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情绪轴

作者

魏丽娜

张家港市世茂幼儿园

一、引言

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大班幼儿正处于情绪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开始有了较为丰富的情绪体验,但由于认知水平和自我控制能力有限,常常会出现情绪失控、不知如何表达和调节情绪等问题,这不仅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也会对其社交互动产生不良影响。当前,幼儿园在幼儿情绪管理方面虽有一定实践,但缺乏直观、有效的工具和系统的策略。“ 情绪轴” 作为一种结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创新方式,为解决大班幼儿情绪管理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实践意义。

二、情绪轴实施的理论依据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为,大班幼儿处于前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通过感知、表象和表征来认识世界。情绪轴让幼儿用绘画、文字等表征方式呈现情绪问题及解决方法,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二)情绪社会化理论

情绪社会化理论强调情绪在社交互动中的重要性,幼儿的情绪发展是在与他人的互动中逐渐形成的。情绪轴围绕班级幼儿当下的热点情绪话题展开,涵盖了社交情绪等多个类别,为幼儿提供了交流和分享情绪的平台,有助于幼儿在社交互动中学习情绪管理的技巧。

三、情绪轴的实施策略

(一)主题筛选:聚焦热点情绪话题

情绪轴的主题选择以班级幼儿当下的热点情绪话题为核心。教师通过日常观察、与幼儿谈话等方式,及时捕捉幼儿在生活、学习、社交中出现的高频情绪问题。例如,当发现部分幼儿在与同伴发生冲突时容易生气发火,或者在好朋友请假时会感到失落,就将这些内容确定为情绪轴的主题,如 “ 坏情绪‘ 发火’ ” “ 我的好朋友请假了” 等。

(二)表征创作:幼儿自主表达情绪

在确定主题后,教师引导幼儿运用绘画、简单文字、符号等自己喜欢的表征方式,将自己对情绪的感受、遇到的情绪问题以及想到的解决方法表达出来。对于 “ 负面情绪管理类” 主题,幼儿可以画出自己生气时的样子,并写下 “ 我生气时会深呼吸” ;在 “ 积极情绪培养类” 中,幼儿可以描绘 “ 我的开心时刻” ,如和小伙伴一起玩游戏的场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尊重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不做过多干预,让幼儿充分表达真实的情绪体验。

(三)轴体构建:形成可视化工具

幼儿完成表征创作后,教师组织幼儿将这些作品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平铺贴成一长条,形成情绪轴的主体。在铺贴过程中,可以按照情绪类别进行分类排列,如将 “ 负面情绪管理类” “ 积极情绪培养类” “ 社交情绪类” 等分别集中展示。收纳时,将情绪轴卷起成轴,方便保存和随时取用。这样的可视化工具让幼儿的情绪问题和解决方法更加直观可见,便于幼儿回顾和运用。

(四)应用拓展:多场景运用情绪轴

1.集体活动

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围绕情绪轴的主题开展丰富多样的情绪教育活动。活动前,教师会选取情绪轴中近期幼儿关注度较高的主题,如“ 社交情绪类” 中的 “ 有人不理我” ,提前准备相关的情景表演道具。活动中,先请幼儿观看情景表演,引发共鸣,随后组织幼儿围绕这一话题展开热烈讨论。教师引导幼儿结合自身经历分享感受,再带领大家一起从情绪轴中寻找解决方法,如 “ 主动和对方打招呼,问问他是不是不开心” 等。讨论结束后,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幼儿将从情绪轴中习得的方法运用到模拟场景中,加深理解和记忆。

2.区域活动

在区域活动中精心设置情绪角,将情绪轴整齐地摆放在专门的展示架上,旁边还配备了绘画工具、彩纸、贴纸等材料。幼儿在情绪角可以自由自主地翻看情绪轴,当遇到与自己当下情绪相似的内容时,会停下来仔细观察同伴的情绪表达和解决方法。比如有的幼儿因为游戏失败而情绪低落,看到情绪轴上 “ 遇到困难不放弃” 的内容和同伴画的 “ 我会再试一次”的图画后,会尝试调整自己的情绪。教师会定期组织幼儿交流情绪角的发现和收获,让情绪轴成为幼儿情绪成长的见证者。

四、情绪轴实施的实践成效

(一)提升幼儿情绪认知能力

通过参与情绪轴的创作和应用,幼儿对不同情绪的认知更加清晰。他们能够准确说出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如 “ 我知道这是生气的情绪” “ 他现在看起来很伤心” 。对于情绪的类别,如负面情绪、积极情绪等,幼儿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提高了情绪识别的准确性。

(二)丰富幼儿情绪调节策略

情绪轴中汇集了幼儿们各种情绪问题的解决方法,幼儿在翻看和交流中学习到了更多的情绪调节策略。当遇到生气、难过等负面情绪时,他们不再只是哭闹,而是会尝试运用情绪轴中的方法,如 “ 深呼吸” “ 告诉老师” “ 和好朋友倾诉” 等,情绪调节能力得到明显增强。

(三)改善幼儿社交互动质量

在社交情绪类主题的探讨和实践中,幼儿学会了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绪,掌握了一些社交互动中的情绪管理技巧。当出现 “ 有人不理我” “ 别人撞到我了” 等情况时,幼儿能够更冷静地处理,减少了冲突的发生,提高了社交互动的质量,同伴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五、讨论与反思

(一)优势分析

发挥幼儿主体性:情绪轴的创作和主题选择都以幼儿为中心,充分尊重幼儿的意愿和表达,让幼儿在主动参与中实现情绪管理能力的提升。

可视化工具直观有效:情绪轴将抽象的情绪具体化、可视化,幼儿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和运用情绪管理方法,增强了情绪教育的实效性。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在实施情绪轴策略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更细致地观察幼儿、分析幼儿的情绪问题,这有助于教师提升对幼儿情绪的敏感度和教育能力。

(二)不足与改进

不足:情绪轴的实施需要长期坚持,部分幼儿可能在初期参与积极性不高;对于一些表达能力较弱的幼儿,在表征创作环节可能需要更多的帮助。

改进:教师可以通过丰富活动形式、给予更多鼓励等方式提高幼儿的参与度;针对表达能力较弱的幼儿,提供更具体的指导和支持,如提供简单的绘画模板、帮助幼儿记录想法等。

六、结论

“ 情绪轴” 作为一种创新的情绪管理实施策略,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通过主题筛选、表征创作、轴体构建和应用拓展等步骤的实施,有效提升了大班幼儿的情绪认知能力、情绪调节能力和社交互动质量。在今后的幼儿园情绪教育工作中,教师应继续优化情绪轴策略,充分发挥其在幼儿情绪管理中的助推作用,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朱燕超.幼儿情绪管理能力培养的针对性策略[J].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2025,(02):16-18.

[2]蒋瑶.大班幼儿情绪管理能力培养策略——以“ 晴雨手账” 活动为例[J].教育观察,2024,13(36):93-95.DOI:10.16070/j.cnki.cn45-1388/g4s.2024.36.025.

[3]马红燕.战胜情绪“ 小怪兽” ——幼儿园大班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策略[J].求知导刊,2023,(31):116-118.DOI:10.14161/j.cnki.qzdk.2023.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