张耐心细致解答,充分展现出良好的职业素养。活动结束后,小张表示此次实践让她深刻认识到守时、热情、专业等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并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逐步养成了注重细节、积极主动服务他人的行为习惯。

(三)制度约束,规范日常行为养成

建立健全与职业素养相关的制度体系,能够对学生日常行为进行有效约束和积极引导。江苏省吴中中等专业学校针对航空服务专业制定的《职业形象与行为规范制度》,对学生仪容仪表、言行举止、服务规范等方面作出了细致规定。例如,要求学生在校园内始终保持优雅得体的站姿、坐姿和走姿,着装必须严格符合航空服务人员标准。在一次模拟航空公司面试活动中,学生小周因指甲过长、妆容不符合要求,在面试环节遗憾“淘汰”。这次经历让小周深刻认识到遵守制度的重要性,此后,她严格按照制度要求自己,每天认真打理个人形象,规范言行举止。同时,学校独具匠心地设立“职业素养标兵”评选制度。该制度巧妙地将约束与激励相结合,双管齐下,促使学生自觉养成良好职业行为习惯,从而为他们未来顺利投身航空服务行业筑牢根基、做好充足准备。

三、实践案例分析

(一)校企共育:职场标准内化行为规范

重庆市立信职业教育中心与当地知名汽车制造企业长安汽车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共同构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汽车维修专业实训教学中,企业技术骨干深度参与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将企业5S 管理标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全面融入日常实训环节。例如,学生小王起初在实训车间存在随意摆放工具、未及时清理油污等问题,导致操作效率低下且存在安全隐患。企业导师结合实际案例,向他详细讲解工具规范摆放对维修效率和生产安全的重要意义。此后,小王深受触动,主动依照 5S 标准一丝不苟地整理工位,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逐渐养成了规范操作、注重细节的良好习惯。随着实训不断深入推进,小王不仅熟练掌握了精湛的维修技术,更培养出严谨自律的职业素养,毕业后顺利入职长安汽车,迅速适应岗位工作。

(二)榜样示范:学长引领激发自我提升

山东省潍坊商业学校积极推进育人工作,大力开展“学长职业成长分享”活动,诚邀众多优秀毕业生返校,向在校生倾囊分享宝贵的职业发展经历。曾就读会计专业、现已成为大型企业财务主管的毕业生李娜,在分享中讲述了自己从初入职场因粗心导致账目出错,到通过不断学习和自我约束,逐步成长为业务骨干的奋斗历程。在校生小陈深受触动,原本做事马虎的他主动向李娜请教学习,制定详细学习计划,每天坚持进行会计凭证填制、账目核算等基础训练,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会计技能竞赛。在备赛过程中,小陈严格要求自己,反复核对数据,力求做到零差错。通过长期不懈努力,小陈不仅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更养成了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行为习惯,职业素养得到显著提升,成为低年级学生学习的榜样。

结论

培养中职生良好行为习惯是提升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个人职业发展、企业人才需求满足以及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课程渗透、活动引领、制度约束等多元化培养策略,结合校企共育、榜样示范等实践路径,能够有效促进中职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实现个人成长、企业发展与职业教育进步的协同共赢,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优质职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佳铃 , 徐峰 . 中职学校职业素养教育:内涵、现状与实践路径 [J]. 林区教学 ,2025,(05):47-50.

[2] 朱文雨 . 中职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影响因素研究 [D]. 河南大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