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自动化与继电保护的关系研究
李红亮
身份证号码:410423198806161516
引言
在电力自动化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使电力自动化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运行状态,极大地降低了出现故障的概率。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对电力系统自动化与继电保护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对电力自动化系统运行过程中频繁出现故障的部位应用继电保护技术。当出现故障时,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并解决。这样就可以使电力自动化系统能够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进而为实现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1 继电保护的概述
继电保护系统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设施,其结构复杂,原理精妙。典型的继电保护系统由保护装置、互感器、断路器、通信系统等组成。其中,保护装置采集电流、电压等信号,并根据预设的保护逻辑判别故障类型和位置,常用的保护原理包括过电流保护、距离保护、差动保护等。比如,以变压器差动保护为例,其基本原理是比较变压器高低压侧电流差值与制动电流,当两者比值超过整定值时,判定为内部故障并发出跳闸信号。同时,为适应复杂的现场环境,继电保护系统还须具备谐波去除等功能,并满足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等技术指标。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继电保护系统朝着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这对其故障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
2 电力系统自动化与继电保护的关系分析
(1)保护变电站。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最重要且最脆弱的部位,也是故障率发生较高的部位。传统人工检测很难及时发现故障,往往只能在发生故障后做事后处理。为了尽可能减少损失,减少故障,可用自动化继电保护及时监测故障,自动切断电源,减少变电站损失。
(2)保护输电线路。电力系统输电线路发生故障导致线路电流增大,母线电压降低,电流超过保护预定值,继电保护装置会进行输电线路保护。电流保护分为瞬时电流速断保护和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瞬时电流速断保护可保护电流增大的瞬时动作。限时电流速断保护能保护线路全长,保护的范围甚至可以延伸至下级线路,并设置一定的动作保护时限,以此达到线路保护目的。
3 电力系统自动化与继电保护的应用策略
3.1 继电保护技术在变压器中的应用
变压器是电力自动化系统中非常重要的核心设备。其目的是将高电压的电能转化为低电压的电能,使电力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在电力系统中变压器的安全运行是非常重要的,将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因此,在使用继电自动化保护技术时,应实时监控电力自动化系统,以便及时发现电力自动化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此外,这项技术还可以对变压器进行控制。在优化变压器运行效率的同时,也可以使电力系统的运行成本大幅度减少。从智能化电力传输系统的概念出发,应在牵引变电站中增设一套站点安全防护装置。该装置基于变电站的数据网络共享机制,整合相关参数、开关操作情况以及本地保护设备状态等信息,对变电站内的保护措施进行冗余设计、优化及补充。它既可为变电站主线路提供安全防护,又能作为变电站整体安全的坚实后盾。为确保区域安全,数据的全面收集至关重要。同时,站域保护系统可独立运行,其保护输出可接入常规保护设备,当其他保护设备出现故障时,可确保继电保护系统的稳定性与有效性。因此,继电保护技术在电力系统的运行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确保了电力自动化系统的稳定运行,而且显著降低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成本,进而为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杰出贡献。
3.2 系统故障检测处理
故障检测处理能够确保在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让技术人员迅速准确地进行识别和响应。系统故障检测处理的有效实施,可以认为是电力系统可靠性和健全性的重要保证。在电力系统中,故障检测处理需要从根源层面强化其技术和策略。通过借助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智能分析系统,提高故障检测的精准性和响应速度。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故障处理的效率,还有利于避免因故障延误造成的不良后果,如电力中断和设备损坏。故障检测处理技术的部署,应当从自动化控制与继电保护层面进行综合考量,分析电力系统的运行条件和可能面临的各种挑战。在这一过程中,协同系统不仅要能处理传统的电网故障,比如过载和短路,还要能识别和应对由于新能源并网等现代电力系统特有的复杂问题。而且故障检测处理策略的设计与实施,也需要充分抓住电力系统运行的关键阶段,确保主要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分析与应对,比如在负荷变化较大或气候影响显著的时段,系统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都需要得到协同化处理,使自动化控制能够与继电保护稳定配合。通过积极应用此类技术措施,电力系统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同时为系统的持续改进和技术升级提供坚实的基础。
3.3 电网调度安全的自动化系统应用
(1)通过高度集成的自动化系统,能够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控、分析和优化调度,以应对电网运行中的各种挑战和需求。同时,当系统检测到异常情况时,如线路过载或故障,自动化系统可以迅速启动预设的应急措施,如自动切换负载或隔离故障区域,以防止问题扩散并最小化损失。(2)电网调度自动化还包括了优化电力资源的分配和调度。通过算法分析电网负荷需求的变化趋势,自动化系统可以提前调整发电计划和输电路径,优化能源利用,减少能源浪费,并支持可再生能源的高效接入和利用。例如,通过预测风力和太阳能发电量的变化,系统能够及时调整其他类型发电站的发电量,保持电网负荷平衡,同时最大化可再生能源的使用。(3)电网调度自动化还能够增强电网对大规模复杂事件的响应能力。在面对极端天气、大规模用电增加或突发故障等情况时,自动化调度系统可以快速分析情况,协调各地电力资源,确保电网稳定运行和供电安全。
结束语
传统的继电保护系统主要依赖于硬件装置,存在响应速度慢、精度不够高等问题。随着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引入,继电保护开始呈现出智能化、数字化发展趋势。通过与电力自动化系统的数据交互和通信,继电保护系统能够实现对故障的更精确检测和快速隔离,从而有效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因此,本文通过对电力系统自动化与继电保护的关系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玉玲,王能胜,王黄磊,等.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技术,2021(4):164-169.
[2]靳杨,李子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分析[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18(10):102-104+127.
[3] 祁 立. 继电 保 护二 次回 路 可视 化 技术 在智 能 变电 站 中的 应用 研 究[J]. 自 动化 应用,2024,65(S2):65-67.
[4] 冯 陈 梁 . 新 型 电 力 系 统 的 继 电 保 护 隐 藏 故 障 及 预 防 措 施 研 究 [J]. 自 动 化 应用,2024,65(S2):41-43+49.
[5]陆良.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系统的研究及实际应用[J].自动化应用,2024,65(S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