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谈中小企业业财融合实施路径

作者

赵丽娟

江苏易恒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句容 212400

1 研究背景

根据《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 年)》数据显示,2020 年全国数字经济规模大约达到 39.2万亿,较上年增长了 3.3 万亿,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38.6% ,相比上年提升了 2.4 个百分点。这一数据表明,数字经济已成为覆盖面最广、创新活力最强的经济增长新引擎,中国数字经济已进入高速发展期,为国家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1]。为了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财政部在 2021 年 12 月 30 日发布了《会计信息化发展规划(2021—2025 年)》。该规划旨在通过会计信息的标准化和数字化建设,加强各部门间的业务与财务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各种信息技术的优势,探索构建具有灵活性、集成性和可对比性的会计数据元素,以提升数据治理的效能。在经济结构加速转型的推动下,经济的发展模式正在向稳健与渐进性增长转变,形成了一种新常态。在这种背景下,企业业务和财务相互独立的模式已经显得不合时宜,亟须进行整合与创新。

2 业财融合的含义和必要性

2.1 业财融合的含义

自 20 世纪 80 年代起,中国学术界对业财融合研究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基于计算机管理的业财融合建设,不仅能够促进企业各部门之间的紧密合作与协同,还能够实现对集团所有资金和库存资源的集中管理与优化调度[2]。这种管理模式在提高企业整体运营效率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有助于推动企业实现更加高效、灵活和可持续的发展。通过业财融合,企业可以更好地整合内部资源,优化管理流程,从而实现更高效、更精准的决策,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2.2 业财融合的必要性

2009 年 6 月,财政部发布《关于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指出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作为核心,该决策显著提升了我国会计工作的总体水平,对促进会计行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积极影响。该指导意见的出台,不仅彰显了国家对会计信息化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为我国会计行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该指导意见强调,推动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在于内部控制流程的信息化[3]。具体而言,需要依据企业内部控制标准的要求,将内部控制流程、关键控制点等要素固化在信息系统中,以确保各部门内部控制标准体系能够更加顺畅地设计与运行,进而构建一个有效的自我评估机制。

3 中小企业业财融合现存问题分析

3.1 管理忽视问题

许多企业愿意在硬件设备上投入大量资金,然而,当前对于构建企业财务管理所需的信息系统尚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某些技术尚未完善便配置在高端硬件上,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实际上,制度的建立不仅旨在提升工作效率,更在于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引入新型经营机制,实现经营的融合,是业财融合建设的核心所在。这不仅仅是业务与财务信息的简单结合,更是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业财融合建设的投入占比较大,为确保资金投入发挥最大效益,不仅要重视业财融合系统的建设,更要关注系统的持续管理和维护,以确保其能够持续、有效地支持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首先,它需要定期对系统进行维护和升级,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其次,它需要对系统进行定期的审计和检查,以确保系统的数据安全和保密性。

3.2 系统烟囱问题

诸多中小企业的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相对独立,基础设施和基础组件重复投资建设,技术架构不统一,系统间互相割裂,形成“系统烟囱”。这类系统的需求十分明确,获取数据的效率非常之高,但是会带来数据的孤立性。此类信息系统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向各个层级的综合管理部门提供特定的数据报告,而这些报告大多采用直接的互联网通讯传输方式,无需经过任何中间服务环节,即可直达需要数据的业务部门。这种烟囱式架构完全背离了当前中小企业业财融合安全性、高效性的目标,极易引发安全漏洞,带来巨大而又分散的管理工作。因此,中小企业业财融合平台建设需要通过耦合数据库,实现烟囱式系统的水平扩展。

3.3 信息孤岛问题

在中国中小企业业财融合发展的初级阶段,一种常见的做法是分头建设,即各个部门分别建立自己的信息系统。财务部门运营着独立的核算系统,业务部门管理着生产系统,而人力资源部门则维护着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由于缺乏统一的战略规划,这些系统往往仅从各自部门的需求出发,独立进行信息化建设,形成了各自为政的信息孤岛。这种情况导致了各部门之间无法实现高效、实时的信息共享与传输,影响了企业整体生态系统的协同效率。采用分散式建设模式的企业往往面临“信息孤岛”的问题,即各部门的信息系统之间缺乏有效连接和集成。以财务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为例,若两个部门的信息系统架构不兼容,可能会导致员工信息的归属权问题,造成数据管理和使用的混乱。此外,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在项目编码上的不一致性,使得各个项目之间的信息既无法相互关联,也难以进行对比分析。

4 业财融合实施路径

4.1 总体思路

在推进业财融合建设时,中小企业往往容易陷入重建设、轻管理的误区。业财融合需借助信息技术,推动企业经营管理方式和流程的全面变革与重塑,将颠覆企业传统的管理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对内外部风险的预防与管理尤为重要,不仅如此,还需要对公司业务、财务体系进行多方面的调整和重构,包括思维理念、顶层设计和管理体系等。中小企业相对大型国企、央企容错率极低,其管理能力、业务流程设计、人才储备决定了企业的发展与生存能力,在业财融合建设中,更应发挥“船小好掉头”的敏捷优势,提升业务、财务的综合管理水平,稳步实现业财融合建设。

4.2 业财融合平台搭建设计

以某中小企业为例,针对集成化程度低,信息孤岛问题,首先需要采用平台搭建的模式,将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汇集至同一信息系统,既可以实现财务人员对于记账、报表出具、税务缴纳的需要,也可以满足业务人员对项目数据的统计与更新,同时,公司管理者可以在此系统中按需查阅各项目进展及资金使用现状,部门经理可对部门员工提请的工作流程及时审批,行政部门负责考核的员工可以通过此系统及时获取各项目负责人工作响应时间,客观公正地计算绩效考核成绩。鉴于该公司的特定需求,将采用“用友 T+′′ ”财务软件,以此来实现在账务核算和项目管理方面的全面需求。一方面,目前正在使用用友“易代账”系统进行凭证录入,对用友系列产品的操作逻辑更为熟悉,更易上手。另一方面,用友凭借其深厚的财务专业背景,其开发的财务核算软件功能全面且强大,不仅提供了多样化的模块选项,使得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灵活选择,而且还能够对往来单位进行细致的授权管理,确保企业资金往来的安全与准确。更为重要的是,用友软件在项目管理方面也有着出色的表现。它可以有效地控制项目经费,避免预算超支和资金浪费。同时,软件还能够精确分析项目的回款和盈利状况,帮助企业管理者做出更为明智的决策。

5 结语

本文对业财融合的含义和必要性进行介绍,对中小企业业财融合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业财融合的实施路径,对中小企业业财融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 金 昌 . 张 金 昌 : 充 分 发 挥 数 字 经 济 的 独 特 优 势 [J]. 山 东 经 济 战 略 研 究 ,2021.DOI:10.3969/j.issn.1003-9589.2021.08.019.

[2] 吴 强 . 资 金 管 理 视 角 下 的 业 财 融 合 建 设 [J]. 施 工 企 业 管 理 , 2023,(7):101-102.DOI:10.3969/j.issn.1001-9251.2023.07.028.

[3]田娟.会计信息化建设对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影响[J].知识经济, 2021, 584(19):65-66.

作者简介:1. 赵丽娟本科,中级会计师,江苏省镇江市市开发区崇明西路 8 号容宁创业园,

E-mail: 186512907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