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功能性发酵米糕工艺研究
何鲲鹏 由志彤 张凯卓
黑龙江职业学院 食品药品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0
摘要:为改善发酵米糕的营养价值及品质,本文以黑龙江五常大米为原料,在既定配方和生产工艺的基础上,通过复配添加酸枣仁、茯苓、百合三种药食同源原料,赋予功能特性,以感官评分为指标设计单因素正交实验,优化加入物质添加量及配比,为发酵米糕功能升级、产品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发酵米糕;药食同源;感官评价
发糕一般是由籼米经浸泡、磨浆、发酵、汽蒸糊化而成型,其成品具有蜂窝状疏松多孔的结构、口感绵软,有发酵产生的特殊风味,易于被人体消化吸收[1‒2],是集营养性、风味性和安全性于一体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风味食品。米发糕在我国大米产区的生产历史悠久,深受不同人群的喜爱。中国作为水稻主产国和发源地之一,稻米种类丰富,其中以黑龙江、浙江为主产地种植的五常大米、嘉兴大米品质最优[3]。
2024年中国精神卫生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患抑郁症人数9500万,每年大约有28万人自杀,其中40%患有抑郁症。中国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缺口超80%。据《2025国民健康洞察报告》显示,超过八成的消费者明确表示愿意为产品的情绪价值付费。人们对情绪经济的大量关注,也催生越来越多的食品企业进入情绪健康市场。在此背景下,我们开辟药食同源功能性发酵米糕品类的全新赛道,重塑健康零食市场格局。
为改善发酵米糕的营养价值及品质,本文以黑龙江五常大米为原料,在既定配方和生产工艺的基础上,通过复配添加酸枣仁、茯苓、百合三种药食同源原料,赋予产品抗焦虑、抗抑郁、催眠、清心安神、舒缓心情等功能特性,本文研究酸枣仁、茯苓、百合三种物质,以感官评分为指标设计单因素正交实验,优化加入物质添加量及配比,为发酵米糕功能升级、产品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1.材料与仪器
1.1 材料与试剂
粳米(食品级);绵白糖(食品级);酵母粉(食品级);乳酸菌(食品级);百合粉(深圳市庄民中药材有限公司);酸枣仁粉(山东万嘉时刻有限公司);茯苓粉(安徽亳州欣妍药业有限公司)。
1.2 仪器设备
电子天平、量杯、发酵箱、蒸锅等。
1.3 工艺流程
按比例加入糯米粉、大米粉→添加、乳酸菌、酵母菌→发酵→加入百合粉、酸枣仁粉、茯苓粉→搅拌→装模→排气→蒸制→冷却→包装→成品
1.4工艺要点
(1)现成的糯米粉和大米粉来代替糯米浸泡和打成米浆的过程。
(2)原料混合。按糯米粉∶大米粉 = 2∶3 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再将酵母菌、乳酸菌干比例混合在一起搅拌至无颗粒。
(3)发酵。将混合好的原料放入醒发箱中发酵30 min。
(4)加入百合粉、酸枣仁粉、茯苓粉:按照不同比例加入。
(5)成型。提前在模具中刷上植物油,再将发酵好的原料搅拌,排去气泡,然后将其倒入已经准备好的模具中,但不能填充满模具,避免体积膨胀,再左右摇动模具,目的是排出发酵好原料中的气泡。
(6)蒸制。将原料放入提前预热的蒸锅中蒸至特定的时间。
1.5 单因素试验
主要研究百合粉、酸枣仁粉、茯苓粉对米糕品质感官指标的影响。糯米粉和大米粉固定添加比例为 2∶3,乳酸菌3g,酵母 3 g,分析蒸百合粉、酸枣仁粉、茯苓粉对米糕感官品质的影响。
1.6 正交试验
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 L9(34)正交试验,使用A茯苓粉用量、B酸枣仁粉用量 及C百合粉用量作为试验的对象,以感官评价评定标准,确定功能性米糕的最优配方。
参考米糕中功能性成分的常见添加量(通常占米粉基质的5%-25%)及经济成本,各因素梯度覆盖低、中、高剂量,确保差异性。百合粉(主风味)用量稍高,酸枣仁粉(风味较强)和茯苓粉(风味温和)逐步递增,避免过量导致苦涩。可供参考的正交因素水平表与感官评价可以参考《糕点通则》GB/T 20977—2007。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因素实验结果
2.1.1 百合粉用量对功能性米糕感官品质的影响
百合粉用量对功能性米糕感官品质的影响随蒸煮时间的延长,功能性米糕感官评分先降后增再降,当百合粉用量过少时,米糕风味酸性较重,色泽不均匀;当百合粉用量过多时,米糕粘性增大。因此,经单因素实验确定百合分添加量为14g/200g。
2.1.2 酸枣仁粉用量对功能性米糕感官品质的影响
功能性米糕的感官评分随酸枣仁粉加量的增加呈现规律性增降变化,当酸枣仁粉用量过多时,米糕风味酸性较重。当酸枣仁粉用量为6 g时,米糕感官评分最高。因此,选择酸枣仁粉用量为6g/200g。
2.1.3 茯苓粉用量对功能性米糕感官品质的影响
功能性米糕的感官评分随茯苓粉加量的增加呈现规律性增降变化,当茯苓粉用量过多时,米糕风味酸性较重。当茯苓粉用量为 8 g时,米糕感官评分最高。根据单因素实验选择茯苓粉用量为8g/200g。
2.2 正交试验结果
结合上述单因素试验的结果,以茯苓粉、酸枣仁粉用量、百合粉用量3个因素作为试验对象,以感官评分作为评价指标,进行正交试验。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见表1。
由表3可知,根据试验结果极差R值的大小,可以判断各因素的影响顺序为A>B、C,最佳优化组合为A2B2C3。即茯苓8g、酸枣仁6g、百合15g。
3 结论
根据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的结果,确定了功能性米糕的最佳配方每200g干米粉中加入茯苓8g、酸枣仁6g、百合15g。
参考文献:
[1] 刘冬梅, 邝嘉华, 黄燕燕, 等. 复合乳酸菌发酵米发糕风味物质及储存特性[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49(11): 1-8.
[2] 梁言, 林伟锋, 陈中, 等. 米发糕发酵工艺模型的建立[J]. 食品科技,2019, 44(5): 148-155.
[3] 徐晋.五常大米储藏期间品质变化研究[D].郑州:河南工业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