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田企业思政工作“三级网络”的构建与研究
张冬璘 张丹 李诗琪 香东廷
中国石油西南西南油气田公司川中油气矿 四川省遂宁市 629000
一、导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6 年全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企业党组织的经常性、基础性工作,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多做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在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高质量上产 500 亿的目标背景下,川中油气矿作为上产主力军,需在政治站位、思想认识和作风建设上展现更高水平。作为国资央企,油气矿构建“油气矿党委、基层党委(直属党支部)、基层党支部”三级思政工作网络,将思想政治工作优势转化为竞争发展优势,筑牢企业深化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共同思想基础。
二、油气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三级网络”构建的重要性
(一)构建思政工作“三级网络”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政治要求
新时代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必须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全员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遵循。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明确指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能源企业肩负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经济发展的重任,必须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到哪里,思想政治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构建党组织为主体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是发展所需、改革所向。
(二)构建思政工作“三级网络”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客观要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作出了“着眼增强国有企业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重大部署。在 2024 年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年中干部会议中明确指出“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保证。”作为改革阶段进程中的中坚力量,油气矿各级党组织抓好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员工队伍战斗力和凝聚力,才能为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
(三)构建思政工作“三级网络”是扛起能源保供使命担当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石油天然气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但 2023 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达 73% ,天然气达 42% ,加大勘探开发力度迫在眉睫。公司在“高质量上产 500 亿”部署会指出,“高质量上产 500 亿是攸关‘国之大者’、企之要情的光荣事业。”而探索构建思政工作“三级网络”,就是要统一思想认识、凝聚奋进力量,做到“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把产能搞上去,在集团公司最需要的时候把产量搞上去,在高质量发展最需要的时候把效益搞上去。”
三、油气田企业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现状考量
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缺乏系统性。一是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导致工作碎片化;二是资源分配不均,缺乏统一管理和调度;三是缺乏科学评估机制,难以准确衡量工作效果。
思想政治工作交流缺乏通畅性。一是各级党组织间缺乏有效沟通渠道;二是缺乏定期反馈机制,员工思想动态掌握滞后;三是沟通方式单一,未能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主体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缺乏感召性。一是工作方式注重政策灌输,忽视与员工实际联系;二是依赖传统教育模式,缺乏互动性和吸引力;三是部分基层党组织委员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效果不佳。
四、川中油气矿思想政治工作“三级网络”构建的探索实践
(一)油气矿党委层面:统筹布局4 大体系,着力构建思政工作大格
油气矿党委立足改革发展实际,以“抓生产从思想入手,抓思想从生产出发”为落脚点,着力构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4 大体系”,有力地推动了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赋能油气矿高质量发展。
1. 构建组织保障体系,推动责任落实到位
