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思维培养中的实践

作者

赵雪

单位农安县合隆镇中心小学130216

引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黄金时期,数学作为锻炼思维的关键学科,其教学方法的创新至关重要。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以其综合性与实践性,打破传统教学局限,为小学数学思维培养开辟了新径。它将数学知识与多学科内容深度融合,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锻炼思维,提升综合素养。在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学中,引入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不仅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还能培养其逻辑、抽象、创新等多维度思维能力,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将深入探讨其在小学数学思维培养中的实践策略与成效。

1. 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概述

1.1 定义与内涵

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它以项目为核心,将不同学科的知识与技能相互融合。这种学习方式突破了传统学科教学的单一性,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实现知识的深度理解和灵活运用。它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跨学科的视野下,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1.2 优势与价值

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具有诸多显著优势。首先,它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面对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项目时,他们会感受到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从而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其次,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学生需要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促使他们学会整合知识,形成全面的思维方式。此外,跨学科项目式学习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这不仅增强了他们的合作意识,还提升了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

2. 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思维培养中的实施策略

2.1 项目设计与规划

项目设计是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的关键环节。教师应根据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材的内容和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实际生活经验,精心设计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跨学科项目。项目设计要注重知识的整合性,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有机融合,如与科学、美术、语文等学科相结合。例如,在学习“图形的运动”这一数学内容时,可以设计一个与美术学科相结合的项目,让学生绘制具有对称美的图案,并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其对称轴和对称性质。同时,明确要项目的目标和任务,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包括项目的时间安排、资源准备、人员分工等,确保项目能够顺利实施。

2.2 教学方法的创新与运用

在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中,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项目活动。例如,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如在“校园植物调查”项目中,教师可以提问:“如何计算校园内各种植物的数量占比?”引导学生运用数学中的百分数知识进行计算。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例如,通过网络资源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植物种类和分布情况,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此外,教师还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2.3 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是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成功的重要实施保障。评价方式应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要关注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表现,如学生的参与度、合作能力、创新思维等,通过观察记录、小组互评、自我反思等方式进行评价。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发言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思维活跃度。终结性评价则要关注学生在项目完成后的成果展示,如项目报告、作品展示、成果汇报等,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程度综合运用能力。同时,评价主体应多元化,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家长评价等,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影响

3.1 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

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和推理。例如,在“校园水资源调查”项目中,学生需要收集校园内各区域的用水数据,运用数学中的统计知识进行数据分析,然后通过逻辑推理找出校园水资源浪费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合理的节水建议。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还提升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形成严谨的思维习惯。

3.2 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促进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具体的实际问题相结合。以“神奇的图形世界”项目为例,学生在探索不同图形的性质和特点时,需要将数学中的几何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物体形状进行联系。通过观察、比较、抽象和概括,学生能够形成对图形的深刻理解,从而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例如,学生可以将教室中的桌椅、门窗等物体的形状与数学中的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进行对比,理解这些图形的特征和性质。这种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3 创新思维能力的激发

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面对各种复杂的问题和挑战,这就要求他们具备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校园环保小卫士”项目中,学生需要思考如何通过数学知识来解决校园垃圾处理问题。他们可能会提出一些创新性的想法,如设计一个回收垃圾量的统计模型,通过数据分析来制定合理的垃圾回收计划。这种创新性的思维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4. 结语

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思维培养中的实践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精心设计项目、创新教学方法和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巩固了数学知识,还提升了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今后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继续探索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的有效实施策略,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劳晓晴 .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数学广角”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行动研究 [D]. 福建师范大学 ,2023.

[2] 魏燕芳 . 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D].西南大学 ,2024.

[3] 张晓蕾 . 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C]// 广东教育学会 . 广东教育学会 2025 年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 大连市旅顺口区迎春小学 ;,2025:1734-1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