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储加波
中共全椒县委党校 239500
0 前言:
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水平直接影响国家治理体系整体效能。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推动数字中国建设深入推进,为传统治理模式带来深刻变革。数字赋能运用大数据与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重构治理流程、优化治理效率,为解决基层治理困境提供创新方案。我国基层社会治理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时期,治理需求多元化与环境复杂化以及任务繁重化特征日益凸显,传统治理模式应对新挑战时暴露明显短板,亟需数字化手段推动理念革新、方式转变、效能跃升。
1 数字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的理论内涵
数字赋能基层社会治理指的是运用数字技术重塑基层治理结构与机制,以实现治理能力跃升的过程,这一概念体现出数字时代治理范式的根本性变革,其核心在于通过充分释放数据要素来打破传统治理里的信息壁垒、权力藩篱与资源孤岛。基层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末梢神经承载着维护社会稳定、提供公共服务、促进民生福祉等多重功能,数字技术介入让基层治理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预测、从单一主体转向多元协同。这种转变重构了治理的价值理念并强调精准化与个性化以及人性化的服务导向,数字赋能借助算法优化资源配置与通过平台整合治理力量以及利用数据洞察民众需求,最终形成敏捷高效、公正透明、包容共享的基层治理新生态,为推进治理现代化提供强劲动力。
2 数字赋能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提升的实现路径
数字技术和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得构建系统性实现路径,要从技术基础、机制创新、服务变革、主体协同等维度统筹推进,以此形成相互支撑且协调配合的路径体系,进而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2.1 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数字基础设施作为数字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的物质载体,决定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广度与深度,当前基层地区普遍存在网络覆盖不均与设备配置落后以及系统兼容性差等问题,制约数字治理效能发挥[1]。夯实数字基础设施需协调发展网络与计算存储以及应用支撑等设施,搭建一体化智慧治理平台整合分散业务系统,消除数据孤岛实现跨部门跨层级信息互联互通。升级基层治理信息网络提升网络带宽和传输速度,保障数据流转稳定可靠,部署智能化监管系统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对治理对象动态监测与预警,注重基础设施可扩展性和前瞻性,为未来技术演进预留空间适应基层治理需求变化。
2.2 重塑数据驱动治理机制
数据驱动作为数字赋能基层社会治理核心引擎,通过深度挖掘与智能应用数据要素重构治理决策模式,传统基层治理常依赖经验判断且缺乏科学数据支撑,致使治理效果难以得到精准评估。重塑数据驱动治理机制需完善数据治理体系,统一跨部门数据共享标准以打破数据壁垒实现有序流动,健全数据安全防护体系要完善分类分级保护制度,维护个人隐私和敏感信息安全。推动治理数据开放应用可在安全可控前提下向社会开放部分数据,激发社会力量参与治理创新,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挖掘治理规律识别潜在风险,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强化数据质量管控机制保证数据准确完整及时,增强数据驱动决策的可靠性
2.3 变革公共服务供给方式
公共服务数字化转型是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关键突破口,要借助技术手段重塑服务流程与供给模式,传统公共服务存在办事流程繁琐效率低下等痛点,很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变革公共服务供给方式需充分运用数字技术优化体验,推行一网通办便民服务要整合各部门服务资源,实现“一个入口、一次办结”,让群众办事便捷高效,打造精准化个性服务体系要运用用户画像和需求分析技术,为不同群体提供差异化定制化服务内容[2]。创新智能响应服务机制,要通过智能客服与自动审批等技术手段,加快服务响应速度和处理效率,关注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服务需求很有必要,要避免数字鸿沟带来的服务排斥,维护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和包容性。
2.4 促进多元主体协同参与
数字治理有个显著特征是多元主体协同,通过技术平台聚合社会力量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传统基层治理主要靠政府单一主体开展工作,社会力量参与度不高且治理资源相对有限[3]。数字技术为拓展治理主体和创新参与方式提供了技术条件,要拓宽社会力量参与渠道并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参与平台,鼓励社会组织、企业、个人等多元主体参与基层治理。需完善社会组织数字化协作机制,为社会组织提供数字化工具和平台支持来增强其参与治理专业化水平,要赋能居民自治数字化实践,开发居民议事与投票表决以及意见征集等数字化应用以提高居民参与治理便利性和积极性,应优化多元主体协调配合机制,明确各主体职责边界和协作方式,通过积分奖励与荣誉表彰等激励机制调动各主体参与治理积极性。
3 结语
数字赋能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提升是复杂系统工程,需要统筹推进理念革新与技术创新以及制度优化,通过夯实数字基础设施、重塑数据驱动机制、变革服务供给方式、促进多元协同参与,显著提升基层治理科学化与精细化以及智能化水平。未来发展仍需在技术融合深化、数据治理规范化、数字素养普及、制度机制完善等领域持续发力,构建完善的数字治理技术体系、制度体系、人才体系,实现数字技术与基层治理有机融合,全面提升治理能力,为建设高水平平安中国与法治中国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贺明华,应旭红.数字赋能城市智慧社区治理:现实困境、作用机制与实践路径——以吉安市吉州区北门街道智慧社区为例[J].决策科学,2025,(02):54-66.
[2]于迎.智媒体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的逻辑机制及体系建构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5,16(10):31-35.
[3]夏雪,洪向华.数字技术赋能基层治理的三重逻辑[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25,(03):79-87.(本文系滁州市党校(行政学院)系统 2024-2025 年度科研项目 CZDXKT202446 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