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风景园林造景元素现状与发展趋势
苏建成
512925197704137196
摘要:风景园林属于综合性的艺术与科学,其造景元素是构成园林景观的基本单元,包括植物、水体、地形、建筑等多个方面。它们不仅影响着园林的美观度,还关系到园林的生态功能和使用功能。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持续发展,风景园林造景元素也在不断演变和创新。基于此,本文针对风景园林造景元素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以期为风景园林造景元素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
关键词:风景园林;造景元素;现状;发展趋势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各种新鲜事物走入了人们的生活当中,其中包括风景园林事业的发展。我国风景园林历史文化悠久,在社会文化不断深化的当代,现代园林及传统园林的发展存在停滞现象,二者之间时常出现碰撞。因此,应积极探索传统和现代园林技术与文化的有机融合,深入研究并发展风景园林造景元素。只有将传统和现代元素进行有机融合,才能推动新时代的风景园林发展。
一、风景园林造景元素现状分析
传统的风景园林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在长期的历史沉淀和发展中汲取了不同时代的文化,更是不同时代人民智慧的凝结。风景园林文化在不同地区呈现着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比如,苏州著名的园林景观、北京传统的四合院等,这些古建筑的存在为风景园林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在快速发展的当代社会,风景园林文化的发展也应做到与时俱进,如果局限于传统的风景园林设计,将很难实现美观和实用的共同效果,还会压缩风景园林的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风景园林设计不应局限在造景元素方面,应将城市建设和风景园林进行有机结合,充分展现当代社会的精神面貌。虽然古典且传统的风景园林设计非常巧妙,但是在快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应当融入创新性的造景元素,以便吸引更多人群的兴趣。在风景园林设计及造景元素选择过程中,不但需要对其美感进行充分考虑,也需要融入时代精神,凸显风景园林造景元素的重要价值,重视精神内核,不应过度追求其外表的华丽。在近年来的发展中,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建设风景园林,但在建设过程中,更加重视其外表的华丽性,而忽视了园林景观本身的精神内核,导致园林的最终效果缺乏灵魂。在风景园林建设及造景元素发展过程中,应当重视现代理念和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充分展现民族特色,弘扬传统文化和优秀价值理念,做到神形兼备。对以往的风景园林进行分析,发现古代风景园林兼具了美观和实用性,但是当代社会的风景园林景观将美观和实用分离开来,过分强调风景园林的观赏性,而忽视了风景园林本身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核,因此,在风景园林造成元素发展过程中应重视精神内核和美观的同步。
二、风景园林造景元素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资源的不断开采以及环境污染问题的日趋严重,人们对环境保护问题越发重视,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积极推行经济和环境保护协同发展模式。这种管理理念和我国古典风景园林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理念相吻合,只有自然和人类实现和谐统一,才能建设更完美的社会。因此,在风景园林造景元素发展过程中,应当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将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融入其中,将生态保护及多种元素和人类发展进行有机结合,积极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古代社会当中,土地能够为人们的衣食住行提供基本的保障,由此说明了土地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1]。古人对土地的崇拜也体现在了风景园林设计以及造景元素的选择方面,古人通过风景园林的建设展现了自己对土地的热爱以及浓厚的情怀。比如,我国古代先辈对风水文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将其融入到风景园林建设当中,充分的展现了古代人民对土地的热烈情怀。这些情况也是风景园林人文情怀的一种展现,更是风景园林造景元素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在未来发展中,应将风景园林造景元素和土地进行有机结合,构建完善的发展格局,充分展现风景园林建设的人文精神,彰显人文特色。
三、风景园林造景元素发展的思路
(一)构建地域文化景观,实用与美感相融合
我国地域广阔,在不同地区拥有着不同的文化和习俗,在风景园林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也应当充分体现当地特色,将风景园林造景元素和当地基本情况进行有机结合,根据现代社会建设和发展需求,将当地的文化及习俗融入其中,构建传统和现代文化有机结合的风景园林,充分展现实用和美感的共同效果。首先,从风景园林设计中的造景元素入手,从植物角度分析,利用巧妙的设计和构思充分展现不同地区的地域特色。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应当合理安排植物的布局及类型,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及特色选择相应的植物种类和生长习性,整合分析不同的元素,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同时应充分满足造景元素的感官效果,突出当地的文化特色和设计主题。从整体角度进行分析,当以宁静淡雅为主题时,在植物选择过程中,应选择颜色鲜明且突出季节特征的植物,以便更好地渲染四季变化,充分展现风景园林的环境特征[2]。在以往的风景园林设计期间,古代先辈将造景元素和色彩进行有机结合,通过鲜明的色彩知识以及层次分明的布局,充分展现风景园林的美感。在现代风景园林建设和发展期间也应充分展现色彩变化,结合地区特色选择相应的植物种类,利用植物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区域特征。在选择造景元素时,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季节变化,比如,可以结合四季变化选择相应的植物种类,通过植物叶片的摇曳以及色彩的变化为风景园林增添色彩。通过植物色彩的交替以及季节的有效变化,有效塑造风景园林的视觉效果;风景园林设计也需要做好植物外形的调整和改造,充分展现园林植物的美观效果,利用细微的调整和合理的设计,充分展现风景园林的设计理念,营造出极具特色且充满人文特征的风景园林景观。
(二)广泛汲取经验,借鉴国外的设计风格
我国拥有着非常悠久的风景园林历史和文化,西方国家的园林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也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园林文化,这种文化与东方园林设计理念和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异。西方园林在设计过程中更加重视其实用性和科学性,因此,在新时代的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及造型元素发展过程中也应积极学习其设计精髓。在实际的设计和发展过程中,应当立足于风景园林的核心内容和价值理念,深入分析并研究国内外园林的发展历程和文化特色,结合建设区域内的历史文化和地理因素等多元素进行分析,将西方园林和东方园林的巧妙之处进行有机结合,从中汲取精华,并将相应的设计理念和优秀的设计方法融入到新时代的风景园林造景元素发展和设计当中,从而设计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和西方价值理念的风景园林,强化风景园林的设计理念和价值[3]。同时,也可以将具有借鉴意义和丰富价值理念的园林作为优秀的载体,学习其中的文化内涵和优秀的品质,全面推动我国风景园林造景元素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风景园林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更是我国文化史上璀璨的明珠,在历史长河的沉淀中,逐渐演变出了不同的特色和文化特征,为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提供了载体。为有效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发展风景园林艺术,需要相关人员结合时代发展特征,融合时代发展精神和创新型理念,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设计理念,积极推进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有机融合,充分展现风景园林设计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征,吸取不同地区在风景园林设计及建设过程中的精髓,以便更好地弘扬并发展我国优秀的风景园林艺术。
参考文献:
[1]马迎玺.浅谈风景园林造景元素现状与发展趋势[J].建材与装饰,2020(33):62-63.
[2]王琳丹.风景园林造景元素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7):4166.
[3]吴海仙.水生植物在风景园林植物造景中的应用[J].南方农业,2022,16(6):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