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策略优化研究
吴清青
立信国际工程咨询(山东)有限公司 276000
引言
在建筑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建筑工程项目日益复杂多样,规模不断扩大。工程造价作为建筑项目的关键要素,直接关系到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建筑项目的动态变化,实现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策略优化,成为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它不仅能有效控制项目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还能增强建筑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保障项目顺利推进。
一、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造价动态管理基础薄弱
当前建筑行业发展中,建筑工程实施前,企业管理者会将重点放在编制施工预算,但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存在其编制不合理的问题,比如确定部分估算指标的时候,无法满足施工要求,实际预算编制存在漏洞,而对工程造价设计指标产生影响。因此在实施造价动态管理中,造价管理者无法准确把控施工材料价格,会加大造价控制难度,影响到建筑行业发展。
(二)建筑工程设计变更情况多
在建筑工程前期设计中,如果忽视了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施工环境,会导致工程设计出现无法顺利完成的情况,后期频繁出现设计变更,而加大工程造价控制管理难度。建筑工程自身工程量大、施工复杂,在其出现设计变更的情况下,会影响到已开展的项目,甚至拖延工程施工进度,而导致项目整体出现变动,施工材料、设备和人员等因素也在变化。在此情况下,会影响到工程造价,导致其升高,建筑施工企业收益也会受到不良影响。
(三)动态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在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中,一些专业人员的素质较低,由于造价管理人员对动态化认知不足,无法形成科学的动态管理模式、创新造价控制方案,导致工程造价管理受到不良影响。因此,动态管理人员素质高低,对建筑行业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
二、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策略优化
在建筑工程的造价动态管理中,强化各阶段的控制不仅是成本控制的关键,更是项目成功的基石。从项目立项阶段开始,明确投资目标与成本预算就显得尤为重要,这要求项目团队不仅要深入研究市场需求,还要结合历史数据和当前经济形势,做出合理且具有前瞻性的预测。例如,通过对比同类项目的造价数据,结合地区物价水平及人工成本的变化趋势,制定出既符合实际又具挑战性的成本预算[1]。
设计阶段,限额设计作为一种有效的成本控制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这要求设计师在满足项目功能需求和质量标准的前提下,通过创新设计思路和技术手段,尽可能地降低工程成本。采用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将设计理念转化为三维模型,进行碰撞检测和施工模拟,能够提前发现并解决设计冲突,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变更和返工,从而有效控制成本。例如,某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在设计阶段就引入了 BIM 技术,通过对施工方案的不断优化,最终实现了施工顺序的合理调整,减少了不必要的拆除与重建工作,仅此一项就节约了上百万元的成本。
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任务更加艰巨,材料采购、施工进度和劳务成本是此阶段的主要控制点。项目团队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合理把握材料采购时机,以降低采购成本;同时通过优化施工计划和资源配置,确保施工进度与成本预算相匹配;此外加强劳务成本管理,通过提高劳务队伍的效率和减少浪费,进一步降低成本。通过定期的成本分析与调整,项目团队能够及时发现成本偏差,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确保实际成本不偏离预算。
(二)做好工程造价细节动态管控
细节决定成败,在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中,对细节的把控同样至关重要,这要求项目团队在合同管理、变更管理、签证管理等多个方面都要做到严谨细致。
合同管理 [2] 是工程造价控制的基础。在合同签订前,项目团队应充分了解合同条款的内容,确保工程范围、计价方式、付款条件等关键条款清晰明确,避免因合同条款模糊导致的纠纷和成本超支。此外,相关部门还应建立合同变更管理机制,对合同变更进行严格的审批和记录,确保变更的合理性和成本可控性。
变更管理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环节。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变更、施工条件变化等原因,难免会出现变更情况。项目团队应建立严格的变更审批流程,对变更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成本评估,确保变更的合理性和经济性,同时还应加强变更后的成本控制和跟踪管理,确保变更后的成本不超出预算范围。
签证管理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后一道防线。项目团队应加强对现场签证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每一笔费用都有据可依、合理合法。这要求项目团队建立完善的签证管理制度和流程,对签证进行严格的审核和记录,防止虚假签证和重复签证的发生,同时还应加强对签证费用的跟踪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签证费用超支的问题。
例如,某住宅楼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变更导致成本增加。项目团队通过严格的变更控制流程,对变更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和成本评估,并采取了相应的成本控制措施,最终项目团队成功地将设计变更带来的成本增加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确保了项目整体造价的稳定。
(三)建立动态化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系统
在信息化时代,建立动态化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系统是提升管理效率与精度的必然选择。该系统应集成项目管理、成本控制、数据分析等功能于一体,实现造价数据的实时更新与共享。
项目管理功能是系统的基础。通过项目管理模块,项目团队可以方便地查看项目的进展情况、成本状况和质量状况等信息。这有助于项目团队及时了解项目动态,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成本控制功能是系统的核心。通过成本控制模块,项目团队可以对项目的成本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系统可以自动计算项目的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异,并生成相应的成本分析报告。这有助于项目团队及时发现成本偏差,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数据分析功能 [3] 是系统的亮点。通过数据分析模块,项目团队可以对造价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系统可以生成各种形式的报表和图表,帮助项目团队直观地了解项目的成本状况和发展趋势,同时系统还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和当前数据预测未来的成本变化趋势,为项目团队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例如,某高速公路建设项目采用了自主研发的造价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集成了项目管理、成本控制和数据分析等功能于一体,实现了从项目立项到竣工验收的全周期成本控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团队通过系统实时监控和分析项目的成本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了成本偏差问题。最终,项目团队成功地将项目的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有效提升了项目管理的透明度和效率。
总之,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对于保障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强化建筑工程各阶段造价动态管理,做好工程造价细节动态管控以及建立动态化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系统等优化策略,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对工程造价的动态、精准控制。在未来的建筑行业发展中,建筑企业应不断探索和创新造价管理模式,适应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需求,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邵玮 , 尹鹏 , 闫梦扬 , 等 . 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控制研究 [J]. 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 , 2022(1):227-229.
[2] 陈苹 . 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问题分析 [J]. 名城绘 , 2020(4):1.
[3] 吕志杰 .BIM 技术重塑基建项目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模式 [J]. 中国商界 ,2024(4):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