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中职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作者

义如汗 莫日根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霍林郭勒市职业技术学校 029200

一、中职英语阅读教学现状与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中职英语阅读教学面临着学生基础薄弱、学习动力不足等现实挑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存在阅读速度慢、理解浅表化等问题。许多学生习惯于逐字翻译式的阅读方式,缺乏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这种现象背后反映的不仅是语言能力的不足,更是思维方法的欠缺。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往往过分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思维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难以真正从阅读中获取信息、发展思维。

思维能力培养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具有核心价值。英语阅读本质上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需要读者运用预测、推理、判断、评价等多种思维技能与文本进行互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将认知过程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六个层次,这为我们设计思维型阅读教学提供了理论框架。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能够提升其阅读水平,更能促进其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当学生掌握了正确的思维方法,他们就能更有效地处理各类英语文本,并在专业学习中运用这些能力。

当前中职英语阅读教学在思维能力培养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教学目标往往局限于词汇记忆和语法理解,缺乏对高阶思维能力的明确要求;教学活动设计单一,多为事实性问题的问答,难以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教学评价侧重结果而忽视过程,无法真实反映学生的思维发展。这种状况导致学生的思维潜能得不到充分开发,阅读能力提升遇到瓶颈。要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构建以思维能力发展为导向的新型阅读教学模式。

从理论基础来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一观点为思维型阅读教学提供了重要启示。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与文本对话,构建个人理解。图式理论则指出,阅读理解是读者已有知识与文本信息相互作用的过程,而思维能力的提升能够优化这一相互作用的质量。此外,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元认知的研究也表明,培养学生的思维监控能力可以显著提高其阅读效率。这些理论都支持我们将思维培养作为中职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

二、基于思维能力发展的中职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问题链设计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布鲁姆认知分类设计由浅入深的问题序列,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文本。在“Invention andInnovation”单元教学中,可以设计以下问题链:“文章提到了哪些新技术?”(记忆)、“作者对这些技术持什么态度?”(理解)、“如果你家使用这些技术会遇到什么问题?”(应用)、“比较不同年龄段人群对新技术接受度的差异”(分析)、“你认同作者对技术发展的乐观预测吗?”(评价)、“设计你理想中的智能家居系统”(创造)。这种层级分明的问题设计能够系统地训练学生的不同思维技能,使阅读过程成为思维发展的过程。在实践中,我们发现采用问题链教学的班级,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和回答深度都有明显提升。

思维可视化工具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组织和表达思想。在中职英语阅读课上可以引入思维导图、概念图、流程图等工具辅助教学。例如,在阅读记叙文时,用流程图梳理事件发展顺序;阅读说明文时,用概念图展示事物间的逻辑关系;阅读议论文时,用思维导图归纳论点论据。这些可视化工具将抽象的思维过程具象化,使学生更清晰地把握文章结构,理解内容关联。我们注意到,当学生习惯使用这些工具后,他们的信息提取和组织能力明显增强,能够更有条理地表达对文本的理解。特别对于视觉型学习者,这种方法尤其有效。

批判性阅读培养是发展高阶思维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引导学生超越字面理解,对文本进行多角度审视。可以指导学生分析作者的写作目的和立场,评估论据的充分性和可靠性,识别文本中的隐含假设,联系现实情境思考观点的适用性。例如,在阅读关于"网络购物"的议论文时,鼓励学生思考:作者的观点是否全面?提供的证据是否充分?结论是否合理?有没有其他可能性?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再盲目接受文本信息。在教学中,我们发现经过批判性阅读训练的学生,在讨论时能够提出更有见地的观点,论证也更加严密。

差异化教学策略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思维发展需求。中职学生英语水平和思维能力存在较大差异,教师需要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支持。可以根据学生实际设计不同难度的阅读任务,设置基础性、发展性和挑战性三个层次的要求。例如,在"Environmental Protection"主题阅读中,对基础较弱的学生要求找出环保措施的具体例子;对中等水平的学生要求分析这些措施的优缺点;对能力较强的学生则要求提出自己的环保建议并论证其可行性。同时,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拓展任务,如制作环保海报、撰写倡议书或进行小型调研等。这种差异化教学既保证了基本要求的达成,又为每位学生提供了适当的发展空间。

三、结语

从教育目标达成度来看,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中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技能人才,而思维能力正是职业素养的核心组成部分。通过英语阅读中的思维训练,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发展。这些能力直接服务于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未来职业发展。例如,电子专业的学生能够更有条理地分析电路图说明;会计专业的学生可以更准确地理解财务报告;幼教专业的学生则能更好地把握儿童英语教学材料的要点。企业实习反馈表明,接受过思维训练的学生在工作中表现出更强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这证明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思维培养不仅具有学科价值,更具有广泛的职业发展价值。

参考文献:

[1]沈昕杳.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实践 [J]. 新教育,2023, (S1): 234-235.

[2]贾娟. 基于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J]. 英语教师, 2018, 18 (08): 137-141.

本文系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课题“中职英语阅读教学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项目编号:NZJGH2024328)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