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王永良
东营市垦利区第二实验中学
一、引言
核心素养理念着重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与个人终身发展所必需的关键能力和优良品格。初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学生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培育方面意义重大。构建高效课堂能助力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获取更多知识,提高学习成效,同时也是落实核心素养理念的重要路径。
二、核心素养理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内涵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包含多方面关键能力。学生通过数学抽象,从具体情境提炼数学概念、原理和规律,像从生活物体形状抽象出几何图形概念 。逻辑推理则让学生在分析、综合、比较数学知识时,完成对几何定理的证明与公式推导。数学建模是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利用方程解行程、工程问题。直观想象依靠图形、图像辅助理解数学,在立体几何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数学运算强调准确熟练进行数值、代数式等计算。数据分析要求学生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在统计与概率学习中凸显其价值。
三、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 教学方法单一:部分教师仍沿用传统的 “满堂灌” 教学方式,过于侧重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知识,缺少主动思考和探究的机会,难以有效提升核心素养。
2. 教学内容脱离实际:在数学教学中,有些教师过度关注理论知识的讲解,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不够紧密。学生难以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这致使他们学习积极性不高,也不利于数学建模等核心素养的培养。
3. 忽视个体差异: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各不相同,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未能充分考虑这一点,采用统一的教学进度和要求,导致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跟不上教学节奏,逐渐丧失学习信心。
4. 评价方式不科学:当前初中数学教学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过度注重结果评价,却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以及核心素养发展的评价。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无法全面、精准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也不利于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四、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一)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为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培养综合能力,教师可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注重依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将抽象数学知识融入其中,让学生感受数学魅力,激发学习兴趣。例如讲解“正数和负数”时,创设天气预报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气温表示方法,引出正数和负数概念,使抽象知识变得直观易懂。
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将学生分组,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小组讨论与合作探究中,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和逻辑思维能力。以探究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为例,学生分组进行测量、剪拼等实验操作,得出结论后进行小组汇报交流,在实践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问题驱动教学法则是以问题为导向,教师精心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逐步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如在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时,设置购物打折、行程等实际生活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方程解决,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这些教学方法各具特色又相辅相成,情境教学法为学生打开数学学习的兴趣之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与思维能力,问题驱动教学法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合理运用,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助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发展 。
(二)联系生活实际,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在初中数学教学里,强化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对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及应用能力至关重要。教师可通过引入生活实例,让学生切实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关联。像讲解“相似三角形”时,举例利用相似三角形原理测量旗杆高度。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借助已知的相似三角形关系,测量不易直接丈量的旗杆高度,让学生体会数学在实际测量中的巧妙运用。
同时,组织数学实践活动也是有效途径。例如开展“测量校园面积”活动,学生需运用几何图形知识,手持测量工具,实地对校园各个区域进行测量与计算。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运用所学的几何知识,还要解决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能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显著提高数学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三)关注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关注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十分关键。首先,教师要多途径了解学生差异,通过课堂观察,留意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反应;借助作业批改,分析学生知识掌握漏洞;利用测试结果,把握学生学习水平。全面掌握学生在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知识基础等方面的不同情况。
基于这些差异,教师需分层设定教学目标。基础目标面向全体,让学生掌握基本数学知识与技能。提高目标针对中等生,着重知识的拓展与应用。拓展目标为学优生准备,培养其创新思维与综合能力。同时,教学内容与练习布置也要分层。为基础薄弱学生提供更多基础知识讲解与练习,帮助巩固根基;中等水平学生增加有难度的题目,助力提升能力;优秀学生安排拓展性、探究性学习内容和题目,满足其学习需求,从而实现因材施教,促进全体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发展。
(四)优化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构建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主体。学生自评能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反思,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学生互评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
五、结论
在核心素养理念下,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通过创新教学方法、联系生活实际、关注个体差异和优化教学评价等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广华 ; 姚红坤 .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探究 [J]. 中学课程辅导 ,2024(30)
[2] 火元玲 .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探究 [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