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技能大赛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教学改革研究

作者

钟圆

鄂州职业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湖北鄂州 436000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意识增强,新能源汽车产业迅速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技能大赛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抓手,为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本研究旨在探讨技能大赛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教学改革的路径,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产业发展需求。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实践总结等方法,本文系统分析了当前教学现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革策略,以期为新能源汽车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一、新能源汽车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当前,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课程设置方面,传统汽车专业课程体系难以满足新能源汽车技术快速发展的需求,新兴技术如电池管理系统、电机控制等内容融入不足 [1]。教学方法上,仍以理论讲授为主,缺乏实践性和创新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匮乏,教师实践经验不足,难以有效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技术创新[2]。实践教学条件也亟待改善,许多院校的新能源汽车实训设备落后,无法满足学生实践需求,制约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亟需通过教学改革加以解决。

二、技能大赛对新能源汽车教学改革的导向作用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技能大赛的竞赛内容和标准紧密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实际需求,涵盖了新能源汽车的装配与调试、故障诊断与维修、充电设施的安装与维护等多个方面 [3]。通过参与技能大赛,学校和教师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企业对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的技能要求和职业素养要求,从而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精准定位,使培养出的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岗位需求。

优化课程体系。技能大赛的竞赛项目往往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这就要求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构建更加综合化、模块化的课程体系。例如,在新能源汽车教学中,可以将电力电子技术、电机控制技术、电池管理技术等相关课程进行整合,形成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课程模块;同时,增加与技能大赛相关的实践课程,如新能源汽车技能实训、竞赛项目训练等,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促进教学方法创新。技能大赛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难以满足大赛的要求。因此,在教学改革中,应积极引入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先进的教学方法。以项目教学法为例,教师可以将新能源汽车的实际维修项目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自主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技能大赛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教学改革策略

基于技能大赛背景,新能源汽车教学改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优化课程体系,构建模块化课程结构。将大赛内容融入课程,设置基础模块、核心模块和拓展模块,确保学生掌握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同时,引入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要求,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其次,创新教学方法,推行项目化教学和理实一体化教学。以大赛项目为载体,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加强实践教学是改革的关键。应加大实训基地建设投入,引进先进设备,模拟真实工作环境。鼓励学生参与技能大赛,通过备赛和参赛过程提升实践能力。同时,深化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体验。

最后,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将大赛评价标准融入课程考核,注重过程性评价和能力评价。建立学生、教师、企业多方参与的评价机制,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职业能力。

四、结论

技能大赛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教学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和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未来,应继续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推动新能源汽车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同步,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 黎仕增,韦国 . “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J]. 汽车维修技师 , 2024, 08(16): 69-70.

[2] 刘远方 , 赵静怡 . 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影响研究 [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 2023, 39(5): 72-78.

[3] 唐梦柔 . 技能大赛视域下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分析 [J]. 汽车测试报告 , 2024, 6(12): 125-127.

作者简介:钟圆(1987—),男,汉族,教师,硕士,从事汽车类教学研究。

基金项目: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技能大赛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Y2023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