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生活化素材的运用与价值挖掘

作者

周绮梦

广东省遂溪县第一中学  524300

引言: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当前写作教学面临诸多困境,学生写作兴趣不高、内容空洞等问题普遍存在,生活化素材作为源于生活的真实材料,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将生活化素材融入写作教学,能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中汲取灵感,使作文更具真实性和感染力,同时也能提升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所以研究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生活化素材的运用与价值挖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生活化素材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价值

(一)激发写作兴趣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丰富多样的生活场景、事件和人物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当学生能够从熟悉的生活中选取素材时,他们会觉得有话可说,写作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任务,而是一种分享生活体验的乐趣,比如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家庭聚会的作文,家庭聚会中温馨的氛围、亲人间有趣的互动等场景都是学生亲身经历过的,容易唤起他们的写作热情,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写作中。

(二)提升作文真实性

运用生活化素材写作,作文内容会更贴近生活实际,具有真实性,真实的情感和细节描写能够打动读者,增强作文的感染力,比如写一篇关于自己克服困难的作文,如果学生选取自己在学习中遇到难题并努力解决的经历,详细描述自己思考的过程、内心的挣扎以及最终克服困难的喜悦,读者能真切感受到学生的成长与坚持,产生共鸣。

(三)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促使他们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点滴,他们会留意身边人的言行举止、自然现象的变化、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等,在观察的过程中,学生还会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意义等,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比如观察校园里不同季节的花草树木变化,思考季节更替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这些观察和思考都能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同时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生活化素材运用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观察和积累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时期,他们对周围生活有着自己的观察和感受,但往往缺乏将生活与写作紧密联系的能力,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对身边的人和事缺乏关注,导致在写作时无话可说,同时学生也缺乏记录生活素材的意识,即使有了一些好的想法和经历,也没有及时记录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遗忘,无法为写作提供有效的支持。

(二)教师教学方法单一

一些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侧重于写作技巧的传授,而忽视了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获取素材,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多以范文讲解和课堂练习为主,缺乏对学生生活体验的引导和启发,比如在课堂上只是简单地分析范文的写作结构和技巧,没有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思考和创作,导致学生的作文缺乏个性和生活气息。

三、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生活化素材的运用策略

(一)培养观察生活的习惯

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至关重要,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学会带着明确目的、遵循一定顺序且细致入微地观察生活,以观察人物为例,外貌是第一印象,可留意其发型、面容、身材等;语言能反映性格,需关注说话的语气、用词;动作和神态能展现情绪,如走路姿态、眼神变化等;心理虽难以直接观察,但可人物的行为和情境推测,观察景物时,空间顺序是有效方法,以校园花坛为例,先整体感知花坛的形状是圆形、方形还是不规则形,大小是占据操场一角还是贯穿校园小径,接着聚焦内部,分辨花卉种类,是娇艳的玫瑰、淡雅的雏菊还是高洁的百合,再观察花朵颜色是明艳的红色、柔和的粉色还是纯净的白色,形状是单瓣还是重瓣,花瓣的纹理、花蕊的形态等细节,同时留意风吹过时花朵的摇曳姿态、花香的飘散,这些动态变化都能为写作增添生动细节。

(二)建立生活素材库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积累写作素材,教师应鼓励学生养成随身携带笔记本的习惯,随时记录生活中的点滴,这些记录形式多样,简短的词语能快速捕捉瞬间灵感,如“夕阳余晖”“微风轻拂”;简短的句子能记录关键信息,如“妈妈在厨房忙碌的身影”;详细的描述则能完整呈现场景,如“公园里,老人们围坐在一起下棋,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开怀大笑”,帮助学生建立生活素材库时,分类整理是关键,可将素材分为家庭生活类、学校生活类、社会生活类、自然生活类等,分别记录在不同本子或电子文档中,以家庭生活类素材库为例,记录和父母旅游的经历时,要详细写下旅行地点,如风景秀丽的海边小镇;行程安排,包括参观的景点、品尝的美食;看到的风景,如金色的沙滩、湛蓝的大海;发生的有趣事情,如在海边捡贝壳时的惊喜;以及内心的兴奋和对家庭温暖的更深体会,定期让学生回顾素材库,能加深印象,遇到新场景及时记录,不断丰富素材库。

(三)开展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丰富学生生活体验、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和参观博物馆等,志愿者服务能让学生走出校园,接触不同的人群和社会问题,在活动中学生可以观察到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如孤寡老人的孤独、残疾人的不便,激发关爱他人的情感,同时亲身参与服务工作,如为老人打扫房间、陪他们聊天,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奉献的快乐和意义,参观博物馆则能让学生穿越时空,了解历史文化和艺术瑰宝,在博物馆里,学生可以看到古老的文物、精美的艺术品,感受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参加完这些活动后,学生可以记录下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比如在写关于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作文时,就可以运用志愿者服务中的素材,描述自己帮助他人的过程和内心的触动,使作文内容更加真实、生动、有感染力。

结论

生活化素材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作文的真实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当前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生活化素材的运用还存在一些问题,采取培养观察习惯、建立素材库、开展实践活动等运用策略,以及深入挖掘生活化素材的主题、情感和思想价值,能够有效地提高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质量,让学生写出富有真情实感、内容丰富的作文,未来教师应进一步加强对生活化素材运用的研究和实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写作学习提供更好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马飞 . 生活化素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析 [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 2024(19):94-96.

[2] 莫雪竹 . 生活化素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析 [J]. 甘肃教育研究 , 2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