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减”政策的小学数学生活情境教学
谢旭辉
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正人红军教育集团思源校区 343900
引言:“双减”政策作为教育领域的重要改革举措,对小学数学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该政策强调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生活情境教学作为一种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法,符合“双减”政策的要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研究基于“双减”政策的小学数学生活情境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生活情境教学的价值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数学教学往往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生活情境教学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生活问题,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在超市购物的情境,让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收银员,完成购物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计算,能够提高计算能力,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是数学学习的核心,生活情境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思维素材,引导学生从生活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比如在教学“确定位置”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课堂环境,让学生自主发现并提出问题,如“如何描述某个同学在教室中的位置”,学生思考和讨论,会想到用“第几排第几列”等方式来描述位置,培养了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双减”政策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生活情境教学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数学知识,能够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在教学“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之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吃西瓜的生活事件设计实践活动,如“家里有一个大西瓜,妈妈吃了四分之一,弟弟吃了三分之一,你能够吃多少西瓜”,学生计算,能够运用所学的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能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促进“双减”政策落实
生活情境教学注重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能够减少学生课后作业的负担,符合“双减”政策的要求,同时生活情境教学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生活情境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树立生活化教学观念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树立生活化教学观念是实施生活情境教学的前提,教师应认识到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将生活元素融入数学教学中,能够使数学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富有实效,比如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直尺对自己感兴趣的学习用品进行测量,如书本、文具盒长宽的测量,然后根据测量物品的数据对其面积进行计算,这种方式,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的实用性。
(二)运用生活现象优化课程导入
课前导入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运用生活现象进行课程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现象进行导入,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进入学习状态,比如在教学“可能性”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熟悉的超市购物抽奖活动提问:“超市组织的购物抽奖活动,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抽到奖品?”学生思考和讨论,能够明确学习方向,提高学习效果。
(三)设计生活化教学情境
设计生活化教学情境是生活情境教学的核心,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具有趣味性、启发性和挑战性的生活化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比如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个生活情境:“超市的饮料在降价销售,我买了 3 个大瓶与 5 个小瓶的果汁,一共 3000 毫升,对大小瓶的比较发现,大瓶比小瓶多 200 毫升,那么每个小瓶装有多少毫升的饮料?”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方程解决问题,能够深化对“假设”思想的理解和应用。
(四)开展生活化实践活动
生活化实践活动是生活情境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活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数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在教学“扇形统计图”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实际生活的观察,自己选择想要利用扇形统计图解决的问题,如一天时间安排、生活支出等,并根据得到的调查数据,绘制扇形统计图,这种方式,让学生积累学以致用的经验,提高实践能力。
(五)利用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教师可以利用短视频平台、教学软件等信息化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提高教学效果,比如教师可以到内容丰富的短视频平台上抓取相关知识点的视频或片段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利用各种软件将知识具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结论
“双减”政策为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生活情境教学作为一种符合“双减”政策要求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应树立生活化教学观念,运用生活现象优化课程导入,设计生活化教学情境,开展生活化实践活动,利用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提高生活情境教学的效果,实际案例分析可以看出,生活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显著的优势,能够促进“双减”政策的有效落实,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未来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生活情境教学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徐气华 . 基于”双减”的小学数学生活情境教学 [J]. 科研成果与传播 ,2024(7):005-008.
[2] 杨秀清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情境化教学路径探究 [J]. 数学学习与研究 , 2024(26):23-25.
[3] 马平生 .”双减”背景下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与优化 [J].科幻画报 , 2023(1):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