油气矿党委坚持系统思维,探索建立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组织体系,明确各级党组织及成员职责,通过协同作战提高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方面,制定实施《川中油气矿加强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实施方案》,发布《川中油气矿思想政治工作流程图》《川中油气矿思想政治工作月报表》,明确责任主体及各级党组织主要责任,提出10 种主要工作方式,建立月报制,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党群工作部组织协调、党群相关部门分工负责、党员干部全体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思政工作格局。一方面,将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情况列入党建工作责任制、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党委巡察、三基工作及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五大考核”体系,推动“软指标”形成“硬约束”。同时,搭建“专职 + 兼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队伍,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水平。
2. 构建理论教育体系,把握正确政治方向
油气矿党委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紧盯“关键少数”,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凝聚全体党员干部为油气矿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思想共识。一方面,“以上率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构建“党委会及时学、专题会研讨学、读书班原文学、教授讲辅导学”四位一体理论学习机制,完善理论宣教“一学四讲”模式(一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四讲:领导班子带队讲、机关部门业务讲、支部书记班组讲、劳模先进事迹讲),把“第一议题”制度与中心组学习有机结合,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最新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主线,辅之原文学习《习近平关于国家能源安全论述摘编》等相关书籍,高质量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主题教育,把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石油和中国石油相关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重点内容,通过反复深入学习不断汲取思想伟力,提出推进发展的具体举措,切实把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体系落实落地。一方面,加强思想政治政策理论研究,推行“ 1+N′′ ”(以油气矿党委重点课题为统领,各基层党委至少选定1 个研究课题)课题组织模式,平均每年形成思政相关研究成果 20 余项,形成了集团公司优秀论文三等奖《思政工作模式探索研究》等优秀成果,通过理论与实践深入分析,为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指导,先后出台一线工作法、油气矿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清单、价值党建等一系列制度体系。
3. 构建精神支撑体系,凝聚强大发展共识
油气矿党委把构筑共同价值观、加强正面舆论引导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抓手,将企业文化内核与主流舆论宣传融合于思想政治工作中,提升企业凝聚力。一方面,提升新闻正面引领力,统筹推进“报、网、微、端、屏”多媒联动,建立“三审三校”机制,构建“部门 - 新闻组 - 驻点通讯员”模式,推行新闻宣传“季度考核、双月奖励、周榜公开”和信息管理“每周更新、每月督办、每季度通报”制度,全面压实工作职责。在媒体融合方面,构建以“攻坚大川中”为核心的新媒体矩阵,开设“百战攻坚话清风”“攻坚·面孔”等 10 余项专栏,策划《攻坚提大气》系列短视频播放量超 200 万次,微电影《6011 米》获第五届中央企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微电影(微视频)优秀奖。在对外宣传方面,170 余篇新闻稿件在央级媒体发表,其中《国内首个气田伴生资源 ORC 地热发电项目》被央视《经济半小时》报道,传播川中好声音,增强员工自豪感和归属感。一方面,积极探索构建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协同发展新局面,凝练形成“攻坚文化”,修订发布《攻坚文化手册》,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通过文化浸润引导员工、影响员工、凝聚员工。把文化建设融入高质量发展顶层设计,形成以 *2323 安全生产准则”为核心的安全文化内涵,同时推进文化阵地建设,发挥攻坚文化展厅、板桥苏联专家楼、女基井遗址等文化资源作用,滋养塑造员工精神。
4. 构建多元服务体系,激发干事创业活力
油气矿党委将服务员工视为工作基石,通过“精神滋养与物质扶持”双重路径,提升员工的幸福感与归属感,架起与员工群众的“连心桥”。一方面,精心搭建“强健体魄、塑造灵魂”文体平台,打造职工书屋与阅读角,优化 14 个员工兴趣协会运作机制,策划“攻坚决胜千万吨”“听党话感党恩 育家风蕴书香”“争气”文艺汇演及“攻坚杯”体育比赛等活动,展示石油风采,引导员工弘扬攻坚精神。充分发挥劳模先进的示范引领作用,开展“劳模宣传月”系列活动及“致敬最美劳动者”劳模面对面访谈,营造学习劳模、争当劳模的良好氛围。一方面,始终聚焦员工“急难愁盼”问题,深化“我为员工办实事”实践活动,与宝石花医院合作开通重特大及疑难疾病医疗服务“绿色通道”,组织开展“关癌行动”专项帮扶,为全体员工购买省职工住院医疗互助保障,常态化开展“员工子女暑期托管班”,党政主要领导书信慰问高考员工子女并举办志愿填报辅导讲座,年均服务员工子女达 160 余人次,携手专业机构打造“心灵驿站”,开展“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惠及 1800 余名员工,让员工深切感受温暖与关怀。
