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关于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数据处理的探索

作者

吴亚龙

山东远通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滕州市 277500

引言

公路工程作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构成,其建设品质与民众出行安全、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试验检测在公路工程质量管控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对原材料性能、路基压实度、路面平整度等指标的检测,有助于把握工程质量状况,为质量评定提供数据支撑。试验检测数据处理作为检测工作的重要环节,其科学性与准确性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可靠性。由此可见,对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数据处理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持续改进数据处理工作,具有积极的实践价值。

1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数据处理的重要性

1.1 保障工程质量

数据处理的精准程度与公路工程质量把控密切相关。对原材料物理化学性能检测数据加以梳理分析,有助于评估其与设计标准的契合度,从而减少不符合要求的材料流入工程;而针对路基、路面压实度、强度等检测数据的处理,能够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控提供参考依据,以便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通过相应措施加以优化,进而对公路工程整体质量形成有效保障。

1.2 为工程决策提供依据

在公路工程建设进程中,试验检测数据往往是重要的决策参考。以路基填筑为例,压实度检测数据的分析处理,有助于工程人员判断施工成果与设计预期的契合度,进而为后续工序安排提供依据;在路面施工环节,路面弯沉值、平整度等检测数据,能够为评估路面使用性能提供参考,助力工程管理者对养护维修工作进行科学规划。合理的数据处理方式,在工程建设与管理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对于保障工程顺利推进以及公路长期安全使用具有积极意义。

2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数据处理存在的问题

2.1 数据采集不规范

采集设备操作待优化:在实际试验检测工作中,部分人员对检测设备操作规范的掌握程度存在提升空间。由于设备校准与使用环节未能严格遵循标准流程,数据采集的精准度受到一定影响。以全站仪进行路基测量为例,仪器对中、整平操作若未能达到理想状态,测量数据可能出现偏离,进而干扰后续数据处理及工程质量评定工作。

采样方法科学性需加强:于原材料及现场质量检测过程中,采样环节若未充分遵循科学规范,所选取样本易出现代表性不足的问题。例如在沥青混合料取样时,若未严格落实随机抽样原则,样本特性将难以全面、真实地反映整批沥青混合料的性能状况,致使检测数据的有效性受到削弱。

2.2 数据分析方法落后

传统分析方法存在优化空间:现阶段,部分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仍沿用传统数据分析方式,如基础算术平均计算与常规图表绘制等。这些方法在探索数据深层关联与规律时存在一定难度,对复杂工程质量问题的综合剖析和精准评估效果有待提升。

数据分析工具应用有待加强:部分检测机构在数据分析软件及工具的配备上相对滞后,对海量试验检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效率受到制约。同时,检测人员在数据分析软件操作层面的熟练度不足,软件功能尚未得到充分挖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数据分析效能。

3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数据处理的方法与措施

3.1 规范数据采集流程

优化设备管理与操作培训:为确保试验检测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其校准与维护工作宜定期开展,使设备性能及精度满足相关要求。同时,可加强对检测人员的设备操作培训,帮助其熟练掌握设备使用方法与操作规范。

合理制定采样方案:依据试验检测项目特性与要求,可制定科学合理的采样方案。在采样过程中,严格遵循随机抽样原则,有利于保障样本具有代表性。此外,需关注样本保存与运输条件,尽量避免样本遭受污染或损坏,从而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健全数据记录制度:构建完善的数据记录制度,鼓励检测人员在试验检测过程中及时、准确、完整地记录数据。数据记录应涵盖检测项目、时间、人员、设备、环境等信息,以此增强数据的可追溯性。同时,对数据记录进行审核校对,减少漏记、错记情况的发生。

3.2 优化数据整理与分析方法

尝试引入先进数据分析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可探索将统计学、概率论等数学理论融入试验检测数据处理流程。例如,通过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手段,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各项因素进行研究,这种分析有助于更科学地认识各因素的作用;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则为处理大量数据提供了有效途径,通过分类和降维处理,或能挖掘出数据间潜在的关联关系。

探索专业数据分析软件的应用:可考虑推广使用Excel、SPSS、MATLAB 等专业数据分析软件,这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数据分析的效率与准确性。为充分发挥软件效能,可组织检测人员参与相关培训,帮助其熟悉软件操作方法和使用技巧,逐步掌握运用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的能力。此外,结合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的行业特点,或许可以鼓励相关单位开展专用软件的研发工作,以更好地满足行业个性化需求。

3.3 加强数据误差处理

误差来源分析:在对试验检测数据开展误差剖析工作时,可尝试探寻误差产生的根源。一般而言,误差主要涵盖系统误差、随机误差与粗大误差三类。其中,系统误差通常与检测设备的精度、检测方法的特性,以及检测环境的变化等因素存在关联;随机误差往往源自难以预知的偶然状况;而粗大误差多是因检测人员操作不当,或设备突发故障致使异常数据出现。

误差处理策略:针对系统误差,可考虑通过设备校准、检测方法优化,以及环境条件调控等方式进行改善;处理随机误差时,采用统计学手段较为适宜,例如多次测量求均值、计算标准差等方法;对于粗大误差,建议谨慎甄别并予以剔除,同时深入分析其产生原因,以便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4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数据处理的发展趋势

4.1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数据处理领域存在一定的发展潜力。机器学习算法的引入,为试验检测数据的分类、预测及诊断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以路面病害检测为例,借助神经网络算法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有望实现路面裂缝、坑槽等病害类型的识别,并对病害后续发展态势作出预判,为路面养护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4.2 大数据技术的融合

近年来,公路工程建设规模逐步拓展,试验检测数据量也随之显著增加。在此背景下,大数据技术为数据的存储、管理与分析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借助大数据分析手段,有望进一步挖掘数据价值,探寻工程质量状况的潜在规律,从而为工程质量管控与决策制定提供更为详实、可靠的依据。

结束语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数据处理作为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其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工程质量评估与决策的可靠性。伴随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演进,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数据处理或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逐步向智能化、高效化、精准化方向发展。后续工作中,可进一步探索数据处理方法的创新路径,合理发挥新技术的应用潜力,从而为公路工程建设的质量保障工作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杨璐嘉 .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数据的处理方法研究 [J]. 运输经理世界 ,2024,(23):25-27.

[2] 张涛 .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数据的处理方法与分析 [J]. 石河子科技 ,2023,(06):43-44.

[3] 赵栩 .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常见的问题 [J]. 建材发展导向 ,2023,21(12):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