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应对措施

作者

李骄阳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陕西 咸阳 712046

摘要:老年患者在呼吸内科住院期间,因其生理和免疫功能的特殊性,容易面临较高的医院感染风险。老年患者在呼吸内科住院期间面临的感染危险因素较多,需要医院、医护人员和家属的共同配合,通过早期识别和预防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本文结合 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应对措施

1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1.1 免疫系统衰退

老年人的免疫功能普遍下降,导致对感染的抵抗力较弱。免疫细胞功能减退,炎症反应的调节不灵活,使得患者更容易遭受细菌、病毒和真菌等病原体的感染。老年患者常常伴有多种基础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纤维化等),这些疾病本身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或器官功能受损,增加感染的风险。慢性病还可能影响患者的体液、电解质平衡和氧合能力,导致患者在住院期间易发生继发感染。

1.2长期住院与住院环境

在医院环境中,特别是呼吸内科病房内,空气传播的病原体(如耐药性细菌、呼吸道病毒等)较为容易感染患者。老年患者往往需要长时间住院治疗,这会使他们暴露在医院环境中的时间较长,增加医院相关感染的风险。医院内交叉感染是一个显著的风险,尤其是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或病房内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消毒措施不到位时。对于需要机械通气的老年呼吸内科患者,插管(如气管插管、经皮气管切开等)以及长期依赖呼吸机的患者容易发生呼吸道相关感染(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其他侵入性操作(如导尿管、静脉导管等)同样增加了感染的风险,尤其是当操作不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时。

1.3耐药性细菌感染

老年患者由于多次住院或长期使用抗生素,往往会遭遇抗药性较强的病原体(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氏菌等)感染。耐药菌感染的治疗难度较大,并且可能导致感染扩散。老年患者因长期服用药物(如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可能导致免疫功能受到抑制,进而增加医院感染的风险。特别是抗生素的长期使用,可能造成肠道菌群失衡,导致机会性感染(如艰难梭菌感染)。

1.4护理因素

在医院内,护理人员操作不当、手卫生不严格或护理环境不洁净等因素,也可能增加感染传播的风险。老年患者的活动能力差,可能难以配合治疗或保持个人卫生,因此需要更细致的护理。老年患者常常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COPD、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这些疾病易发生急性加重期,住院期间的感染往往是诱发急性加重的重要原因。许多老年患者存在营养不良,营养不良会削弱免疫系统的功能,影响伤口愈合,进而增加感染的风险。此外,老年人常伴有虚弱的身体状态,导致在遭遇感染时,病情可能加重且恢复较慢。一些老年患者可能存在吸烟或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这些行为会影响呼吸系统的健康,降低呼吸道对病原体的防御能力,增加感染的风险。

2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应对措施

2.1 严格实施院内感染控制措施

定期对病房、病床、地面、设备等进行全面清洁消毒,特别是呼吸内科病房及重症监护室(ICU)等高风险区域。使用高效空气过滤系统,确保通风良好,减少空气传播的病原体。加强病房内的隔离管理,确保有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与其他患者分开。严格执行“手卫生”政策,医护人员和家属在接触患者前后应进行手部消毒。严格实施“一次性使用物品”的原则,避免交叉使用医疗器械。在处理气管插管、呼吸机等呼吸道设备时,确保无菌操作。

2. 2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其他药物

严格遵循抗生素使用指南,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以减少耐药菌的发生。在确诊感染时,及时进行病原学检查(如痰培养、血液培养等)确定病原类型,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对老年患者特别注意药物剂量和使用时长,以避免抗药性或副作用的发生,对于需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应进行严格的监测,避免因免疫功能抑制而导致感染。老年患者往往面临营养不良问题,应定期进行营养评估,及时调整饮食和营养支持方案。通过肠内营养或静脉营养等方式为患者提供充足的营养,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有助于减少感染的发生。根据需要,补充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D)及微量元素(如锌、硒等),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和抗感染能力。

2.3早期识别和监测感染

定期检查患者的体温、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等炎症指标,早期识别感染。对有呼吸道感染症状的患者及时进行痰培养或其他相关检查,明确病原,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快速抗原检测等手段,尽早明确感染的类型,避免延误治疗。对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加强气管插管护理,定期吸痰并保持气道畅通。每日清洁呼吸机管道,确保气管插管部位无感染迹象,防止因细菌污染导致肺炎。使用头高位床位,降低胃内容物反流和吸入性肺炎的风险。对于长期需要呼吸机的患者,建议考虑气管切开术,减少机械通气引起的呼吸道损伤和感染风险。

2.4加强护理管理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进行导管插入(如气管插管、静脉导管、尿管等)操作,减少外源性细菌感染的风险。定期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褥疮及其他皮肤感染。对有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定期检查尿道、胃肠道等部位,防止尿路感染和肺部感染。教育家属在探视时遵循医院的卫生规范,如洗手、佩戴口罩等,避免交叉感染。向家属传授如何协助老年患者保持呼吸道卫生,定期清洁口腔,防止细菌在口腔中滋生。对于具有传染性的呼吸道感染患者,应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避免与其他患者发生接触。在流感季节或发生呼吸道疫情时,特别注意病房内的隔离管理,避免院内感染的蔓延。

3结语

老年患者在呼吸内科住院期间,由于免疫系统、基础疾病以及住院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医院感染的风险较高。采取综合的感染防控措施、合理的药物使用、营养支持和护理管理等,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同时,医院内的多学科协作和家属的参与也是成功预防和应对感染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 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控制与预防. 魏文君.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11)

[2]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及预防对策. 徐仲强.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07)

[3] 消化内科感染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 俞峭拔;应晓剑.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