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衢州市柯城区林草种质资源现状与保护利用分析

作者

张庆晓 王梦琛 余建荣 张凤英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华东调查规划院 浙江杭州 310000.浙江华东林业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3.柯城区林业局 浙江衢州 324000

林草种质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根本的生物资源及实现包括人类福祉在内的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林草种质资源方面的研究为国家科技平台与生产 活动提供了基础材料,对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成为原始创新、获得知识产权的重要来源,已被世界各国及有关国际组织公认为国家重要战略资源和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研究基于浙江省林草种质资源普查项目,以柯城区林草种质资源为调查对象,通过资料查阅、知情人访谈、实地调查等方式,对柯城区林草种质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意在摸清柯城区林草种质资源本底,为柯城区制定林草种质资源长期保护与利用规划及实现林草种质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奠定基础。

1 研究区概况

柯城区位于浙江省西部、衢州市中部、钱塘江上游、金衢盆地腹地,地理坐标介于东经 118°40′48″\~118°57′30″,北纬 28°48′30″\~29°11′36″之间,总面积 606.8 平方公里,亚热带季风气候,平均气温 16.3~17.3℃,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北部亚地带,浙闽山丘甜楮木荷植被区,地带性森林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 研究方法

基于浙江省林草种质资源普查项目,根据《林木种质资源普查技术规程》等要求,对柯城区林草种质资源开展调查工作。采用资料查阅、知情人访谈、样地调查、样线调查、单株调查等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不同类别林草种质资源的种类、数量、利用方式等情况。其中,样线调查是记录沿线两侧 10m 范围内的目的种类,样方调查是记录 20m×20m 区域内的植物种类。样线、样方多选择人为活动少、植物种类丰富的区域,利用“浙江省林草种质资源普查 APP”,采集林草种质资源外业调查数据,同步录入“浙江省林草种质资源数据信息管理系统”,统计和分析柯城区林草种质资源调查数据。

3 调查结果分析

3.1 野生林草种质资源现状

生活型可以反映植物分布的生态环境特征,其分布反映了不同植物对相同环境条件下产生趋同适应的结果[1]。根据实地调查数据显示,共记录有 243 种野生林草种质资源,隶属 65 科 141 属,按生活型分,乔木树种 145 种,隶属 43 科 90 属,以樟(Cinnamomum camphora)、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木荷(Schima superba)、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银杏(Ginkgo biloba)等为常见种;灌木树种 80 种,隶属 35 科 53属,以杜鹃花属(Rhododendron)、悬钩子属(Rubus)、绣球属(Hydrangea)、蔷薇属(Rosa)、木姜子属(Litsea)、锦带花属(Weigela)为常见属;藤本树种 8 种,隶属 4 科 5 属,以猕猴桃属(Actinidia)、木通属(Akebia)、紫藤属(Wisteria)为常见属;草本 5 种,隶属 5 科 5 属,以黄精属(Polygonatum)为常见属;竹类 5 种,隶属 1 科 4 属,以毛竹(Phyllostachysedulis)、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方竹(Chimonobambusa quadrangularis)为常见种(表 1)。

表 1 柯城区野生林草种质资源生活型统计

注:同一科、属中可能包含乔木、灌木或木质藤本植物。

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 mairei)、厚朴(Houpoea officinalis)、罗汉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软枣猕猴桃(Actinidia arguta)、花榈木(Ormosia henryi)、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等 14 种,浙江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天目朴(Celtis chekiangensis)、柃木(Eurya japonica)和方竹(Chimonobambusa quadrangularis)4 种。

