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中高年级数学课堂提问的优化策略与实践研究

作者

钟英

珠海市香洲区第二十三小学 519000

一、引言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课堂提问作为师生互动的重要形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应通过科学合理的课堂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探索问题,培养其创新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在小学中高年级阶段,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期,这一阶段的课堂提问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尤为关键。

然而,当前小学中高年级数学课堂提问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提问内容过于简单或复杂、提问方式单一、侯答时间不足、学生参与度低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如何优化小学中高年级数学课堂提问,成为当前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小学中高年级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分析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广州市两所小学中高年级的124 名数学教师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教师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问卷设计涵盖教师对课堂提问的认知、提问内容的设计、候答时间、提问效果等方面,共发放问卷 135 份,回收有效问卷 124 份,有效回收率为 91.8% 。同时,通过对 8 名教师的课堂观察记录和访谈内容进行整理分析,进一步了解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课堂提问的具体实施情况。

(二)调查结果

1.提问缺乏针对性 调查结果显示,仅有 56.3%的教师会在课堂提问前预留超过 20 秒的候答时间,而课堂观察中发现,约 41.5%的提问候答时间不足 10 秒。这表明多数教师在课堂提问时急于求成,忽视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导致学生难以深入思考问题。

2.提问启发性不足 在课堂观察中,发现部分教师更倾向于使用封闭式问题,如“对不对”“是不是”等,这类问题虽然易于回答,但缺乏启发性和探索性,无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度。

3.学生参与度低 问卷调查显示,仅 37.2%的课堂提问属于高阶思维性问题,而学生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比例仅为 42.3% 。这说明学生在课堂提问中普遍存在被动接受的现象,缺乏主动思考和表达的意愿。

4.反馈机制不完善 教师在课堂提问后的反馈多以简单肯定为主,仅有 12.8% 的反馈涉及对学生思维过程的点评,这种反馈方式难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三、小学中高年级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一)提问内容设计不合理 部分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导致提问内容要么过于简单,无法激发学生兴趣;要么过于复杂,超出学生理解范围,造成学生无所适从。

(二)提问方式单一 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往往只采用直接提问的方式,缺乏追问、反问、引导性提问等多样化的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拓展空间。

(三)侯答时间不足 多数教师在课堂提问后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较短,导致学生难以深入思考问题,只能给出表面答案,无法触及问题的本质。

(四)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 由于课堂提问缺乏吸引力和启发性,学生在课堂上往往表现出被动接受的态度,缺乏主动思考和表达的积极性。

四、小学中高年级数学课堂提问的优化策略

(一)注重提问内容的针对性和启发性

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应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选择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开放性问题。

(二)丰富提问方式,提升课堂互动性

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提问方式,如开放式提问、追问式提问、反问式提问等,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三)延长侯答时间,促进深度思考

教师应适当延长课堂提问后的候答时间,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研究表明,适当的候答时间

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和问题解决能力。因此,教师应在课堂提问后留出 30 秒以上的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后再作答。

(四)加强课堂反馈,促进学生反思

教师在课堂提问后,应及时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反馈,既要肯定学生的优点,也要指出其不足之处,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改进。

五、教学实践案例分析

以某小学五年级的一节数学课为例,教师在讲解“小数的意义”时,采用了以下优化策略

1.提问内容设计:教师首先通过实物模型(如软尺、量杯)引入小数的概念,然后提出问题:“如果将 1 米平均分成 10 份,每份是多少米?用数字怎么表示?”通过生活化的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

2.提问方式多样:在学生初步理解小数概念后,教师又提出了更具挑战性的问题:“3 分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为什么不是 0.3 分米?”通过追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小数与分数的关系。

3.延长候答时间:教师在提出问题后,留出 30 秒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并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思维深度。

4.加强课堂反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不仅表扬了学生的正确答案,还指出其思考过程中的亮点,并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氛围。

通过上述策略的实施,该节课的课堂提问效果显著提升,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和参与积极性明显增强。

六、结语

小学中高年级数学课堂提问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然而,当前课堂提问仍存在诸多问题,亟需优化和改进。本文通过实证调查和教学实践分析,提出了针对性强、操作性高的优化策略,旨在为一线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希望广大教师能够重视课堂提问的设计与实施,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真正实现以提问促思维、以提问促发展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邝孔秀, 刘芳, 劳金晶. 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的现状与改进策略[J]. 课程.教材.教法, 2020,40(10): 77-81.

[2] 张明铭.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艺术探究[J]. 基础教育论坛, 2023(14): 33-36.

[3] 程金华.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与思考[J]. 数学教学通讯, 2022(13): 51-62.

[4] 陈薇, 沈书生. 小学数学教学中深度问题的研究—基于专家教师课堂提问的案例分析[J]. 课程.教材.教法, 2019, 39(10): 118-123.

[5] 糜文君. 小学数学新手教师课堂提问行为特征的个案研究[D]. 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 2020.

[6] 李玉凤.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八个注意”[J].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23(4): 62-73.

[7] 陈羚. 国内外有关教师课堂提问的研究综述[J]. 基础教育研究, 2023(09): 22-28.

[8] 林杨.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研究[D]. 湖北: 华中师范大学, 2015.

[9] 鲁志鲲. 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及其反馈方法[J]. 高等农业教育, 2023(8): 62-69.

[10] 李俊华. 课堂提问技巧[J]. 教育评论, 2022(02): 18-22.

[11] 李春艳.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的研究[J]. 现代教育科学, 2023(04): 77-84.

[12] 金倩颖. 小学数学初任教师课堂提问决策的研究[D].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22.

[13] 周娜.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现状调查研究[D]. 甘肃: 天水师范学院, 2023.

[14] 王春燕.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D]. 吉林: 东北师范大学, 2022.

[15] 金传宝. 教师如何提高发问技巧[J]. 外国教育研究, 1998(2): 26-31.

[16] 白蕊.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师课堂提问现状调查研究[D]. 辽宁: 渤海大学, 2022.

[17] 贾媛媛.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提问策略研究[D]. 山东: 山东师范大学, 2022.

[18] 王建.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D]. 天津: 天津师范大学, 2022.

[19] 赵雪. 小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调查研究[D].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22.

[20] 何裙裙.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策略研究[D]. 天津: 天津师范大学,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