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学,练,赛,评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作者

范雪婷

昆山市周市中学

引言: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练、赛、评”的教学模式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逐步成熟的重要阶段,教师通过运用“学、练、赛、评”的教学模式,能够提升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提升身体素质的欲望,使学生掌握基础的体育技能。同时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也有助于学生身心发展,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一、运用“学、练、赛、平”教学模式遵循的原则

(一)结构性原则

在开展体育活动时,教师要全面掌握体育教学中涉及到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通过有效引导,使学生建立起系统的体育知识架构,并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结构、知识结构、评价结构。教师始终要遵循结构性原则,以确保能够顺利开展教学活动。

(二)反馈性原则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学习是练习的重要内容,练习是对学习的巩固,比赛则是检验学生的学习与练习的成果,评价是学习和练习以及比赛的成果展现。因此教师要遵循反馈性原则,并确保反馈具有全面性和真实性,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提升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三)趣味性原则

为了能够提升体育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应用“学、练、赛、评”教学模式时要以学生为中心,遵循趣味性原则,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创新教学方法,让体育课堂变得更具趣味性,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感。教师可以将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加深学生对体育知识的理解和对体育技能的掌握。

二、学,练,赛,评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以赛促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力

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在比赛的过程中融入游戏化元素,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教师可以将学习和训练以及比赛有效结合,通过构建情境教学,拓展学生的体育视野,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积极学习。例如,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运球、抢球游戏,通过各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游戏中,在游戏中感受体育课堂的乐趣,掌握运球和抢球的方法,并提升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果。

(二)增强课堂趣味性,丰富学生体验感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为了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教师要不断地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学生积极锻炼[1]。例如,在足球教学中,教师可以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上网搜集足球比赛视频,借用多媒体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掌握比赛相关知识。之后教师要将学生掌握到的比赛知识应用于课堂实践,激发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使课堂更具趣味性,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感。

(三)提高练习的准确性,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

动作的准确性对于学生学习体育至关重要。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示范正确的姿势,通过开展综合身体练习提升学生的动作准确性,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运动情境,让学生在运动情境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促进学生学以致用,灵活运用练习方法提升练习的效果[2]。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采用分层教学,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需求,使每一位同学树立起学习体育的自信心,进一步提升练习的准确性。

(四)完善评价环节,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在“学、练、赛、评”教学模式下,教师要高度重视评价环节,使学生获得真实有效的反馈,让学生认识到体育学习中的不足,进而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时改正。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和练习以及比赛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教师可以采用分层评价的方式,以尊重学生发展为基础,通过分层评价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等级,根据等级的特点采用恰当的评价方法,评价时要有侧重点,提升评价的质量。教师在评价中要注意方式方法,以激励和肯定为主,全面关注和关心学生,通过客观的评价获取学生的认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结语

在“学、练、赛、评”教学模式下,初中体育教师要全面关注学生,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练习水平,在课堂上发挥游戏的引导作用,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掌握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教师也要不断地提升学生练习的精准性,通过比赛的方式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全面的评价和反馈中促进学生持续进步,充分体现“学、练、赛、教”教学模式的优势,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王龙超.中学体育"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实践与创新探索[J].基础教育论坛,2024(20):107-109.

[2]张金松."学,练,赛,评"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天津教育,2024(35):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