(二)基层党委(直属党支部)层面:守正创新 3 个引领,融合赋能筑牢思政工作生命
线
油气矿矿权面积广,以遂宁、南充为中心,横跨川、渝两省34 个区县,各基层党委(直属党支部)结合地理位置、工作形式、工作条件等多方因素,围绕自身实际,形成以“3 个引领”为主线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思想保障。
1. 坚持思想引领,以理念融合汇聚强大力量
一是以政治引领为核心,强化思想凝聚力。认真落实中心组学习、主题党日等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创新开设“红旗讲堂”“金松讲堂”“磨溪讲堂”等,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党中央、集团公司党组、油气田公司党委决策部署,确保全体党员和员工在思想上高度统一,形成攻坚克难的强大精神合力。二是以“政治生日”为契机,坚守初心使命。举办“政治生日”,为党员送上生日寄语、分享生日感言、赠送生日贺卡,组织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参观红色景点、观看红色短片,提醒党员牢记“第一身份”,激励他们在油气矿新征程中勇往直前。三是以“唱读讲传”为手段,营造浓厚氛围。通过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等形式开展红色教育,融入“形势、目标、任务、责任”,将油气矿攻坚上产的紧迫形势向党员群众讲清讲透,营造攻坚上产氛围,引导干部员工在改革发展中勇立潮头。
2. 坚持价值引领,以载体融合激发精神力量
一是打造班站文化“聚能环”。塑造“好班子、好载体、好队伍、好文化”的特色区站文化,通过班组文化座谈会提炼建班理念、目标与精神,树立“精品班组”形象。如遂宁采油气作业区用故事与人物诠释雷一1 总站“学习”文化,仪陇采油气作业区打造“军站”“尖兵”“尚油”等班组文化,形成团队凝聚力。二是打造党员教育的“打卡地”。创建集学习、交流、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提升党员教育实效性和吸引力。如遂宁作业区党委传承“三上磨溪、五夺红旗”精神,以磨溪党支部“百面红旗”为核心,创建党员教育示范基地,深化党建样板的引领作用。三是打造精神引领的“子文化”。以公司“合气文化”为统领,油气矿“攻坚文化”为引领,打造基层子文化。如仪陇采油气作业区融合优秀传统文化及“两德”故里红色基因,打造“厚德”子文化;磨溪天然气净化厂提炼生产、安全、育人、党建四大领域亮点,构筑“精耕细作 行稳致远”子文化品牌,充分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作用。
3. 坚持目标引领,以生产融合筑牢发展基石
一是明确目标,凝聚共识,强化学习宣贯。以企业发展目标为引领,教育全体员工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安全的重要嘱托,瞄准油气矿高质量发展目标,通过“微党课”“口袋书”等形式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和集团公司各级发展目标,明确发展方向,广泛征求意见,形成改革发展共识。二是提质赋能,聚焦岗位,推动创新发展。聚焦新区上产、老区稳产、科技创新、安全环保、深化改革等难点问题,实施党建项目化管理,设计、提炼、打造“党旗引领、开发示范、精英孵化”三大阵地,助推油气矿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三是设立责任区,带头发挥,引领团队前行。设立党员责任区和党员示范岗,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引导员工在关键时刻顶得上、豁得出,确保工作任务安全平稳高效推进。同时,打造“党建+”项目,调动全员挖潜增产积极性,激发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油气矿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三)基层党支部层面:细心做到2 个深化,打通思想政治工作“最后一公里”
油气矿基层党支部传承“支部建在队上”优良传统,积极为员工办实事,形成了“统一整理、分派、反馈”模式,及时解决员工困难,加强教育引导,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1. 深化“一人一档”,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精细化管理
坚持加强人文关怀,从工作实际、生活需求等多层次出发,“量体裁衣”实施一人一档的精细化管理,建立涵盖家庭背景、性格特质、兴趣爱好等基本信息的员工全信息台账,并详细记录员工在工作中的表现、成长历程以及潜在需求,精准做好全面、深入的员工画像,做实对员工思想、生活的关注和把握,“对症下药”解决员工思想上的困惑、工作上的压力和生活上的困难,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 深化“听、护、引”,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员工日常
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员工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方面,当好“好听众”,支委、党小组长时刻保持与员工的紧密联系,每月开展一次谈心谈话,收集员工思想状况“第一手”资料,耐心倾听员工心声,让员工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一方面,当好“守护者”,积极组织各类技能培训与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