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培养下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策略探究

作者

陆文佳

辅延中心小学江苏无锡 邮编: 214400

摘要:在强调核心素养培养的背景中,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显得格外关键。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改进课程,有效增强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本文分析了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和价值,并讨论了其对课程观、知识观、教学观和科学教育观的影响,进而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这些措施包括问题解决、将生活实际融入教学、适应小学生的学习模式,旨在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提供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课程改革

引言:数学教育作为基础课程的关键组成部分,探索其课程改革策略显得格外关键。由于社会对于人才的全面素质要求日益提高,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已不再符合现代的需求。因此,探讨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策略,目的是通过更新教学方法和内容,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

核心素养是学科本质观和学科教育价值观的反映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反映了对数学的本质理解和教育价值的深刻把握。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其核心在于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力,这些都是核心素养的关键部分。此外,数学教育也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与核心素养的目标完全一致。因此,在推进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时,应重视核心素养的发展,以更准确地传达数学学科的真正价值。

核心素养导向促进课程观、知识观、教学观和学科教育观的重建

核心素养的导向作用,使得小学数学课程需要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改革。这不仅表现在更新课程内容和创新教学方法上,更显著的是在对课程理念、知识理念、教学理念以及学科教育理念的重新构建上。在课程观方面,需要更加注重课程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主线,构建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在知识理论的层面上,必须打破传统知识的界限,重视知识间的深层关系及其实际操作,同时也要提高学生的全面能力。教学理念上,教师的身份应该由单纯的信息传递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伙伴,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技能与创新能力。在学科教育观方面,需要更加注重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与交叉,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维空间。

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策略

探究问题客观规律,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中,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被视为构建核心素养课堂的关键性内容。数学计算能力不仅关乎学生的数学学习成果,更是学生未来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因此,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不断锻炼和提升。在数学客观规律的探究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和分析计算对象,进而进行数学逻辑的构思,最后经过一系列的计算分析归纳出客观规律。通过问题探究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计算技巧,还有助于发展他们的逻辑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统计与概率”这一单元的教学中,设计一些带实际应用场景的问题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相关的概念和技巧。这类问题不但充满趣味,还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计算概率。例如,通过一个游戏来解释,假设丁丁和东东用数字1、2、3的卡片进行游戏,每次随机抽取两张,如果这两张卡片的数字之和为奇数,丁丁获胜;如果为偶数,则东东获胜。这个问题需要学生运用统计和概率的知识来分析谁赢得可能性更大。通过这样的问题,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统计与概率知识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的策略思维和判断能力。

立足学生实际生活,促进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

在小学数学教育改革过程中,为了加强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学不仅应注重理论的教授,还要把理论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具体生活场景中,这种方法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实践能力。这样的教学策略不只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也使他们能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以“百分数”的教学为例,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将生活实例与数学知识相结合。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折扣现象,如商场的促销活动、超市的打折商品等。通过让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这些现象,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折扣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例如,教师可以设置一个面包店的折扣问题,让学生计算打折后每种面包的价格。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税率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计算化妆品的消费税来深入理解税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经济素养。对于折扣问题,教师可以设计如下教学活动:首先,展示面包店四种面包的原价,并告知学生每天晚上八点以后一律五折的促销信息。然后,教师可以提问:“打折后,每种面包各多少元?”引导学生运用百分数的知识进行计算。接着,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晚8:00以后,玲玲拿了10元去买面包,她可以怎样买?”这个问题需要学生综合考虑面包的价格和折扣情况,制定合适的购买方案。在探讨税率问题时,一个实际的例子往往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例如,妈妈购买了一瓶售价为200元的化妆品,其中包含了消费税,且消费税占售价的15%。这时,教师可以提问:“妈妈为这瓶化妆品支付了多少元的消费税?”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考验了学生对消费税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学生需要首先理解消费税是基于商品售价的一定比例来计算的,然后运用这个知识点去计算具体的消费税金额。通过这样的实际应用,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消费税理论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学会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科学组建学习小组,促进核心素养课堂的构建

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密切观察每位学生,因为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天赋和强项。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学习方式及思考模式,教师可以更好地识别学生的优势。例如,某些学生可能在空间想象力上有卓越表现,而其他学生则可能在逻辑推理上更为出色。这些长处可以成为分组的重要依据,有助于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提升小组的整体效能。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优势,将具有空间想象能力的学生与逻辑推理能力较强的学生搭配在一起,形成一个优势互补的小组。例如,可以让学生们一起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观察它们的形状、结构和特点,并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出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在这一过程中,空间想象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发挥学生的优势,帮助其他成员更好地理解空间概念;而逻辑推理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运用他们的分析能力,引导小组进行深入的讨论和思考。通过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们不仅能够更好地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关知识,还能在合作与交流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这种学习方式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结束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策略的研究,旨在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改进,并深入思考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这项改革着重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问题解决和创新实践技能。通过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探索数学,体验其独特魅力。同时,我们也积极探索如何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相结合,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教学效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王新永. 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构建[J]. 美眉, 2023(3): 231-233.

何梦颖. 核心素养培养下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策略探究[J]. 魅力中国, 2020(29): 139.

凌玉泉. 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探究[J]. 文渊(中学版), 2020(5): 946.

赵进波.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究[J]. 中外交流, 2021(2): 119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