3.2 栽培林草种质资源现状

栽培林草种质资源 102 种,隶属 44 科 73 属。按照应用价值分,可划分为 15 个应用类型(表 2)。其中,观赏植物 40科 63 属 90 种,如黄山栾树(Koelreuteria bipinnata cv. integrifoliola)、鸡爪槭(Acer palmatum)、垂柳(Salix babylonica)等;药用植物 41 科 57 属 73 种,以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 mairei)、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为常见种;材用植物 24 科 42 属 48 种,以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柏木(Cupressus funebris)、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为常见种;食用植物 16 科 18 属 27 种,以柑橘(Citrus reticulata)、胡柚(Citrus maxima(Burm)Merr.)、栗(Castanea mollissima)为常见种;油料植物 11 科 16 属 20 种,以油茶(Camellia oleifera)、山茶(Camellia japonica)为常见种;芳香植物 7 科 9属 14 种,以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木樨(Osmanthus fragrans)、玉兰(Yulania denudata)为常见种;饲料植物 8 科8 属 9 种,以栗(Castanea mollissima)、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为常见种;鞣料植物 7 科 8 属 9 种,以乌桕(Triadica sebifera)、柳杉(Cryptomeria japonica var. sinensis)为常见种;纤维植物 6 科 6 属 6 种,以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榔榆(Ulmusparvifolia)为常见种;染料植物 3 科 3 属 3 种,以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杨梅(Morella rubra)为常见种;蜜源植物1 科 2 属 3 种,以龙爪槐(Styphnolobium japonicum cv. Pendula)为常见种;淀粉植物 2 科 2 属 2 种,以槐(Sophora japonica)为常见种;有毒植物2科2属2种,以夹竹桃(Nerium oleander)为常见种;香料植物1科1属1种,为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防火植物 1 科 1 属 1 种,为油茶(Camellia oleifera)。

表 2 柯城区栽培林草种质资源类型统计

注:部分植物有多种用途,故本表科、属、种总数超过实际数量。

3.3 优良特异单株资源现状

初选优良特异单株 153 株,隶属 33 科 51 属 62 种(表 3),分布在 70\~900m 的区域。生活型为乔木、灌木、草本、藤本4 种。其中,乔木 26 科 41 属 50 种,灌木 8 科 8 属 9 种,藤本 2 科 2 属 2 种,草本 1 科 1 属 1 种。乔木单株生长特性包括树高(2\~36m)、冠幅 (2~29m) 、胸径 (7~149cm) 。对优良单株的优良性状指标进行统计发现:树形树干优良 133 ,重要特征主要为枝下高较高、树干通直、树形优美等;枝叶优良 $5 \textcircled { \div }$ ,重要特征主要为叶大、叶美、枝下垂等;花优良 ,重要特征主要为开花量大、花絮多等;果实优良 9 份,重要特征主要为结果量大、果大、果小等。

表 3 柯城区优良特异单株资源生活型统计

3.4 林草种质资源特点

3.4.1 野生林草种质资源较多

野生林草种质资源 243 种,呈现南北部多、中部少的分布特点,多数集中分布于北部的七里乡、九华乡、石梁镇和南部的石室乡、华墅乡。而中部地区为人口与商贸聚集区,城镇化程度高,工商业发达,以人工栽植为主,野生林草种质资源受长期的人为耕作活动影响保留下的种类稀少。

3.4.2 栽培林草种质资源较少

栽培林草种质资源共 102 种,原因包括:一是柯城区近年来人工造林树种较为单一,以枫香、青冈和檫木为主,国外引进树种娜塔莉占造林面积的 40%;二是种苗培育品种少,多花黄精、柑橘、油茶、香榧是栽培数量最多的树种;三是柯城区近几年城区公园绿化规模不大,鹿鸣公园是少数面积较大的新建公园,但绿化树种以常见景观树种为主,缺少优质的种质资源。

3.4.3 古树名木及保护树种优良单株多

优良单株 153 株,其中属于古树及保护树种优良单株 48 株(约占总数的 31.37% ),与其他林业大县相比,比例较高,说明柯城区古树名木及保护树种资源较为丰富。近年来柯城区更加重视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对个别生境较差、管护不佳的单株进行重点保护,未来古树名木资源将不断增加。

