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中职班主任班级凝聚力建设的路径与实践研究

作者

王良平

西昌市第一职业技术中学 西昌现代职业技术学校 615000

引言

中职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目标不仅在于为社会输送具有一定技能水平的技术型人才,还在于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念、团队意识与责任担当。然而,由于中职生的生源特点决定了他们在学习习惯、价值取向、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一些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行为管理难度较大、集体意识淡薄,容易出现班级内部矛盾频发、整体氛围松散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学生的日常学习,也不利于他们职业素养的养成。班主任作为学生管理的第一责任人,需要在班级凝聚力的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如何在实际班级管理中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集体意识、构建互助合作的氛围,是中职班主任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拟结合具体案例,探讨中职班主任在班级凝聚力建设中的有效路径与实践经验。

一、目标引领与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班级凝聚力的核心在于共同目标的确立与班级文化的塑造。中职学生由于学习基础不一,容易缺乏明确的发展方向,因此班主任必须从 生形成共同愿景。例如,在某汽修专业班级管理案例中,班主任在学期初组 “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好技能”作为班级的文化基调,并通过定期 任不仅注重语言上的宣导,还通过表彰进步学生、宣传优秀事迹来 心中树立起班级认同感。实践证明,班级文化的建设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们对班级的情感归属,为凝聚力的形成奠定坚实基础。

二、制度建设与规范管理的保障作用

班级制度是维持良好秩序、规范学生行为、增强班级凝聚力的重要保障。对于中职学生来说,由于年龄特点和成长阶段的影响,自律性普遍较弱,如果缺乏明确的制度约束,班级往往容易陷入松散无序的状态,不利于学习氛围和集体发展的形成。因此,班主任需要在民主的基础上建立合理、可行的班级制度,并确保制度的公平性与执行力。例如,在某会计专业班级中,班主任通过组织全体学生进行集体讨论,制定了涵盖课堂纪律、卫生管理、作业完成、宿舍秩序等多方面的“班级公约”,并配合设立“值周班干部”监督制度,使学生在班级管理中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和参与感。在制度制定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因而对制度有更高的认可度和自觉执行力。当个别学生违反制度时,班主任并未采取简单的惩罚措施,而是引导学生在集体面前反思与改正,既发挥了警示作用,又避免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这种方式逐渐培养了学生的自律意识,使班级形成公平透明的运行机制。通过制度建设,学生不仅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还增强了集体责任感和归属感,从而为班级凝聚力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三、活动开展与团队建设的实践途径

活动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有效途径。通过组织丰富多样的活动,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增强交流与合作,逐渐形成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在某中职 专业班级的管理案例中, 任组织了“技能比武”“班级运动会”和“志愿服务”活动。在技能比武中,学生在竞争 中展现专业水平,同时在相 学习中增进情感交流;在运动会中,学生通过团队配合实现集体目标,增强了班级荣誉感;在志愿服务中,学生在帮助他人过程中获得了社会责任感。

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之间的联系,也让班级整体氛围更加和谐积极。活动开展的效果表明,只有在真实的集体实践中,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团结就是力量”,从而自觉增强班级凝聚力。

四、情感沟通与个体关怀的润滑作用

班级凝聚力的形成不仅依赖目标和制度,更需要情感的滋润。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出现自卑、焦虑或叛逆等心理问题,班主任需要通过有效的情感沟通和个体关怀来促进班级的和谐氛围。在某电子专业班级的管理案例中,有一名学生因学习困难和家庭矛盾而表现出消极厌学的态度,影响了班级氛围。班主任没有采取简单的批评,而是主动与该学生进行一对一谈话,了解其内心困惑,并通过家访与家长沟通,帮助其解决现实问题。同时,班主任在班级中安排该学生担任劳动委员,让他在集体事务中找到存在感。最终,该学生逐渐重拾自信并积极参与班级活动,班级氛围也因此更加包容与和谐。可见,班主任只有真正关心学生的心理需求和个体发展,才能有效化解矛盾,增强班级内部的凝聚力。

五、榜样引领与合作共建的长效机制

班级凝聚力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需要建立长效机制。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要善于树立榜样,通过榜样的力量引领全班向上。在某机电专业班级中,班主任设立了“优秀学生标兵”和“进步之星”评选制度,每月在班会上进行表彰,并在班级宣传栏展示先进事迹。通过榜样示范,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氛围。此外,班主任还注重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培养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形成“教师引领、学生自治、合作共建”的班级管理格局。学生干部既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也是同学们的榜样,他们的模范行为能有效带动班级其他成员的积极性。通过榜样引领与合作共建,班级凝聚力得以持续提升,形成良性循环。

结论

综上所述,中职班主任在班级凝聚力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目标引领与文化建设、制度保障与规范管理、活动开展与团队建设、情感沟通与个体关怀以及榜样引领与合作共建等路径,班主任能够有效提升班级的团结力与向心力。案例分析表明,当班主任在管理中既注重制度的刚性约束,又注重情感的柔性引导时,班级凝聚力才能真正形成并保持长久的生命力。未来,中职班主任应不断探索新的管理方法,积极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与优化,从而更好地建设和谐、进取的班集体,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职业成长提供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史虹.以美育人,以文治班——中职班主任接班管理的研究与探索[J].鹿城学刊,2024,36(04):88-91.

[2] 姚燕芬,张纯,叶勇平.数字化时代中职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对策研究[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4,(12):16-18+34.DOI:10.19494/j.cnki.issn1674-859x.2024.12.001.

[3] 张玥婷.提高现阶段中职班主任班级管理效率的策略探讨[J].课堂内外(高中版),2024,(48):74-75.

[4] 郭伟.5G 背景下中职班主任生态化管理策略探究[J].中国新通信,2024,26(21):155-15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