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德尔《快乐的铁匠》小号演奏技法探析
李帅
天津音乐学院 天津市 300171
引言
亨德尔的《快乐的铁匠》小号变奏曲可以说是每个小号演奏者所熟知的小号独奏作品。该作品是亨德尔的《古钢琴曲集》第一卷中第五组曲中的第四首(终曲)乐曲。整首乐曲由一个主题和五个变奏手法写成,该作品节奏多样、旋律优美,一直是小号学习者的必备曲目。国内关于《快乐的铁匠》小号演奏技法的研究甚少,更多是关于钢琴演奏技法的研究,所以很有必要撰写一篇文章来进行分析研究。文章结合笔者多年演奏经验,对该乐曲演奏技巧做了简要总结和分析,并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以更好的诠释这部作品。
一、创作背景
亨德尔所处的时代在音乐史上被称为是“巴洛克时期”, 刻意的修饰、精美成为新一代的艺术风格特征。巴洛克风格的产生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随着文艺复兴的衰落, 在意大利以及天主教甚至新教世界中, 艺术和音乐被纳入具有新的教会精神的文化氛围中, 这一时期古代风格虽然继续风行, 但后来仅用于圣乐, 而现代风格则逐渐用于非宗教音乐, 这类音乐大多讲究韵律的优美。这一时期的作品主题内容鲜明、旋律声部流畅、优美,钢琴伴奏的织体纯朴、简洁, 《快乐的铁匠》正具有这一系列特征。
二、演奏技法分析
(一)连音技巧的合理运用
连音相当于小提琴的连弓它经常应用于乐曲演奏中。它更多地应用于乐曲抒情片段的演奏,音色一般比较柔和、优美。连音是两个乃至多个单个长音的连接,所以说连音的根基一定是长音,单个长音的吹奏质量也就影响着连音技术吹奏的成败。然而气息的支撑又是吹奏长音的关键。由此推理可得出结论:气息才是所有连音技巧的根本。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演奏者连音技术的优劣反映了演奏者的练习方法是否科学。
通过以上分析得知,吹奏连音时首先应注意的是气息的支撑作用。由于活塞式小号是通过按压活塞改变管长从而来改变音高的乐器,管长不同音高就不同,所以吹奏时所运用的的气量和气速也不同。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大量练习连音来感受每一个音所需要的能让每一个音达到通透、饱满状态的气息量和气速,并通过机体记忆化为本能,最后应用到实践中去。
很多人在吹奏连音时嘴唇有很大动作,声音断断续续不够丝滑,这是因为他们忽视了换音最重要的是气息的动作,而不仅仅是嘴唇的动作。如果只通过变换嘴唇动作来吹奏连音,一是不利于嘴唇的充分震动从而发出干净纯粹的音色,二是多余的嘴唇动作也会使演奏者过快产生疲劳感,不利于吹奏大篇幅的作品。
Andantino1 tesxprexsive日
例如乐曲的主题(谱例1)用简练的三度、四度、六度连音来呈现出一幅铁匠作坊中那特有的愉快气氛。演奏这一主题时最应强调的是强弱力度变化,用气息的变化带动情绪的表达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小号是一件较难把控音准的乐器,在吹奏这个片段时很容易产生音准偏差笔者建议在平时练习时多使用校音器练习,不断强化自身的固定音高感。

乐曲的变奏一(谱例2)中也出现了大量连音的使用,主题隐伏在十六分音符的分解和弦中,营造出一种愉悦的音乐形象。演奏这段旋律时要求在保持主题旋律的骨干音的基础上进行连音吹奏,以保证主题与伴奏音型的清晰分明。这一变奏出现较多的六度连音,如若练习不得当很容易出错。在吹奏六度甚至跨度更大的连音时,很容易忽视的问题是吹奏低音时嘴唇过于放松,导致低音区风口过大(上下嘴唇间隙)直接影响上方音高音的吹奏,而高音区吹奏需要嘴唇闭合风口,以便气息流速加快,这时由于吹奏低音区时风口过大不利于风口快速闭合,从而影响高音区吹奏质量,也影响了曲子的完整性。
在笔者看来我们要注重低音区的练习,但是一味的低音练习,做的更多的是唇部“打开”的练习而不是口腔与喉咙的打开。这样的练习只会陷入恶性循环,从而无法吹奏出高音。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建议从每日基本练习开始调整,例如谱例3。

这项练习要求应尽量缩小口型的变化,打开口腔,在吹完一条完整练习之前不要将号嘴移开嘴唇,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变换口型,影响练习效果。切记不要停止气息的运动,用气息连接每一个音,尽量做到是旋律线平滑。

(二)吐音技巧的精确控制
吐音在小号演奏中地位相当于小提琴的顿弓是一种常用的演奏技术。经常有人认为吐音的演奏十分简单,但实际上它是一项比较难掌握的技巧,几乎在每个小号乐曲中都有它的身影,所以说吐音的质量也决定着吹奏乐曲的成败。