4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种苗繁育基地分布少,经营水平低

经档案记载,柯城区苗木生产单位共 52 家,但经实地调查发现,多数苗圃地已停止经营,且种植树种较为单一。此外,种苗繁育基地数量少,创新能力薄弱,现有科研力量不足,导致种苗繁育基地示范作用不明显,加上农户参与度不够,使得林木基地经营水平较低,经营科技含量低。

.1.2 林地经营水平较低,资源利用率低

由于缺乏对当地林草种质资源的科学研究,再加上资金投入不足,当地农户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导致林地经营水平整体偏低。大多数包产到户的林地缺乏科学管理,加之家庭经营模式效率较低,林地分散,无法实现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高效经营,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不明显,林农得不到真正的实惠,导致大多数林农不愿经营管理,经营方式粗放,资源利用率低下。

4.1.3 种质资源收集不系统,保护意识不强

虽然柯城区开展了古树名木调查、持证苗木生产者登记,但这些档案记载资料都偏重于树种种类,没有对林草种质资源进行具体描述,没有与林草种质资源调查有机结合,定位、定量不明确,无法提供可供选择的优良单株。

4.2.1 强化林草种质资源的保护管理

首先,林草种质资源是一笔宝贵的生态财富,应从保护生态环境和物种多样性的角度,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和执法力度,提高当地居民、入山人员对森林资源和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减少人为活动对山林的破坏和负面干扰。

其次,对数量较少、自我更新能力较差的珍稀濒危物种进行重点保护,为其生长繁殖创造更适宜的生境。加强对珍稀濒危植物的巡护和养护管理,可加强就地保护,也可进行引种驯化、人工繁殖研究和异地保存。

第三,建立林草种质资源档案,跟踪监测区域内林草种质资源变化情况,每 5 年核查一次,对野生物种进行重点核查,尤其是珍稀濒危物种和分布范围小或数量少的物种。有针对性地制定珍稀濒危物种和古树名木保护方案,争取一定的保护经费。

最后,加强乡土树种的驯化和人工培育,培育抗性强的树种,加强森林抚育,保护和提高林草资源的多样性;鼓励各类苗木培育、生产,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发挥林草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特长,对管护人员进行专业技术指导。

4.2.2 合理开发、科学利用

在本次林草种质资源调查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开发和利用种质资源,对已开发的乡土树种进行深入研究,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和抗性的植物种类,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坚持保护优先,科学合理利用,经济效益与生态、社会效益相兼顾,实现造林树种的多样性、生物群落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对野生资源科学利用,不能为追求经济效益而无节制地开发利用,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实现保护和利用的协调发展。

4.2.3 加强种质资源保存与良种选育工作的结合

任何树种的多世代遗传改良都须建立种质基因库,因此,应将种质资源保存与良种选育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认识到利用才是最好的保存。根据资源优势,加强与相关科研院校的合作,大力加强良种和新品种的培育和利用。

对有潜力的阔叶树种,重点研究其天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种群遗传分化、变异式样及遗传分化;对主要用材树种,重点研究已建育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估算育种群体所需的种质资源数量,为杂交育种亲本选配和杂种优势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利用分子标记和同工酶技术开展种 研究,建立种质资源多样性和开发利用评估体系,对重要经济状况(干、花、果等)、抗逆性、表型多样性开展评价,保证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开发。

5 结语

林草种质资源是维系生态安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科研创新的核心基础,属于国家战略资源,如同“植物芯片”[2-3]。柯城区林草种质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很多壳斗科、柏科、红豆杉科的植物值得开发利用。充分利用本次调查的成果,特别是调查发现的珍稀濒危物种,将部分野生和栽培树种进行品种选育和良种驯化,形成完整的良种繁育技术标准,加快新品种开发,促进种质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有力推动柯城区林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柳凤,赵幼萍,秦新生.广东省封开县野生林木种质资源调查研究[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24,43(08):112-119.

[2]许定发.森林遗传资源保护研究进展[J].植物资源与环境,1993,2(3):46-54.

[3]顾万春.森林遗传资源保存的现状和策略[J].世界林业研究,1990,3(3):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