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数字化赋能小学课后服务的有效策略

作者

周建江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沥海街道三汇小学 312366

引言: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数字化浪潮正在重塑教育的生态和模式。在国家双减政策背景下,课后服务成为学校教育和校外培训的第三空间,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教育公平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传统的课后服务模式难以满足学生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亟需通过数字化手段赋能课后服务,破解发展瓶颈,提升服务水平。

一、优化平台支撑,夯实课后服务基础

当前,很多学校都在纷纷引入智慧教育平台,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进行辅助,它们能让学生报名、考勤管理、活动安排、成果展示等环节变得又快又好。比如智慧课后系统,学生可以在线自主报名,系统会根据学生的特长爱好智能推荐课程。智慧课后上还有打卡、荣誉榜等功能,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这样一来,课程设置就能及时根据学生反馈来灵活调整,不断迭代升级。智慧平台为课后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管理更高效,让服务更精准。

二、丰富数字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字化学习资源能够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学校应当积极开发和引进数字化的学习资源,让课程内容丰富起来、活起来。学校可以和知名教育机构合作,引进在线课程、虚拟实验等内容,也可以组织教师发挥才智,自己动手开发微课、学习 APP 等特色内容。比如,学生戴上 VR 眼镜,就能穿越到古代农耕场景,体验祖先的劳作智慧,感悟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再比如,学生在虚拟博物馆里逛一圈,可以开拓很多课本之外的知识,视野的宽度和广度将大大打开,这样的数字化学习能够让教学资源锦上添花,激发了学生的求知兴趣。

三、创新服务模式,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

数字化环境下,课后服务应从标准化走向个性化,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对学生的学习特点、知识掌握情况等进行跟踪分析,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例如,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大数据显示,小学生普遍在应用题解决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可以开发智能作业系统,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自动生成个性化的练习题,并给出针对性的讲解,有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利用智能批改等技术,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个别辅导,做到因材施教、精准施策。

四、加强数据分析,促进科学管理决策

课后服务过程中积累的海量教学和管理数据,蕴含着改进管理的重要价值。为充分发掘数据价值,学校应建立数据分析机制,利用可视化等技术手段,多维度呈现课后服务数据,为科学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例如,学校可以通过分析学生参与数据、满意度等指标,洞察学生需求偏好,据此优化课程结构,合理配置师资力量,提升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匹配度。同时,数据分析还能帮助学校及时发现课后服务的薄弱环节,为有针对性地改进管理提供抓手。比如一些学校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学生和家长普遍反映餐饮质量有待提高的问题,基于数据反馈,学校应及时调整供餐模式,引入社会专业力量提供餐饮服务,从而显著提升师生满意度。可见,常态化的数据分析应用,能够助力学校精准诊断课后服务过程中潜在的问题,推动管理水平的精细化和科学化。这要求学校进一步强化数据意识,完善数据治理体系,提升数据分析技术,将数据分析融入管理全流程、各环节,用数据说话,让数据作证,以数据驱动管理变革,不断推动课后服务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五、强化家校互动,构建良性育人生态

课后服务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重要链接点,课后服务质量的提升离不开家校合力的形成。在数字化时代,学校应创新家校互动模式,充分利用在线直播、云班级、家校互动 APP 等信息化手段,打造家校沟通的直通车。通过在线直播,家长可以实时观察孩子在校学习生活状态,及时掌握孩子的兴趣特点和个性需求。学校还可开设家长网络课堂,邀请教育专家开展线上讲座,引导家长学习先进教育理念,掌握科学教养方法,提升教育教养能力。信息化的互动方式打破了时空限制,让家长能够更加便捷地参与到孩子的课后生活中来。一些学校还探索推出了亲子互动任务,充分调动家长参与的主动性。家长还可以通过 APP 反馈孩子的表现,教师据此优化个性化指导策略,形成了线上线下联动的双向互动闭环。

结束语:数字化时代已经来临,小学课后服务也应顺应时代发展,用数字化的力量激活更大的潜能。这需要学校转变理念,着眼学生发展,聚焦数字时代的新需求,深入推进数字化战略,全面推动课后服务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不断提升课后服务现代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琼, 李太平. 小学校内课后服务有序参与的模式及路径 [J]. 教学与管理, 2025, (17): 11-15.

[2]任晓莹, 贺琳童, 魏佳佳. 小学校内课后服务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 [N]. 科学导报, 2025-06-09(B02).

[3]梁永强.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多样化课后服务活动研究 [J]. 启迪与智慧(上), 2025, (05):126-128.

[4]朱海英, 霍智慧, 康阳. 数字化赋能小学课后服务的有效策略研究 [J]. 当代家庭教育, 2024,(07): 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