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探讨

作者

王谦

安徽省滁州市建筑工程管理处 239000

摘要: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城市建设速度加快,并且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得到持续提升,建筑行业不管是从经济层面还是舒适度进行分析,都有显著的改进。在众多建筑结构中,框架剪力墙因其结构简单、安装灵活、施工成本低、施工效率高等优势,开始在建筑行业得到普遍使用。本文通过对框架剪力墙结构概述,提出了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策略,以此实现建筑施工质量提升。

关键词: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在城市化加快发展中,更多居民开始向城市区域集聚,然而城市建设用地有限,促使高层建筑开始得到大规模使用[1]。并且,高层建筑中,框架剪力墙是使用最为普遍的建筑结构之一。从这种建筑结构施工分析,其结构特点具有显著性,并且符合建筑抗震的要求,满足当前建筑工程的实际需求。但是,该结构在施工中,需要结合施工区域的具体环境,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既可以保障施工质量实现,也加快建设速度[2]。因此,在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中,应当持续提升施工技术掌握水平,严格管控各个施工过程,保障施工作业规范化,以此推动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一、框架剪力墙结构概述

框架剪力墙结构是建筑工程中,承受地震作用产生水平荷载的墙体。在建筑工程中,通过对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运用,可以增强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3]。在具体施工中,应当对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工作进行重点关注,选择最佳的施工材料,逐步提升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以此保障建筑施工顺利开展。当前,建筑行业对框架剪力墙有着明确的规定,需要结合施工项目及施工区域的情况,对框架剪力墙进行合理设计,并且设计多种施工方案,满足施工项目的需求[4]。一般情况下,框架剪力墙结构对钢板承重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加上重力大部分都是从水平或者垂直方向产生。在该结构设计中,要求施工单位对建筑结构进行掌握,严格按照施工结构要求与结构比例开展施工作业,持续提升建筑工程的荷载能力,逐步对水平方向形成的力进行控制。此外,在这种结构中,整体使用的是竖向的混凝土墙板,有着良好的抗震性能,促使其得到普遍使用。

二、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策略

(一)科学合理规划建筑结构,增强建筑稳定性及安全性

在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中,应当全面掌握建筑区域的空间分布,逐步对建筑结构进行合理布局[5]。一般情况下,在高层建筑中,大部分都会采取双向框架剪力墙,确保两侧有着相同的刚度,降低位移现象的出现概率,以此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目标实现。在地震出现后,框架剪力墙会受到非常严重的水平作用力,加上自振周期短,导致结构稳定性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基于这种情况,应当对具体产生的力和平衡因素进行考虑,通过对框架剪力墙具体厚度、距离等进行明确,避免地震因素对其带来影响,从而确保建筑工程顺利开展建设活动。此外,在对上述操作后,可以对原本的结构重量降低,缩小建筑结构的荷载。如果从具体层面分析,其本身的设计产生了很多风险,并且洞口位置都需要维持在相同水平线上。在对墙体自身受力进行分析中,应当对应力进行合理划分,确保各个区域的应力均衡,也需要充分底部结构的作用,使用框架开展支撑活动,增大建筑结构的数量,可以对剪力墙抗震性能进行全面分析,以此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稳定性。

(二)明确墙肢长度,降低质量问题出现概率

在框架剪力墙设计中,应当对墙肢长度进行充分考虑,结合工程施工的要求,确定墙肢长度。如果墙肢长度很长,一旦受到弯曲影响后,裂缝长度会增大,墙体配筋频繁出现问题,这就需要对墙体进行控制。如果墙肢长度很短,也会体现出框架剪力墙的作用,但是容易增加反弯点出现,受力也会产生重大变化,逐步开始出现异形柱,导致建筑工程无法实现很好的抗震性要求。基于这种情况,应当对建筑工程安全性进行重点考虑,如果施工区域处于地震高发区,不能将短肢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使用,才能实现建筑工程的抗震要求。

(三)确定结构厚度,提升设计方案的科学合理性

通过对框架剪力墙规范要求可知,如果抗震等级小于2级,应当对底部区域的框架剪力墙进行重点关注,确保结构厚度超过20厘米,长度需要结合建筑高度进行合理调整;如果抗震等级超过4级,结构厚度需要超过16厘米。针对其他施工区域,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对结构厚度进行调整优化,既要保障结构厚度和刚度达标,逐步提升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但是,这些规则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对于抗震等级超过8级,需要对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与规定参数存在一定的差异。如,建筑结构不超过10层,要想对框架剪力墙进行使用,如果本身存在一定的重力荷载,墙肢压轴设计要求很低,墙柱结构需要依托配筋优化,从而保障底部结构的质量目标实现。因此,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应当对规定进行遵守,并且依托具体情况进行实地勘察,逐步增强框架剪力墙厚度设计的科学合理性。

(四)依托多项施工技术,保障结构施工完成

在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中,主要是使用钢筋施工技术、模板浇筑技术、混凝土施工技术等。第一,钢筋施工技术。在施工中,要想确保结构点位置的确定,应当对钢筋质量进行控制,这是保障建筑质量和实现安全性的基本保障。在施工技术指导中,除需要保障质量外,也要求建筑施工有序开展。在框架位置确定中,需要充分发挥平衡机制的作用,对钢筋位置进行合理调整,从而保障稳定性实现。第二,模板施工技术。在钢筋工程完成后,才会开展模板施工,可以很好提升项目建设质量。在模板施工开始前,应当严格落实施工方案要求,对模板安装位置进行明确,并且对施工工序进行合理解决,保障模板大小与建筑结构保持一致性。第三,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质量目标的实现。这源于混凝土质量高低与建筑结构的强度和抗震性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基于这种情况,在混凝土施工作业中,应当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明确,并且对各种原材料质量控制。在浇筑过程中,需要采取分层浇筑,也需要落实养护处理,等到混凝土强度达到标准后,再开展拆模工作,才能提升建筑工程质量。

结束语

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建筑行业发展速度加快,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提升,要求建筑物体需要提供新的功能。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当增强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积极引入国外先进的施工技术,加强施工要点和细节的控制力度,保障施工活动顺利开展。而且,框架剪力墙应当对建筑物荷载进行承担,才能实现建筑工程质量。因此,在建筑工程中,框架剪力墙结构有着普遍的使用,既可以提升抗震性能,也可以增强建筑工程质量,逐步推动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樊志超,戈举会,王伟国等.基于防屈曲支撑的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设计[J].建筑技术开发,2023,50(11):9-11.

[2]刘杭杭.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鉴定及加固设计分析——以安徽省黄山市某酒店改造工程为例[J].安徽建筑,2023,30(11):180-181.

[3]罗若帆,王波,郭迅等.增设落地剪力墙对框架结构地震剪力分配的影响研究[J].震灾防御技术,2023,18(03):585-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