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专职工作者档案管理流程标准化研究
段艺青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乌龙街道办事处 邮编:650500
摘要:本研究围绕社区专职工作者档案管理流程标准化展开,构建以制度规范、流程再造、数字化采集、集中存储、动态更新及安全防护为核心的档案管理体系。研究以整合街道、社区及各职能部门资源为切入点,通过建立统一数据库,实现电子档案由街道保管、纸质档案由社区档案管理员统一管理的操作模式,旨在确保档案信息完整、准确、实时更新,并将教育培训、绩效考核纳入档案管理范畴,推动档案管理工作与社区党建、治理、监督及服务工作深度融合,从而有效提升社区治理现代化水平与信息化管理效能。
关键词:社区专职工作者;档案管理;流程标准化
引言
随着社区治理现代化不断深入,社区专职工作者作为承担党建、治理、监督及服务任务的核心力量,其档案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社区管理效能。当前档案管理存在标准不一、信息采集分散、更新滞后及跨部门协同不足等问题,亟需依据现行办法和条例要求,通过制度构建、流程标准化及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档案数据的科学采集、统一存储、动态监控和安全防护。
一、社区专职工作者档案管理流程标准化设计
社区专职工作者档案管理流程标准化设计旨在构建一套规范、科学、信息化的档案管理体系,实现对社区专职工作者个人基本情况、劳动合同、薪酬审批资料、在社区工作起始时间、岗位变化、考核评议、培训记录及表彰情况等数据的全面采集、动态更新与精准存储。
具体而言,该设计需要涵盖社区党组织、居民委员会、居务监督委员会成员中的专职人员以及纳入社区工作者职数范围的全日制专职工作人员,从源头上界定档案管理对象;其次,制定健全社区专职工作者个人档案管理制度,要求街道管理机构建立统一数据库,确保工作者的劳动合同、薪酬审批资料、电子档案由所在街道保管、纸质档案由社区档案管理员统一存档。同时,系统需引入信息技术,构建标准化、自动化的电子档案管理平台,实现数据标准化输入、自动归档、动态监控与信息共享,确保档案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与安全性。特别是在劳动合同和薪酬审批资料管理方面,应确保其合法合规性,并与其他档案信息协同更新,避免信息滞后或遗失。此外,提出建立专职工作者教育培训档案,加强对教育培训情况的定期检查,将培训记录作为年终考核、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从而推动社区专职工作者专业能力与服务水平的持续提升[1]。
二、社区专职工作者档案管理流程标准化实施策略
(一)制度构建与组织协调
在实施社区专职工作者档案管理流程标准化过程中,制度构建与组织协调作为关键实施策略,其涵盖档案数据采集、信息录入、内部审核、集中存储、动态更新、安全防护及信息共享全流程的标准化管理制度,同时在街道、社区及各相关职能部门之间建立纵向联动与横向协同的组织协调机制,以确保档案管理各环节职责分工明确、操作规程严谨、流程衔接高效以及信息安全保障得以落实。首先,必须根据现行政策规定制定详细的档案管理操作规程、内部审核标准、数据录入及更新规范、信息披露与责任追究办法,形成涵盖纸质档案统一存储与电子档案由街道保管的双重管理模式,并明确各环节工作职责及考核标准;其次,通过构建跨部门工作协调平台,强化街道、社区及相关单位之间的信息互通与资源共享,定期召开协调会议、设立专项工作小组并建立档案管理联动机制,实现档案采集、审核、存储、共享及动态更新各流程的有机衔接,确保档案数据在全流程中保持一致性与时效性;此外,还应制定周期性评估与动态修订制度,针对档案管理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管理细则和技术方案,形成持续改进机制,提升整体管理效能[2]。
(二)培训与绩效考核
在社区专职工作者档案管理流程标准化实施策略中,培训与绩效考核体系作为保障制度落地的重要支撑,其核心在于通过系统化的专业培训和科学量化的绩效评价,不断提升档案管理人员及相关社区专职工作者的信息化管理能力、政策法规理解力以及操作技能,确保档案数据采集、录入、审核、存储和应用等环节均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首先,应制定涵盖档案管理理论、数字化档案采集技术、数据库管理、信息安全防护及风险控制等内容的综合培训计划,强化教育培训档案建设,将培训记录、考核评议、技能考核结果及专业表彰情况纳入个人档案,实现培训效果的动态监测和数据化管理;其次,在绩效考核方面,依据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将培训成果、档案管理工作效率、数据准确性、安全保障和信息共享水平作为年终考核、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档案管理全过程进行多维度、全周期的绩效评价,并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以激发档案管理人员主动学习、技术更新和流程优化的内生动力,提升档案管理水平和社区治理效能。
(三)信息化平台建设
信息化平台建设作为社区专职工作者档案管理流程标准化实施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标在于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统一、高效、智能化、网络化的档案管理系统,实现档案数据的数字化采集、标准化录入、集中式存储、动态化更新及信息安全防护;应按照国家信息化发展规划和相关法规要求,制定符合档案管理标准的系统建设方案,明确系统功能模块、数据接口、用户权限管理、数据备份及灾备机制,并确保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管理流程实现无缝对接;同时,通过构建跨部门、跨层级的信息共享平台,整合街道、社区及各职能部门的档案管理资源,优化数据流转与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完善的系统运维、技术支持和安全防护体系,提升平台的稳定性、扩展性和用户友好性,从而为社区专职工作者档案管理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化支撑,推动档案管理由传统手工模式向智能化、标准化和精细化转型升级,最终实现社区治理现代化和信息化管理效能的持续提升[3]。
(四)加强劳动合同与薪酬审批档案的管理
在社区专职工作者档案管理流程标准化研究中,加强劳动合同与薪酬审批档案的管理乃是完善人员管理制度、保障合法权益和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的重要环节。为此,首先必须依托国家劳动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及内部管理规定,制定全面细致的劳动合同与薪酬审批档案管理办法,明确合同签订、履约监督、薪酬核算、审批流程、档案存储及信息更新等操作标准,以确保档案内容真实、完整、及时。其次,通过构建统一的数字化档案管理平台,采用先进的数据库系统、大数据分析及加密技术,实现合同文本、薪酬调整、绩效考核与审批结果等数据的集中采集、动态录入和实时更新,确保数据在传输、存储和备份全过程中具备高度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建立严格的分级审核机制和权限控制制度,对劳动合同签订、薪酬审批等关键环节实行多重审核与责任追溯,确保各项数据经专业人员核实后进入档案系统。此外,还需定期组织内部审计、风险评估及流程再造,及时发现并整改存在的管理漏洞和技术隐患,不断完善档案管理流程。
结语
本研究围绕社区专职工作者档案管理流程标准化设计与实施策略展开探讨,重点构建了涵盖制度构建、组织协调、培训绩效考核和信息化平台建设的综合管理体系。研究表明,通过统一数据库的建立、档案采集与更新流程再造以及内部外部监督机制的完善,可显著提升档案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安全性,进而为社区党建、治理及服务工作的高效协同提供有力支撑。未来应进一步强化跨部门协同机制和信息技术应用,不断完善档案管理标准,推动社区治理现代化和信息化管理效能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赵延男.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激励方式研究[D].山东大学,2023.
[2]文科雨.眉山市彭山区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D].四川大学,2023.
[3]孙晓阳.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职业化建设策略研究[D].深圳大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