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跨学科主题学习策略

作者

程艳菊

西乡县教育发展服务中心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指出:综合与实践领域的教学活动,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主,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和真实问题中,通过综合运用数学和其它学科的知识与方法,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感悟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综合与实践” 领域作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有效实施对于落实 “三会” 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该领域的跨学科主题学习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小学数学 “综合与实践” 领域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现状分析

1.育人目标单薄,学科融合不足

在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中,许多课堂存在着数学与其他学科表现形式上的融合,而未真正走向深度学习的现象。部分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没有充分考虑如何将知识转化为数学问题,缺乏核心问题的统领,仅仅是将各学科相同的教学内容表面叠加,学科之间并没有真正跨越和互动,导致顾此失彼,教学偏离数学学科的本质。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尚未理解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深层逻辑,教学设计未能把握教学核心,未能真正解决“跨”与“融”的问题。

2. 教学方式传统,活动实施困难

面对新课标、老教材,很多教师对于跨学科主题活动无从下手,不知道怎样开展跨学科教学活动,难以把握。有的教师仅仅是按照教材上综合与实践领域的活动简单实施,教学方式传统,缺乏创新。例如,在一些实践活动中,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学生被动参与,没有充分发挥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优势,无法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

3 .评价内容与方式单一,过程评价缺失

22 版课标要求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教学评价还是重结果,依赖笔试分数,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问题解决结果非常关注,忽略了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操作、思考、交流、合作、创意等方面的表现性行为评价。同时,评价的方式比较单一。例如,在评价学生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成果时,往往只看最终的结果是否正确,教师评价语言也多聚焦“答案正确”,如“这道题做得很好”,而非“你们的方法分析思路很清晰”“你们小组合作探索了这么多方案真不错”等。这种单一评价导致学生创新思维、学习兴趣难以得到激励,学习动力不足,不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持续提升与长远发展。

二、小学数学 “综合与实践” 领域跨学科主题学习实施的有效策略 1. 明确教学目标,促进学科深度融合

教师要以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结合其他学科的目标,计跨学科活动。例如,在“年、月、日的秘密”主题活动中,数学目标聚焦于理解时间单位关系及闰年判断规则,科学目标则关联地球公转与四季形成原理,通过“土圭测影”等古代计时方法的探究,让学生在推导 24 节气规律时,既掌握数学中的周期计算,又理解天文学原理。在“欢乐购物街”主题活动中,可同步设定数学目标为会进行人民币换算、100 以内加减运算,语文目标懂商品标签上的文字说明,与顾客进行交流沟通、美术方面,学生可以设计商品的包装,通过模拟购物场景,使数学运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在实践中形成协同提升。

2. 创新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参与度

新课标倡导在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时,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要注重互动式、参与式、探究式学习等,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校园绿化设计” 主题活动中,学生分组测量操场尺寸,绘制比例平面图、计算绿植间距,在实地操作中理解“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的数学本质,在此过程中融入劳动教育。又如:“校园运动会”组织学生用统计表记录跳高、跑步成绩,并绘制折线图分析运动员成绩变化趋势,将体育竞技转化为数学数据分析的实践场景,同时撰写赛事报道运动员的拼搏精神。这样的活动,将数学与体育、语文等学科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参与运动会的过程中,实现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应用。

3. 结合生活实际,丰富教学资源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挖掘真实情境中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如“身体上的尺子”活动中,学生测量自己的步长、一庹长,估算教室周长,理解“1 米 ≈5 步”的生活度量经验。“校园运动会”可延伸为数据分析任务:统计各班级参赛人数占比、绘制奖牌分布扇形图,同时结合体育赛事公平性原则,讨论 “如何通过平均分消除项目差异”,将生活事件转化为数学建模问题。在“家庭用水调查”主题活动中,学生通过记录家庭每天的用水量,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数据分析,如计算平均数、绘制折线统计图等,同时结合科学学科中水资源保护的知识,提出节约用水的建议。这样的活动既让学生掌握了数学知识,又增强了环保意识,体现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综合性和应用性。

4.完善评价体系,关注学习全过程

建立多维评价体系,评价内容不仅要包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语言交流表达、创新思维等。评价不仅要教师评价,还要有学生自评、互评等。以“欢乐购物街”主题活动为例,教师可以从学生对元角分的兑换和计算能力、在模拟购物中的交易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学生可以通过自评和互评,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沟通能力、理财意识等。并写购物日记记录活动中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如怎样通过估算快速判断找零金额。又如在“家庭用水调查”中,增加对数据收集完整性、节水方案可行性进行评价。这样评价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促进学生的发展。

总之,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跨学科主题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作用。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实施策略,如明确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式、完善评价体系以及结合生活实际等,有效提升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质量,让学生在跨学科的学习过程中,真正实现知识的融合与应用,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文系陕西省 “十四五” 教育科学规划 2023 年度课题《小学数学 “综合与实践” 领域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SGH23Y1813)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