例如乐曲的第二变奏(谱例 4)运用快速流动的的三连音音阶来表现活跃的气氛。主题旋律隐藏在快速密集的三连音中,难点在于三连音的演奏要清晰流畅,达到一气呵成的效果。
很多人为了达到吐音富有弹性的效果,将过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了舌头上,以至于将舌头练得僵硬、发音死板没有弹性,他们忽略了气息在吐音中的主导作用,其实吐音的弹性效果是由于气流经过口风使嘴唇瞬间震动,根源是气流喷射的结果。舌头在吐音过程中只起到切断气流的作用,它的原理相当于用手指快速划过水流很急的水龙头时会有明显的清脆的声响,当然想要吐出像切断水流那样的清脆声音,舌头的收缩速度也必须快速才行。舌头收缩速度越快,气流越急,嘴唇震动越强烈,声音也就越清脆。
舌尖在口腔中触碰的位置也影响着吐音的音质。一般将舌尖点在牙龈靠上也就是上牙膛的位置,但尽量远离牙齿。这样做是为了气息在流出风口时避免发生挡气现象。
吐音的第一步是气息的呼出,与此同时舌头阻碍气息,在上颚与舌头之间形成一种气压。第二步迅速收缩舌头,气流快速喷出,使嘴唇瞬间、快速、充分震动,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吐音动作,每一个吐音都是这个动作的循环。所以我们在每日练习时应多练习发音技术,让气流快速从口腔喷射出去,这样反复练习,加以时日一定会有质的飞跃。
(三)运指技术的流畅自如
运指是指键类乐器不可或缺的技术。就小号来看手指的灵敏度、速度以及触键方式是演奏技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也是演奏所有技术性乐曲的基础。小号的指键不同于其他乐器,它的制作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立键式小号,通过活塞上下运动来改变音高;另一种是扁键小号,而它的活塞是旋转运动的。小号键子按的是否彻底、准确,对演奏的音准和准确性有很大影响。

作品的变奏五(谱例 5)是乐曲的高潮部分,该变奏运用三十二分音符的音阶上下进行,勾勒出一条波浪式的旋律线,大量运用力度的强弱变化来表现活跃的气氛,最后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高密度的音符和较快的速度,无疑给演奏者带来很大的挑战。多数人在演奏这段旋律时过于注重速度而忽视了每一个音的饱满程度,导致吹出的音模糊不清,这是不可取的,也是一种无效的练习。笔者认为应该从慢速练习,在保证吹奏质量的情况下提速,循序渐进的练习才是最科学有效的方法。
这是全曲最快的的一个变奏,速度是一个很快的快板,每分钟拍数大约在132 以上,是考验演奏者手指灵活度的困难片段,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它分解开逐步消化练习。映射到我们日常练习中,应多练习音阶与琶音,先从慢练开始,要求每一个音符都要饱满有力吐音清晰,然后逐步加速。
很多小号演奏者的音阶练习,普遍都有一个问题,下行音阶时气息会随着音符也做减法,这是不正确的吹法。在吹奏音阶时,无论是上行还是下行都要保持气息是向外推送的,气息的支撑永远都不能松懈。这就好比滑行降落的飞机,它在降落过程中也是需要不断地保持飞机引擎的运转。而谈到吹奏音阶,尤其是下行音阶,越到最后越需要气息的支撑。
结语
文章通过概述作者的创作背景,让我们从人文角度了解了演奏这部作品的价值和意义。笔者在文中用较大篇幅论述了演奏技巧,可见演奏技巧对于专业演奏的重要性。文章重点解释了连音、吐音、运指这三个小号吹奏中最为常见和基础的三个要素以及分析了三个要素的基本原理和练习方法,让更多人从概念上认识这三方面,从而形成正确的、科学的练习理念。只有真正理解了它们的内在原理,才能更科学的驾驭他们。正如文中所述的,连音作为所有技术的基础,只有持之以恒的科学练习才能掌握其中的要领,也只有掌握了要领,才能进一步学习其它技术,并且全方面的提高演奏技术以增强音乐的表现力,为乐曲服务。
最简单的也是最难的,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也就不难了。很多人在专业练习时不注重基本训练,一开始就练曲子,这就好比一个即将参加百米冲刺跑的人不做热身运动,很有可能造成肌肉损伤,类比吹号也是一个道理。即使是马拉松长跑运动员的训练也不是每天跑上万米,而是利用一整年时间来锻炼其参加比赛的体能,由此可见基本训练的重要性。该文章将自己的练习感悟和前人的经验方法做了简明扼要的总结,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想法,如有什么不妥之处,请加以批评改正。
参考文献
[1]苏杨.《快乐的铁匠》演奏与教学[J].艺术研究,2003(04):52-53.
[2]朱长莉.亨德尔《快乐而铁匠》教学分析[J].艺术教育,2009,190(05
[3]陈锐.小号吐音技巧的训练与分析[J].学报,2000(03):67-70.
李帅(1993-),籍贯山西长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小号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