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炼意志,助力成长
苏惠玲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中心小学 广东佛山 528300
引言:
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人民生活也日益富裕,不少家长已视孩子为掌上明珠,都期望孩子超凡脱俗,成龙、成凤,有所作为。这乃是人之常情,可有些家长做法不得当,只认为子女有需要一一满足就行了,这样久而久之形成了孩子事事依赖、意志薄弱、经受不起考验与挫折。其实,学习和生活中的一切成果是离不开意志,意志是成功的重要因素。正所谓“有志者事竟成”,自古以来,在英雄伟业的成就中,意志品质始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那么,我们作为老师、家长应及早对孩子进行良好的意志品质培养,下面就谈谈几点在工作的肤浅看法。
一、提出要求,磨炼意志。
我国宋代大文学家苏试说:“古之立大事者,有惟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事实也是如此,李时珍、张海迪、爱迪生、达尔文等中外名人之所以做到卓越的成就,正是由于他们具备了良好的意志品质。作为家长们,从小要对孩子提出要求,不要放任自流,特别在我们珠江三角洲的孩子大多数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长者们只有一个意识,孩子们开心就行了,处处迁就,容易形成固执任性、骄傲、不能自律等不良习惯,因此要针对个性特点向孩子提出要求,如:遵守作息时间、纪律、文明礼貌等日常行为规范,并按要求进行严格训练,使他们具有良好约束自己的环境,有助于磨炼孩子意志品质。
王明就是这一类学生的代表,在学校里不是迟到、请假赴宴,就是在课堂打瞌睡,甚至老师去家访,也被视为下人,半点礼貌也不懂,找他谈心时,诸多理由,总不愿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教育效果欠佳。后来我在班里成立了班干轮值制度,听说他在一年级时曾任过班干,于是我向他了解还发现他对此事念念不忘,还很想当个班干部。我跟他说:“你想当班干部吗?不过,当班干部要以身作则,是件难事,你行吗?”此时,他吞吞吐吐,心里是想的,但嘴上不敢答应。于是我答应帮助他实现理想,他很高兴。此时,我也抓紧契机向他提出要求:首先不要有迟到,早退现象,作业质量要有提高,还要礼貌待人,认真履行职责,他满口答应。这次经过他的努力连任了三个星期的班干部,彻底地改变了老师和同学对他的看法,在这次当班干中,老师正确的引导,使他得到了锻炼的机会,体会到成功的滋味,他的意志力与上进心得到了良好的培养。
二、设置困难,磨炼意志。
俗话说:“困难是意志的磨刀石。”坚强的意志总是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炼出来的。但凡一直浸着甜水长大的子女,成才并不多,相反,长在出身贫寒,生活拮据的家庭的孩子成才倒是屡见不鲜。现今孩子们大多数都生活在丰衣足食的家庭里,因此,长者应该在学习生活中有意设置些适度的困难,在不给予帮助的情况下,让孩子克服。如家庭式的烹调竞技,寒天晨跑,假期探亲不许乘车进行远足磨炼,甚至在寒暑二假做假期工,让孩子在生活中得到意志的磨炼,更让孩子从亲身磨炼中尝到酸、苦、辛、辣,体味到战胜困难的甘甜。不过,人的身体力行各有差异,设置困难也要因人而异,抱着让学生苦中取乐,在苦中享受到成功的甘甜为宗旨才有意义。总之,作为长者在孩子的学习生活中,注意引导孩子笑对困难,教育孩子勇于向困难挑战,定会磨练出孩子正视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三、学习榜样,磨炼意志。
榜样就是引导受教育者学习他人的良好思德的模范行为或英雄事迹,以帮助受教育者的思德升华与发展。我国古代教育家历来都重视榜样教育,孔子常给弟子们列举尧舜、周公的事迹,引导其子弟学习,榜样也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 60 年代祖国号召全国人民以雷锋为榜样,这个时候好事成风。孩子们的模仿性强,我们给孩子介绍典范引导学习,会激起他们锻炼意志的愿望。如给孩子讲述张海迪身残志坚,凭着她的一份毅力,顽强学习,学会医理练得一手针灸术,精通几国外语等常人不能的故事,又如讲述天生又盲又聋的海伦·凯勒向命运挑战,成为世界闻名的女作家等这些故事。自古以来各行各业都有名人典范,只要我们肯花心思,“树立一人,教育一片”,引导孩子落实到行动中去,这样叩响学生心灵深处的琴弦,自然心中燃起奋发向上的意志力。
四、自我比较,磨炼意志。
可以说:“没有较量,就没有进步。”学生的意志不单只是别人的培养,是可以自我培养。自我对比,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长者必须教育孩子要有计划、有行动、有总结。潜移默化让其达到自我教育的效果如在学习、生活中引导孩子要有自己的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碰到难题想到瓦特、李四光、陈景润等一批科学家怎样取得成就;遇到别人有困难想到雷锋把有限的生命投到为人民服务中,遇到自己成绩不如同伴或与同伴相差远,可想到同是出于一位老师,去及时找原因。这样从中培养孩子常与名人、典范或自己的同伴作比较从而找出自己的不足,不断改进,以达到磨炼白己的意志的目的。
五、对症下药,磨炼意志。
人的行为总是受意识支配,对于意志薄弱的孩子,心理最大的特点是:无知、气馁、冲动,一旦受到外界不良影响,会更槽。因此,我们必须善于观察孩子在学习、生活上的言行举止,摸准孩子的薄弱点,对症下药磨炼其的意志。如争强好性的孩子,爱出风头、冲动、缺乏忍耐力,别人一“挑畔”就大打出手。针对这种心理,首先要帮他明辨是非,形成正确的是非观 , 还要炼其与外界不良环境斗争的意志,增强他们战胜不良的私愤的能力,培养他们逐步养成良好意志品德。这样,药力还是不够,未能根治,必要时要“复诊”,以免旧病复发,这样使其新的高尚动机战胜旧的不良行为,达到锻炼和增强孩子意志力的目的。
六、劳动体验,磨炼意志。
歌曲也有唱“劳动最光荣”,可以培养人刻苦耐劳,又可以磨炼人不怕困难的意志。有了这种意志,才能战胜重重困难,干出对人对己有益的事来。现今有些家长很疼爱自己的孩子,认为给孩子干点活会累坏身子,什么事都代孩子干,让孩子变成“小皇帝”,他们不明白每个孩子总要长大,总要步入社会,也不明白劳动的益处。俗话说:劳动出智慧,实践出真知。因此,作为长者应要让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干,从小养成爱劳动的习惯,这样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况且在劳动中能体验生活 , 感悟人生,增强技能。在劳动中也会让孩子体会父母的辛苦,获取成果的不易,在劳动中体验克服困难的成功喜悦,给孩子一个提高素质的锻炼机会。将来让孩子成才,必须让孩子从事劳动,在劳动中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磨炼自己的意志。劳动、学习两者是相互关联,缺一不可,劳动不仅创造财富,改造世界,也能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结语:
总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培养孩子良好的意志品质是至关重要的,方法很多,以上是我个人的肤浅看法。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以热诚的态度对每一个孩子负责,不断完善自我,大胆创新、实践,不断提高育人艺术,让孩子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 程力. 为学与成人之道, 论学习意志的生成及其教学实现[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4,16 (03):62-69.
[2] 徐忠明 . 新时代体育课程锤炼初中学生意志品质实施策略的研究 [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 ( 下旬刊 ),2021 (08):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