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大概念”视域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分析

作者

张燕媚

惠州仲恺高新区惠和小学

摘  要:“多边形的面积”单元教学以数学“大概念”为核心,将课程内容结构化,各部分内容的着力点既前后关联又各有侧重,各部分的教学都注重“理法融合”,关注学生对具体知识背后的“大概念”的持续性理解。新时代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开展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在实践过程中,数学教师不仅要考虑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性,也要思考如何有目的、有计划的完成整个教学流程,将小学数学课打造得更加有意义,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在大概念的视角下,开展单元整体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网络,本文将围绕此话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大概念;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

“大概念”是抽象概括出来的,它能反映学科本质,处于更高层次,因而能够将各种相关概念和理解联系成为一个连贯的整体,使之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得以迁移运用,是知识向核心素养转化的中介。所以在课堂教学设计,把握知识的整体性与结构性,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吸收这些内容,培养创新思维。单元整体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一、大概念下开展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统筹单元整体,构建整体知识框架

在单元学习中每一章节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关联的关系,因此,教师在开展数学单元学习中要充分把握,使单元的主题内容贯穿于每一节课的课堂学习之中,加强学生对单元学习内容的整体把握,认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单元整体下数学课程中的高效教学目标。

例如教师在开展《多边形的面积》单元教学时,带领学生以单元为整体构建知识框架,确保学生能够准确把握“多边形面积”单元目标。教师提出螺旋式的问题:“请同学们总结探索长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等,他们之间有怎样的联系与区别?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并画出相应的思维导图”,这样的问题引导有利于学生在教师既定的学习目标下对本课时知识学习进行深入研究,帮助学生在共同学习时构建起关于多边形面积的知识体系。

(二)挖掘知识关联,形成具体知识脉络

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在学生的脑海里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架构。教师应积极思考,开发更加有效的单元整合教学,把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一眼就能够看出每一模块知识中的重点内容,提高学习的效率。

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之前,教师应当注意备课时候先挖掘出本单元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将重点内容单独找出来,让学生系统理解。回顾之前已经学习过的正方形,三角形等简单几何图形的面积求法。充分利用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接下来教师可以把用三角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等多个图形拼接起来的几何图形放在一起,引导学生想办法求出这种组合型的图形面积,引导学生系统理解整体思考有助于快速把握本单元的学习重点。

(三)创新课堂教学,突出单元整体优势

和教师零散讲解知识点的教学方法相比单元整体教学的优势是打破了单元每一节知识之间的壁垒,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以明显感觉到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一个完整知识体系中的一部分,从而让学生了解到知识点之间的固有联系,全面发展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

例如:设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课时。在拼组的基础上,带领学生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本课时主要让学生感悟“四个相等”。一是切割后的图形总面积和原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二是拼成的长方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 相等.三是拼成的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四是拼成的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即等底等高等积。借助长方形这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计算推导得到一般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师在这一节教学工作中充分扮演辅助的角色,引导学生将知识进行迁移,同时探究并掌握新知识。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秉承大概念的教育视角,将单元的知识点系统整理成知识框架,把整体的教学优势展现出来。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使用工具书、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学习中打破知识之间的壁垒,再重构知识体系。树立起学生基本的学习思维习惯之后,学生逐渐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不仅提高了单元整体教学的效率,也帮助学生培养了信心与数学感知能力。

(四)运用信息技术,确定单元整体目标

单元学习目标的确立是开展单元学习的综合要领。教师在设置单元学习目标时,首先要根据单元的整体内容设置大的学习目标,其次,再根据每篇课本、每节课堂设置相应的课堂教学目标,结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整体与部分的统筹发展,促进学生学习数学学习能力的全面提高。

在学习《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时,在课前我做了一个大胆的教学思考:为何不可以从“平行四边形一梯形一三角形”进行教学呢?利用梯形的万能公式,通过平移上底的一个点,将梯形转化成三角形,让学生猜测三角形的面积公式(0+下底)×高÷2,然后让学生利用转化思想,自主探究这个猜测是否正确?进而验证这个结论的正确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几何画板进行动画演示再次验证推论,图形的变换、数据的欢动让学生更好的直观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同时辅助学生对知识点更加深入的理解和知识的再构建。

(五)巧妙融合,助力单元整体教学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为小学生提供全面的数学素养,这种方法既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又能训练他们的思考才能。利用多种学习资源,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积累实践经验,养成自主思维、构建模式和开拓创造的能力,进一步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数学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四基四能,通过在真实情景或者实际情景中的活动操作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能力,继而达到学生综合与实践的能力的提升。在讲授《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时设立一节拓展课《叶子的故事》。以一片叶子为主线,通过探究了解像叶子这样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如何求解的计算方法。

二、结语

综上所述,“大概念”视域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能够有效弥补单一课时教学的不足,让学生构建系统知识框架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在班级里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让学生乐于学,学而精。教师紧扣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与生活经历,规划大单元整体教学目标,聚焦重点知识开展教学活动,为学生提炼大单元核心内容,辅助学生建构知识框架,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林丽鸿.深度学习下数学大单元教学[J].文理导航(中旬),2024,(08):28-30.

[2]徐伟.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思考及建议——以“分段整理数据”教学为例[J].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24,(08):57-6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