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工业仪器仪表中的应用研究
周邵文
身份证号码:410726198509163414
引言
在自动化生产技术不断发展背景下,自动化控制技术与工业仪器仪表的融合应用效果越来越强,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同时还能有效管控生产成本,实现生产效益最大化目标。目前,针对自动化控制技术研究,国内很多人员进行了细致的探究,为推动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工业仪器仪表中的全面应用价值提升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1 现代工业仪表的种类
现代工业仪表在工业生产中扮演关键角色,通过实时监测与控制生产参数,有效保障生产过程的稳定与安全。现代工业仪表主要分为四大类:传感器、显示器、执行器和控制系统。传感器作为现代工业仪表的核心组件,承担着检测并感知生产过程各项参数的重要任务,如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并将这些物理量转换成电信号,以便于显示器、执行器和控制系统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控制。显示器是现代工业仪表中用于显示生产过程中各种参数的部分。通过显示器,操作人员可以实时了解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变化,以便于对生产过程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控制。执行器是现代工业仪表中用于执行控制指令的部分。当控制系统根据传感器检测到的参数发出控制指令后,执行器会根据这些指令进行相应的操作,如开启或关闭阀门、调节流量等,以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控制系统是现代工业仪表中的核心部分,它的主要功能是根据传感器检测到的参数和预设的控制策略,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控制。利用控制系统,能够自动化管理生产过程,从而提升效率并削减成本。
2 工业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仪器仪表中的应用
2.1 工业仪器仪表自适应控制技术应用
自适应控制对于工业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高精度、高可靠性和稳定性上具有重要意义,在提高监测控制系统稳定性和运行效率的同时还能使自动化控制效果更为显著,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研究与分析的自适应控制方式基于模糊逻辑开展。该方法具有显著的自适应自动调节特点,系统根据运行环境以及外部环境特点进行动态调节,从而确保自动化控制系统处于持续优化调整的状态中稳定运行。首先,自适应控制系统中的仪器仪表会进行自动调节来适应生产现场的相关环境特征,并加强仪器仪表的监测与计算结果,通过实时校正加强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其次,通过不断矫正仪器仪表的设定值来计算出最优参数标准,持续提高仪器仪表参数设定的合理性,研究出不同环境下不同仪器仪表的最佳设定值,提高工业自动化的行业设定参数的科学合理性。最后,自适应控制技术可以通过仪器仪表的异常信号监控及时发现与反馈异常信息,利用自动预警及维修功能降低生产线的停工维修工时,对生产线的生产效率起到了直接的提升效果。
2.2 工业仪器仪表行业中的智能化
工业仪器仪表行业中的控制系统智能化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时监测与控制:智能控制系统能够通过传感器对温度、压力、流量等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对生产过程进行智能调控,确保生产参数处于最佳状态,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2)工艺优化与自动化控制:智能控制技术利用先进的算法和模型,对工艺流程进行分析和优化,实现自动化控制。这有助于减少人工干预,提高生产线的自动化水平,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稳定性。(3)过程故障预警与诊断:智能控制系统能够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并提供预警和诊断,帮助操作人员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或减少损失。(4)高级智能过程控制技术:例如 AIPC(先进过程控制)技术,它在 APC(高级智能过程控制)技术的基础上增加多工况自适应功能及高级控制模块,将操作人员的操作手法固化到程序中,减轻操作量,同时设计有异常工况报警检测等功能,提高了装置智能化水平和安稳运行效率。
2.3 电气仪表在过程控制中的应用
电气仪表在过程控制中的应用广泛且深入,特别是在一些对生产工艺要求较高的行业,如工业、冶金和食品加工等领域。以工业行业为例,电气仪表能够精确地监控和调节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流量等关键参数,从而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通过精确的温度传感器,电气仪表能够实时反映釜内的温度变化,进而对加热和冷却过程进行精细控制,确保反应处于最佳状态。在冶金行业,电气仪表同样发挥着关键作用,尤其是在冶炼过程中,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的控制尤为关键。通过电气仪表系统,能够实时监控炉温、气体流量、炉内压力等数据,并与自动控制系统连接,从而对整个冶炼过程进行精准控制,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食品加工行业对产品的质量控制要求严格,电气仪表在其中的应用也非常普遍。尤其在温度和流量控制方面,电气仪表能够帮助企业精准调节烘焙、发酵等过程的环境条件,确保每一批产品都符合标准。这些系统的实时反馈和调节能力,不仅提高了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也确保了生产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处于最佳状态,从而提升了整体的生产效率和产品的一致性。
2.4 反馈与前馈控制
工业生产通常结合反馈与前馈控制,以优化过程、提升产品质量并确保系统稳定运行。反馈控制是指在实时监控系统输出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实时监控,并将其与预期值相比较,再依据误差对其进行调节,使得系统保持在所需状态。该方法是指在不确定的情况下,系统能自动校正偏差,使其维持在理想的状态;在工业生产中,反馈控制机制广泛应用于温度、液位及压力等多维度调控,对于优化产品质量和提升生产效率发挥着核心作用。前馈控制则侧重于依据现有信息预先预测系统可能遭受的干扰,并提前部署应对措施。而反馈控制,则是通过运用系统模型或历史数据,实施精准预测与调节,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与优化。该方法不依赖于真实输出的反馈,能够对外界扰动做出迅速的反应,缩短了系统的反应时间,特别是在外界扰动已知的条件下,具有更好的鲁棒性,通常用于要求快速响应扰动的场合,如在化学生产中进行进料控制,以减少不稳定与振荡。
结语
综上所述,高新科技的信息时代到来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各个工业领域的进步离不开自动化与智能化的影响,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工业仪器仪表中的应用也需要智能仪器仪表的参与和支持,自动化生产技术提高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提高仪器仪表的监测效果与信息传递效率,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还解放了生产力,有效节省人力资源,为企业完成成本控制目标提供了更好的助力。本文所研究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与智能仪器仪表在传统工业生产流程的应用中都分别起到了重要的提升作用,自适应技术通过自我学习及自我优化,完善了故障预警机制,有效提高了仪器仪表在自动化控制技术中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姜伟伟.仪器仪表中的自动化控制及应用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21,22(12):155-156.
[2]柯小均.电气自动化系统在石油化工行业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设备工程,2022,(06):106-107
[3] 葛 飞 , 刘 永 志 . 石 化 行 业 仪 器 仪 表 自 动 化 控 制 技 术 应 用 浅 析 [J]. 仪 器 仪 表 用户,2023,30(3):102-104,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