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家校合作模式:构建生长型家校合作机制的策略研究
朱红娟
苏州市吴中区越溪实验小学 江苏 苏州 215000
摘要:家校协作是新时期新课程改革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有效途径。本文论述了建立生长型家校协作的核心价值,并就如何建立生长型家校协作的对策进行了论述。本文以生长思想为基础,构建了一种以生长思想为基础的家校协作模型,并从制度建设、文化建设和交流渠道三个层面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对策和意见。通过对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协作进行有效的管理,促进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 家校合作;生长型机制;教育改革;沟通机制;合作模式
引言
在新形势下,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家长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复杂。生长型家校协作的新模式,它注重家庭与学校在孩子的发展中共同承担责任,相互支持。这种教学模式既注重学习成果,又注重培养人的情感和社交能力。本文试图探索一种新型的家校协作方式,以建构一个发展性的家校协作机制来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1、生长型家校合作机制的核心价值
首先,生长型家校合作机制注重在协作中建立起一种对等和相互尊敬的协作关系。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工具,更多的是和父母一起参与到孩子的发展中来。父母对此的看法与建议,既可作为校方制定政策之依据,又可藉由此平台,让父母了解到教学之专业与复杂。与此同时,在家庭与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学校还可以从父母那里对学生生活、兴趣、性格等方面进行深入了解,从而制定出更加科学、更加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其次,生长型家校合作的模式,有利于学校成员之间的责任意识的培养。通过这种方式,家庭和学校对孩子的发展负上了一定的责任,克服了仅仅依靠学校和父母的传统教育方式。在培养孩子方面,父母要和学校一起制定目标,确定各自的职责,互相配合,才能保证孩子的全面发展。
2、构建生长型家校合作机制的策略
2.1 完善家校合作制度体系
要想成功地进行家庭教育,必须建立健全的体制保证。首先,要制定一系列规范的家校合作的管理体制,在目标、内容、形式以及职责划分上进行清晰的界定。比如,可以通过制订家庭-学校合作的专门规范文件,明确合作成员构成、功能及权限,保证父母的参与和表达。同时,学校也要通过系统的组织形式,开展家庭教育讲座等形式,对家长进行教育培训,以提升家庭教育的能力。此外,确保家庭与学校间的信息交流渠道畅通无阻是家校联合机制得以落实的关键。校方需构建起高效的沟通体系,例如定期举办家长座谈会、搭建网络交流平台等。针对家校合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与冲突,校方应制定出一套完备的应对策略,以保障问题能够迅速而有效地得到处理。
2.2 建立家校合作的评估机制
评价体系是衡量家校联合成效的关键手段。为了准确评估家校联合的成果,学校需设立针对性的评价机制,采取定量与定性的评价方法相结合。一方面,学校可通过填写问卷、面对面访谈等手段收集家长和教师的意见反馈,掌握家校联合的执行成效;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观察学生在多方面的生长状况,如学业成绩、情感进步、社交适应能力等,来进行全面的评价。另外,构建评价体系的目的并不仅仅局限于对经验的归纳,它同样有助于校方识别家校互动中的不足之处,从而进行适时的修正与提升。譬如,当评价结果显示家校互动在某个特定领域未达到既定目标时,学校能够依据反馈信息对协作模式进行优化或补充相应的辅助措施。
2.3 家校合作的文化建设
加强家校合作文化的构建,是促进家校关系向纵深发展的有力保证。共享文化建设就是家庭和学校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从而建立起一种良好的相互作用。家校合作的文化建设是建立互信与尊敬。学校要营造一个包容、开放、平等的合作环境,使父母与老师相互尊重、相互信赖,促进孩子的发展。在此基础上,通过举办家庭教育讲座、开放日、亲子活动等方式,加强父母与学校的沟通,提高父母对学校教育思想的认同。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父母感受到“家校共建”的成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4搭建多元传播的平台
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协作对于促进儿童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家校协作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新形势,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更为柔性、动态的家校协作新机制。生长型家校合作的机理,它重视家庭和学校的深入协作和协同发展,重视学生的个体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高。搭建多元传播的平台,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交流渠道,消除父母与学校的信息隔离。传统的家长会作为学校与家庭之间交流的主要方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关系。所以,利用微信群、家长 APP等现代化科技方式,将相关的消息进行即时传送,确保父母对子女在校期间的成绩、学业状况进行及时了解。在此基础上,通过开展亲子活动和家庭教育讲座等形式,为师生提供更多的沟通的机会。透过这个多元交流的平台,让父母既可以知道本校的教学政策及各项活动,又可以在交流中提出自己的疑问与意见,以促进孩子们的发展。
结束语
生长型家校合作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通过建立家庭和学校之间平等互助的关系,促进了孩子的多维发展。要使该制度真正发挥作用,必须从学校与家庭两方面入手,从制度保证、文化建设、交流与互动三个方面入手。今后,“家校合作”的深入和普及,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关系会越来越密切,其教学成效也会大大提高,为培养良好的终身学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红. 家校合作模式创新与实践路径研究[J]. 教育探索, 2023(6): 34-36.
[2] 刘芳; 王丽. 构建家校合作新机制的策略分析[J]. 教育管理与实践, 2022(9): 45-47.
[3] 赵静; 王刚. 生长型家校合作机制的构建与实施[J]. 基础教育研究, 2023(3): 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