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职院校班级管理探索与创新

作者

倪姝伟 王岳

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宜昌 443000

1 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高层次教育,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方面作用关键。截至2024 年,我国高职(专科)院校达1562 所,在校生 1764.66 万人[1]。做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劳动力就业和推动经济增长具有深远意义。然而随着 后”成为学生主体,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面临着新的挑战,必须与时俱进用,实事求是,用新的思路、新的工具和新的管理模式做好学生工作,对班级管理加以创新和改革。

2 高职学生特点分析

*00 后”成长于物质丰裕环境,独生子女多,自信张扬、思维活跃、敢表达、求个性,却缺乏毅力、抗挫力弱,作为移动互联网原住民日均上网超4 小时[2],学习碎片化导致专注下降、自我管理不足;受“普职分流”认知影响,多数高职生缺乏自信,有较强的“挫败感”[3];“421”家庭溺爱又使其自尊心强,部分学生自我评价低,但渴望被认可,心理成熟滞后生理年龄;他们拥护主流价值观却易被舆论误导,缺乏政治辨别力,自我要求宽松、功利性强 [4];多数学生希望参与班级事务“制度制定”[5],追求管理话语权,却常将“个人兴趣”置于集体责任之上。

3 高职班级管理现状与挑战

部分辅导员采用“放鸭式”管理,全靠班干部打理,师生间沟通交流少,学生参与度低[6],另一些则过度严控引发抵触,陷入两极困境;班规制定基本照搬范本,学生参与度低,执行流于形式,“制度靠抄,宣传靠读,执行靠吼”现象普遍;班干部依赖初期的自荐或指定,缺乏动态考核,后期培养缺失,导致事务型干部过剩、领袖型稀缺,跨班协作协调能力弱。

4 高职学生班级管理的应用探索

4.1 管理的三个阶段

筑基期:辅导员主导阶段 新生入学军训期间,辅导员要迅速确立起威望和影响力,凝聚班级力量。在此阶段辅导员要做大量而细致的工作:结合学生个体情况,协助设定人生目标、制定职业规划及实施方案;同时观察学生言行与组织能力,为班委会人选圈定范围,奠定后续管理基础。

协同期:辅导员适当留白阶段 在此阶段要适当放权给班委会,以其为核心、寝室为小组单位,以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为出发点,以班级规章制度为运行规则。实施“管理留白”,留出自主决策空间与平台,调动全员积极性。在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辅导员需及时关注并纠偏,帮助班级回到正轨,从而提高班级的管理效果和水平[7]。

赋能期:辅导员无为而治阶段 最后一个阶段是辅导员无为而治的阶段,此时学生已经开始适应大学生活,有了自己的人生发展目标,辅导员仅需适当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自我纠错、自我完善。正如戴天宇[8]说的那样“人不管,制度管;自己管,管自己;管的少,管得好”。

4.2 科学高效的制度设计

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需要精巧自运行的制度。核心是构建自组织、自管理机制,激发学生内在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其自觉协同。设计科学高效班级制度的关键点在于构造利益结,这不仅指经济利益,还包含感情、精神、知识等多元追求。同时,作为高职院校,还应融入企业管理标准及“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教育,通过“技能之星”评选、考勤规范等制度提升职业素养[9]。

面对“微时代”挑战,辅导员可利用 AI 等互联网工具,建立“微体系”,以学生喜欢的形式开展管理、沟通与教育,增强班级凝聚力,缩短学生企业适应期[10]。制度设计需精巧灵动,方能实现长效自运行。

4.3 打造班级学生干部队伍

班干部是班规班纪的执行者,兼具学生代言人、师生沟通者及群体核心的角色,其选拔是班级管理的关键环节[11]。辅导员需在新生报到前收集学生相关信息,结合军训考察其能力、品德与表率作用,根据表现选拔任用。同时建立动态考核、罢免机制与发展性评价体系,以形成制衡,避免官僚作风。对于工作中的成绩要及时给予鼓励,出现问题时要及时关心,共商对策,正确对待他们的成绩和失误。此外,要持续培养干部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实施“职业能力+管理能力”双轨培养,鼓励其参与社会实践和技能大赛,通过“少数带动多数”营造良好班风学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5 总结

高职院校的学生班级管理要精细化,制度制定要实事求是,班干部的队伍建设要不断加强,应遵循规律、因势利导、顺势而为,随时调整、丰富并完善管理办法。未来需进一步探索“大思政”格局下班级治理与课程思政、社会实践的深度融合,运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创新学情分析与预警,构建更具韧性的现代班级治理体系,以适应新时代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天哲.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M].西北大学出版社,2014

[1] 教 育 部 .2024 年 全 国 教 育 事 业 发 展 统 计 公 报 [R].2024.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fztjgb/202410/t20241024_1159002.html

[2]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23 年中国青少年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23.

[3]王强.高职学生自卑心理与自尊需求分析[J].教育与职业,2020(10):66-69.

[4]陈红.多元信息冲击下高职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21(

[5]刘洋.高职班级民主管理调研报告[J].职业教育论坛,2022(5):33-36.

[6]赵刚.高职辅导员班级管理策略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9):44

[7]孙丽.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创新路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11):77-80.

[8] 戴 天 宇 . 无 为 而 治 : 设 计 自 动 运 行 的 企 业 制 度 :design an automatic enterprisemanagement system[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9]周杰.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融入班级管理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21(14):88-9

[10]郑敏.微时代背景下高职班级管理策略研究[J].教育与信息化,2022(6):99-102.

[11]黄静.高职班级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研究[J].学校管理, 2021(8): 60-63.

作者简介:

倪姝伟(1996-),女,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时任酒店烹饪学院学工主任),助教,艺术学学士。研究方向:空中乘务、地勤服务、学生管理、礼仪等。

王岳(1987-),男,人,专任教师,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