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活动:古诗《村 居》预设性方案
邹思思
湖州市长东幼儿园
活动目标
1.感知古诗描述的春色及幼儿嬉戏的快乐情景,愿意大胆表述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思考。
2.尝试根据古诗内容联想春天的其他变化,猜想、讲述在春天进行的其他活动,体验春天生机萌动的美好。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挂图 5 号;音乐《村居》及伴奏。
2.经验准备:已开展观察春天的活动,教师有意识地引发过幼儿对春天气息的感知;幼儿有直接或间接放风筝的游戏体验;提前欣赏古诗。
活动过程
一、谈话
1.你们了解的春天的古诗有什么?
二、完整听赏教师朗诵古诗,初步感知古诗内容。
这首古诗熟悉吗?听完后想你有什么想说说的呢?问题开放,幼儿自由表达,但可能会有三种情况,这三种情况不一定按顺序,教师回应可预设行三块内容进行。
1.我们来聊聊你们都很熟悉的古诗,《村居》。关于古诗你有什么想说的?
提示:此环节旨在帮助幼儿理解古诗中个别词语的含义,发展幼儿的词汇经验。考虑到幼儿古诗经验较少的情况,教师应顺应幼儿的经验及理解水平,及时记录幼儿的回答,同时不必急于揭示古诗中的所有事物。
2.幼儿自由表现古诗中春天的场景。你能做做草长、杨柳随风晃动以及黄莺飞翔的样子吗?
提示:在此环节中,教师可引导幼儿表现古诗中的事物在春风吹拂下活动的动作、场景,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将之与古诗内容相衔接,让幼儿在肢体摆动、神情模仿的状态下感知春季生机涌动的意境。
3.诗里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是什么时候来放风筝的?
提示:此环节借助孩童放风筝的时间(散学归来)来带动幼儿理解整个古诗发生的时节(二月天),从而帮助幼儿丰富词汇经验。在“散学”“纸鸢”的解释上教师可参考“幼儿活动散开”“纸做的会飞的鸟”,帮助幼儿理解。
4.你们一定在春天放过风筝,请你来跟我们分享在春天放风筝的经历。试试把“在哪里和谁一起放的”“放的什么风筝”“当时什么心情”讲清楚。
5.你们刚刚讲了自己在春天放风筝的心情,你猜古诗里的小朋友是什么心情呢?你觉得哪个词可能描写了这种心情?
提示:本环节旨在联系幼儿的游戏经验来理解古诗中小朋友的心情,进而理解“忙趁”一词所表达的古诗中小朋友迫切展开游戏的心情。考虑到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第二个提问难度较高,教师可视班级幼儿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若幼儿无法回答,可直接解读后两句,向幼儿解释古诗中小朋友期待去户外放风筝的迫切心情。
6.这首古诗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带给你的感受、想法等。古诗里还有什么地方没听的懂吗?
提示:在幼儿分句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此处的提问旨在解决“醉春烟”等抽象词语所传达的古诗意境问题。该环节做到营造古诗氛围即可,不要求幼儿必须理解每个字词的含义。在“醉春烟”中“醉”字的解释上,教师可通过日常活动加深幼儿为春天美景沉醉的感受,如餐后散步让幼儿感受微风拂面、感受下雨后泥土湿润的味道等。
三、我们一起来读读春天
1. 播放古诗音乐《村居》,师幼共同随音乐朗诵。
提示:在朗诵环节,教师应明确“古诗学习的重点在于让幼儿感受古诗特有的音律节奏”,不必要求幼儿背诵,只要幼儿有兴趣朗读,出现自发跟读行为即可。教师也可在一日生活中多次播放古诗音乐《村居》,培养幼儿诵读的兴趣,进一步感知古诗韵律。
2.幼儿自由分享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诗。
3.我们下次再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表现这首古诗好吗?
0 附: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