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禁物质检测实验室安全实训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模式探索
钱亚璇 曹鹏
武汉商学院 体育学院·国际马术学院 430056
一、引言
违禁物质检测实验室作为科研与人才培养载体,其安全管理直接影响师生安全与科研秩序。马匹违禁物质检测实验室承担保障赛事公平与马匹健康职能,其安全实训要求人员兼具专业技能与严谨态度、责任法治意识,当前安全培训存在“重技能轻思政”倾向,部分人员安全与规则意识薄弱,制约高素质检测人才培养。课程思政通过挖掘专业德育元素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统一,融入安全实训是落实高校安全规范、培养“德技并修”人才的必要路径。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与案例分析,探究二者协同育人模式,为解决人员安全意识不足、体系不健全、环境待规范等问题提供方案。
二、安全培训课程思政建设现状
1.实验室基本情况
马匹违禁物质检测实验室依托该校马术运动与管理专业建立,主要承担马匹违禁物质检测分析,同时面向学生及相关检测人员开展安全实训。实验室现有专职教师 12 人、实验技术人员 1人,配备高分辨质谱仪、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三重四极杆气质联用仪等专业设备,建有标准样品室、前处理室、仪器分析室等功能区域。近年来,实验室累计培训检测人员 50 余人次,为本实验室违禁物质标准检测方法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持,但在安全培训中存在“碎片化”现象,思政元素融入缺乏系统性。
2.实践基础
实验室在安全培训中已初步尝试思政元素融入:一是在教学内容中嵌入《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体育法》等法律法规,强调违禁物质检测的法律底线;二是通过分析“2024 年新疆比赛一匹赛马违禁物质阳性:中国马会对马主禁赛半年”的案例,引导教师和学生理解检测工作的社会责任;三是部分教师在讲解仪器操作规范时,渗透“严谨求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此外,实验室通过张贴安全标语、组织应急演练等方式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初步形成“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价值塑造”的教学框架。
3.存在的突出问题
安全意识与责任担当不足,调研显示 23%学生认为实验室安全事故离自己很远,15%存在未按规定佩戴防护用具行为,部分学生缺乏对马术赛事公平、马匹健康的深层价值认知。
安全培训体系碎片化,现有课程以技术模块为主,思政元素多随机插入,缺乏与专业知识深度融合,如讲解质谱仪分析原理时未关联我国检测技术自主创新历程。
教学条件与评价机制不完善,实验室安全设施布局存在部分通道狭窄、应急喷淋装置覆盖不足等问题,培训效果评价仅关注操作考核成绩,未将安全意识、职业素养纳入,导致“知”与“行”脱节。
三、课程思政融入实验室安全实训的现实意义
1.培养高素质检测人才
马匹违禁物质检测工作具有极强的专业性与严肃性,检测结果直接影响赛事裁决与动物健康。通过课程思政融入,可引导学员树立“科学公正”的职业操守,培养诚实守信的科研品格;在模拟赛事检测流程时,设置“突发样本污染”情景,锻炼学员的应急处理能力与责任担当,这种“技能训练+伦理养成”的双轨培养模式,能有效解决传统培训中“重技术、轻德育”的问题。
2.构建实验室安全文化
实验室安全事故多因操作疏忽或安全意识淡薄而起,而课程思政能够从价值根源入手,通过强化思想引领,为实验室安全管理筑牢防线。只有让安全意识从被动遵守规章制度,转变为主动认同与内化于心的行为准则,实验室安全管理才能摆脱单纯依赖制度约束的模式,逐步迈向文化自觉的更高阶段,最终构建起全员参与、全程管控的良好安全生态。
3.课程改革创新
作为实践类课程,实验室安全实训是落实“三全育人”的重要载体,将课程思政融入其中,既能
丰富专业课程的德育内涵—如通过介绍我国马术检测技术从依赖进口到自主创新的历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也能倒逼教学改革,促使教师转变角色,从“技术传授者”升级为“价值引领者”。
四、协同育人模式的实践路径
1.重构课程内容
在构建协同育人体系时,应建立“双维度”教学大纲,于传统安全技能模块中增设“思政映射点”,并编写《马匹违禁物质检测实验室安全实训指导手册》,明确样本采集、仪器操作等各教学环节的德育目标与实施方法。同时,开发“案例库+资源包”,系统收集国内外典型案例,制作图文、视频、动画等多形态教学素材,通过对比中外实验室安全事故中责任主体处理方式的差异,强化对学生法治意识与职业责任感的培养,实现专业技能训练与思政元素的深度融合。
2.创新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创新上,可通过情景模拟、虚实结合及师徒制实现深度育人,让学生在体验不同岗位责任与伦理困境的互动中,深化对“科学公正”内涵的理解;借助 VR 技术构建危化品泄漏、仪器故障等突发场景,学员在虚拟环境中完成应急处置时,教师同步介入引导,将“安全操作规范”与“临危担当精神”培养有机结合;推行“老带新”师徒制,安排资深检测工程师与教师、学生结对,在仪器调试、流程优化等技能指导中,通过言传身教传递职业信仰,实现技能传承与价值塑造的协同推进。
3.强化师资建设
开展“课程思政能力提升”专项培训,组织教师参与实验室安全与德育融合研讨会,邀请行业专家、思政课教师联合备课,开发《检测行业职业道德规范》等特色微课程。
建立“双师协同”教学机制,每门实训课由 1 名专业教师与 1 名思政教师共同设计,例如专业教师讲解检测技术标准时,思政教师同步解读标准背后的国家主权与马术产业安全意义,形成“同向同行”的教学合力。
4.完善保障体系
通过优化实验室物理环境,在实验区设置“安全文化墙”展示违禁物质检测行业杰出人物事迹,于试剂柜、仪器旁张贴警示标语,使思政元素自然融入学习场景;同步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将安全意识、职业素养、团队协作纳入考核,采用“操作录像分析+案例答辩+实习报告”综合评价方式;此外,拓展校企合作育人场景,与香港赛马会违禁物质检测中心、知名赛事组委会共建实践基地,教师和学生参与真实赛事检测时签署《检测人员诚信承诺书》,在实践中强化“对赛事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职业信念。
五、结语
对马匹违禁物质检测实验室安全实训与课程思政的研究表明,安全实训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本质上是专业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深度耦合。通过挖掘实验室安全体系中的思政元素,构建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既能解决实验人员安全意识不足、责任担当薄弱等问题,也为应用型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新范式。未来,需进一步完善“实训场景化、思政无痕化”的育人机制,通过校企协同、技术赋能,让安全实训能够为培养兼具专业能力与家国情怀的高素质检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学俭,石岩.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2):50-58.
[2]李蕉,常宴会.实验室安全教育的课程思政探索——以清华大学化学系为例[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1,38(5):1-4.
[3]张明,等.马匹兴奋剂检测实验室建设规范研究[J].中国兽医杂志,2019,55(8):98-101.
基金项目: 2023 年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程思政在马匹违禁物质检测实验室安全培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2023N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