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市政道路路面改造及施工技术研究

作者

李东兴

广东军匠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528000

摘要:作为城市发展最基础的城市基础建设,市政道路不仅是城市总体规划蓝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更对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市政道路施工的过程中注意施工细节的把控,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选择高效、合理的施工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保证道路施工质量,从而确保市政道路的畅通无阻,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基础设施功用,促进城市进一步的发展。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面改造;施工技术

引言:针对新时期城市建设发展的新形势,市政道路交通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更好地满足新时期我国城市发展建设的需求。作为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关键一环,路面改造施工中,必须保持足够的合理性与科学性,采取科学的改造技术,从而为提高我国市政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市政道路路面及路基施工特点

在市政道路的施工中,路面、路基建设均属露天操作,应考虑周边环境、所处地质等诸多因素,选用针对性的施工方案、技术。路面与路基的实际施工中涵盖多个专业及复杂的结构物,需要各部门配合工作。施工前,施工企业应当与多方进行沟通和协调,保证施工能够按照预定计划顺利进行。此外,施工过程中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对施工方案进行及时调整,契合周边环境,满足不同节段的建设需求,展现方案的灵活性。

二、市政道路路面改造

2.1确定沥青加铺层厚度

加铺层的厚度是城市开展路面改造的一个重要环节,需要保证两方面的要求:首先,对于道路原有路面的结构来说,要保证铺设工作完成之后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其次,保证其各项参数能够满足荷载型反射裂缝与温度型裂缝的需求。一般来说,也可以通过加铺中粒混凝土的以及细粒式混凝土面层的方式来起到保护基层的作用。

2.2加强反射裂缝防治

在道路改造施工中,反射裂缝也是一个较为常见的现象,当该裂缝出现之后,要想对其进行彻底的消除是不现实的,对此,就需要我们能够做好日常的裂缝防治工作,以此尽可能延迟裂缝现象出现的时间,进而起到延长路面应用寿命的作用。目前,在原有路面基础上铺设玻璃纤维网以及改性沥青的应力吸收层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式,能够在吸收路面承受压力的基础上延迟裂缝的出现。

2.3加强路面抗车辙能力与温度稳定性

要想对道路的这两项能力进行提升,需要在设计时对以下几个方面引起重视:首先,使用黏度大、黏聚力强的结合料如改性沥青等;其次,通过压实环节施工的加强、孔隙率的严格控制提升路面压实度;再次,要对路面密水性进行提升,避免道路因为存在渗水现象而使面层具有滑动性;最后,如果道路所处环境温度较高,则需要对坡长的设计进行一定的考虑,尽量减少纵坡。

三、市政道路路面改造施工

3.1材料控制

在施工材料的选择方面,需要保证其功能、质量都能够满足施工需求,对于改造施工中的重要材料如粗集料、砂石以及沥青等需要严格按照施工计划要求进行选购,并根据使用位置对其寻找适当的地点进行搅拌。沥青材料方面,要保证其能够具有低温抗裂、高强度、抗滑性以及高稳定性,以此降低因为路面承重所出现的变形,在选择时则需要软化点高、耐磨耗、高强度、含蜡量低以及黏性小的沥青材料。如果施工环境温度较高,在细粒式混凝土的选择时则应当尽量选择稠度较高的材料,以此更好的满足施工需求。

3.2沥青混凝土配比

在沥青混凝土材料配比中,主要有生产配比以及目标配比这两种类型。其中,目标配比是对沥青混凝土料仓控制的依据,在对级配进行调节时,需要对粗、细集料的密度、吸水率以及均匀度进行控制,保证其能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以及耐磨性。需要注意的是,集料并不是密度越大越好,如果其表面过分密集,沥青混凝土就不能够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吸附,这对于混凝土成型之后的耐久性也是一定的影响。此外,还需要对矿粉的比例做好控制,通过粗集料的适当增加将其配合成更佳的S型配曲线,即不但具有较好的渗水性以及孔隙率,在高温环境下也具有较好的表现。

