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故障自愈技术

作者

于连江

身份证号码:412824199407100016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愈发重要。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广泛应用,显著提升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然而,电力系统结构日益复杂,设备故障、自然灾害、人为操作失误等因素仍会导致各类故障发生。一旦发生故障,若不能及时处理,将严重影响电力供应,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故障自愈技术作为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技术,能够在故障发生时自动、快速地检测、定位、隔离故障,并恢复非故障区域的供电,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自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 故障自愈的定义及基本概念

自愈技术是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用于快速响应和恢复的一种智能化技术,目标是实时监测和动态调整,最大限度降低故障对系统运行的影响。智能电网关键组成部分里的电力系统故障自愈技术,设想借助智能感知、实时分析与快速响应达成,为电网赋予自主发现故障、隔离故障并恢复供电的能力,重要目标为尽力缩短停电时长,同时减小故障的影响范围,改善电网运行的可靠水平及稳定水平。故障检测、故障隔离还有系统恢复构成故障自愈的关键组成部分,故障检测凭借高精度监测设备与智能算法达成目的,可以在极短时间内鉴别出异常工况,故障隔离依靠智能开关加上自适应控制策略开展,赶紧断开故障线路,杜绝影响进一步扩大规模。自愈技术拥有实时性、智能化及分布式控制等相关属性,实时性表明系统能在毫秒级别针对出现的故障做出响应,实现迅速调控,智能化反映在借助诸如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开展数据分析与优化控制方面,改进决策的精准水平,分布式控制赋予各个子系统达成独立判断与协调的能力,夯实整体系统的韧性与稳定水平。监测系统发现异常后启动诊断模块定位故障源,同时控制模块计算最优隔离策略,储能系统根据调度算法提供补偿电能确保负载供电的连续性。

2 新能源电力系统的故障类型及原因分析

新能源电力系统主要由光伏系统、风电系统及相关配套设备等组成,这些设备在运行时会出现多种类型的故障。光伏系统中常见的故障包括逆变器故障和组件损坏与接线松动以及母线过压。逆变器故障通常由过热以及器件老化或控制算法失效引起,这可能会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输出电能。组件损坏多因外部环境因素(如冰雹、极端高温等)或制造缺陷造成从而影响发电效率。母线过压通常源于负载波动或控制策略设置不当并引发设备损坏或电力波动。风电系统中的常见故障包括叶片损伤和发电机过载以及变桨系统失灵。叶片损伤通常由风速突变或冰冻条件引起,这样会极大地降低风能转换的效率。发电机过载极有可能因系统调度不合理或线路阻抗异常导致,严重时甚至会触发保护停机。变桨系统失灵则可能源于传感器故障或机械控制系统老化从而直接影响风力捕获能力。不同故障类型的发生概率和对系统的影响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但都需要针对不同故障类型采取精准的诊断和快速修复措施,以减少对系统运行的影响。上述统计数据为新能源电力系统故障管理和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3 主要故障自愈技术分析

3.1 故障快速检测技术

故障快速检测是实现故障自愈的首要环节。目前常用的检测技术包括基于电流、电压等电气量变化的检测方法,以及基于信号处理和模式识别的智能检测技术。通过安装在电力系统中的各类传感器,实时采集电气量数据,利用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判断是否发生故障。例如,当检测到电流突然增大、电压骤降等异常情况时,即可初步判断可能存在故障。

3.2 故障精确定位技术

在检测到故障后,需要快速准确地定位故障位置。常见的定位方法有行波定位法、阻抗定位法等。行波定位法利用故障产生的行波在输电线路上的传播特性,通过测量行波到达不同检测点的时间差,计算出故障位置;阻抗定位法则根据故障时测量点的电压、电流值计算出线路阻抗,进而确定故障位置。这些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故障定位的精度和速度。

3.3 故障隔离与恢复技术

故障隔离是将故障设备或线路从电力系统中分离出来,防止故障扩大。通常通过断路器、熔断器等设备实现。在故障隔离后,需要尽快恢复非故障区域的供电。恢复供电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系统的负荷平衡、电压稳定等因素,采用智能控制算法和优化策略,制定最优的恢复方案。例如,优先恢复重要用户的供电,合理调整电网运行方式,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3.4 通信技术

(1)光纤通信技术:光纤通信具有传输速率高、带宽大、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等优点,是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故障自愈技术的重要通信手段。在故障自愈系统中,光纤通信主要用于实现电力系统中各个设备之间、设备与主站之间的高速、可靠数据传输,确保实时监测数据、故障信息、控制指令等能够准确及时地传输,为故障的快速检测、诊断和处理提供保障 。(2)无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具有部署灵活、成本较低等优势,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在一些偏远地区或难以铺设光纤的区域,可以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如 4G、5G、Wi-Fi、LoRa 等)实现电力设备的通信。无线通信技术可以作为光纤通信的补充,提高电力系统通信的覆盖率和可靠性 。(3)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电力线载波通信是利用电力线作为传输介质,实现数据通信的一种技术。它具有无需额外布线、建设成本低等优点,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常用于一些对通信速率要求不高的场合,如低压配电网中的智能电表通信等。在故障自愈技术中,电力线载波通信可以作为一种辅助通信手段,与其他通信技术相结合,实现电力系统通信的冗余和备份 。

4 电力自动化故障自愈技术发展趋势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自动化故障自愈技术将向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一方面,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和大数据分析,进一步提高故障检测和定位的准确性和速度;另一方面,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电力设备的全面感知和互联互通,实现故障自愈系统与其他电力系统的集成优化,提升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结语

故障自愈技术是实现智能电网进步的关键突破途径,借助实时监测、智能分析以及自主恢复行动,增强电网的稳定性且维护供电的可靠性,依靠包含人工智能、大数据、同步相量测量(PMU)等在内的技术实现,实现对故障的快速察觉、对故障的精准阻断以及故障的优化恢复行动。择取分布式智能控制、多代理系统(MAS)和 5G 通信技术加以采用,使电网攀升到更高的自适应水平阶段,微电网与储能系统的协同调控,进一步增进供电的灵活性,增添故障抵御成效,伴随智能电网的进一步发展,自愈技术会稳步实现升级,达成更有效率、精准度极高的电网管理,为创建安全、稳定且智能化的现代电网给予可靠支持。

参考文献

[1]李卫,苏煜,胡勇等.智能自愈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自动化应用,2018(12):113-114.

[2]司文艳,刘芷辛.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J].黑龙江科学,2015,6(07):136.

[3]王飞鸣.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J].微型电脑应用,2021,37(03):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