3.3施工组织

在实际施工之前,需要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进行设计技术交底工作。施工单位需要能够在对摊铺方式、机械设备、设计图纸与施工条件进行良好结合的基础上对路面的施工方案、工艺流程等进行细致的组织设计,如果对设计图纸存在一定的疑问,则需要及时同设计方进行沟通协商,避免在实际施工中出现问题。此外,施工单位也要对机械、管理以及施工等岗位的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保证其技术、理念能够满足施工要求。

3.4改造施工

3.4.1沥青混凝土的摊铺

在对沥青混凝土材料摊铺之前,需要做好道路下承面的清扫工作,对所存在的松散颗粒以及污杂物进行清除、保证路面的干燥与整洁性。对于沥青混凝土的摊铺这项工作来说,其对于湿度与温度都具有较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沥青混凝土面层摊铺需要在温度较高、空气干燥的环境下进行,以此能够更好的保障施工效果,严格避免雨天以及气温过低天气的施工。

在摊铺机的选择方面,要保证设备的高质量,并要求其能够配备浮式基准梁,并根据改造道路的实际宽度对设备的数量进行确定。在摊铺的过程中,要保证摊铺机前方两个方向都至少安排两个人进行清扫工作,尤其是基准梁小车与履带行走路线需要保证清扫的彻底性,避免有杂物存在。而道路边角等摊铺机摊铺不到的位置则可以通过人工摊铺的方式进行。

3.4.2沥青混合料压实

在完成混合料的摊铺工作之后,则需要开展混合料的压实。在该环节中,也需要保证碾压的均匀性,避免混合料出现松散的情况。施工过程方面,则主要分为初压、复压以及终压三个阶段,不仅要保证摊铺速度同碾压长度能够相互匹配,还需要保持其能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而在压实过程中,对于道路拐弯抹角、构造物接头等压路机碾压不到的位置,则可以使用振动夯板进行压实。另外,在碾压过程中也需要避免突然加速以及突然改变方向等情况,在保证碾压缓慢、稳定的基础上保证混合料的压实质量。

3.5抗裂贴在道路改造中的应用

抗裂贴也是在城市旧路改造中经常应用的一种方式,能够在避免雨水渗透路面的同时避免裂缝从旧道路的向上传递,具体来说,其在应用中具有下述作用:

3.5.1隔离作用

通过抗裂贴的铺设,能够将新摊铺的沥青层同改造前的水泥路面保持隔离,以此避免了路面工作缝与上一面层的直接接触,使工作缝所具有的拉应力不能够直接传递到新铺设的沥青层之中。通过这种方式,抗裂贴能够在隔离不良因素的同时保证上下层的良好粘连,共同对车辆荷载进行承受,进而保证上下层相对位移的一致性。

3.5.2加筋作用

对于抗裂贴而言,其也具有一定的抗拉强度,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在抗拉应力进行承受的基础上向四周进行分散。当道路原工作缝开始出现胀缩时,抗裂贴底部的高聚物则会出现伸展、延伸,直到拉应力大于抗裂贴所具有的抗拉强度时才会断裂,并使道路上层感受到下方拉力。在这个过程中,抗裂贴则对道路结构层所具有的抗拉强度进行了有效的提升。

结束语:我国近年来的道路旧路面改造过程中受到很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并且问题形式也是多样化,而为了更好的提升路面的稳定性,施工单位在实际处理过程中必须得严格的按照相关要求来实施,以免出现处理不到位和其他问题。除此之外,还得加强做好路面养护工作,尽可能的防止路面裂缝的发生,为过往车辆提供更好的舒适感以及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谢荣. 市政道路路面改造及施工技术思路分析[J]. 砖瓦世界,2022(18):112-114.

[2] 黄正佳. 市政道路路面改造以及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 建筑与装饰,2021(15):112-113.

[3] 柳孟松. 市政道路路面改造以及施工技术要点[J]. 智能城市,2020,6(23):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