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动手到动脑:小学科学与劳动教育跨学科融合的项目化探索
徐之琴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实验小学 442500
引言
新时代教育环境下,跨学科融合成了小学教育发展的关键趋向。小学科学和劳动教育存在着天然的内在关联,二者融合可助力学生构建系统知识体系与实践能力,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开展学习,切实推动其综合素质成长[1]。
一、小学科学与劳动教育跨学科融合教育的意义与价值
跨学科融合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整体性与系统性发展,帮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建立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联系 [2]。科学与劳动教育相融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培育了他们的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该教育模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与参与度,唤起学习兴趣与动力,同时助力核心素养的全面进步,为终身学习筑牢根基。
二、以小学科学五年级《立体小菜园》教学为例谈小学科学与劳动教育跨学科融合的项目化实践路径
(一)课程内容的整合
1. 挖掘科学与劳动的内在联系
科学教育和劳动教育于内容及方法上具备很强的互补性。科学教育着重于观察、实验以及逻辑推导,劳动教育更看重动手操作和实际问题的处理,二者融合有助于学生达成“做中学”的深度体验,促进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科学知识当中挖掘问题,借由劳动实践探寻解决办法,进而达成认知与技能的协同发展。
以《立体小菜园》项目做示例,教师先引领学生思索全球粮食问题以及立体农场的意义,接着提出在家庭阳台搭建小型立体种植系统的任务,学生要选定适合栽种的蔬菜类别,像生长周期短且适合做汤的小叶茼蒿或鸡毛菜,此过程既关联科学知识里植物生长条件、光合作用等方面,还包含劳动技术里的容器选取、土壤配制与支架搭建,学生借由实践操作强化对科学概念的认知,并且习得实际种植与管理的技能。
2. 构建跨学科课程内容体系
跨学科课程体系应冲破学科界限,以主题为引领整合各领域知识与技能。教师要以真实问题为起点,创设融合探究性与实践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开展项目时自然运用多学科知识,课程内容的编排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且重视整体关联,协助学生搭建系统的认知架构[3]。
在《立体小菜园》项目当中,教师紧扣“设计并建造阳台种植系统”主题,融合科学、劳动、数学等多门学科知识,学生要算出蔬菜种植的数量以及汤菜的供应量,挑选适宜的容器与土壤,还要规划立体支架的构造,课程内容涉及科学领域里的植物生长条件、劳动范畴内的种植技术、数学范围中的测量与计算等,构建起完整知识体系,学生于项目进程中依次完成资料收集、方案规划、实际搭建与日常运营等工作,达成跨学科知识的整合运用。
(二)教学方法的整合
1. 融合科学探究与劳动实践的教学方法
科学探究和劳动实践相融合可推动学生思维与行动达成统一。教师应当以问题作导向,引领学生经假设、实验、观察和总结开展科学探究,并且凭借动手实践将理论知识转变为实际成果,该方法注重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并开展合作学习,提升其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立体小菜园》项目中,教师引领学生针对“如何实现立体种植”这一问题开展探究,学生们以小组形式探讨种植技术、容器挑选及支架设计,形成初步思路并绘制设计图纸,学生切实地进行了土壤配制、容器选择、支架搭建以及蔬菜种植,过程里学生得观测植物生长状态,记录相关数据并对管理举措作出调整,比如按照光照与水分条件改进种植方案,此融合探究与实践的途径,让学生兼具科学方法与劳动技能。
2. 创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创新教学手段可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与参与度,教师可通过实物展示、多媒体资源运用、实地操作体验等多种途径构建丰富情境,协助学生直观掌握抽象概念,运用合作学习和项目展示等方式可增进学生相互交流与反思,增强学习成效。
开展《立体小菜园》项目时,教师借助实物呈现适合阳台栽种的蔬菜样本,同时用多媒体资料介绍立体农场优势与相关技术,学生分成小组完成设计图纸的绘制以及模型的制作,接着在校园里挑选合适位置实地搭建小菜园,授课过程中教师开展小组互评活动并推进方案优化,协助学生不断改进设计,项目收官后,学生展示成果,交流种植心得与管理举措,提升学习成就感。
(三)评价机制的整合
1. 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
多元化评价体系需覆盖知识、技能、态度等多方面维度,展现学生的全面成长。教师将量化评价法与质性评价法相结合,利用观察记录、作品评判、小组互评等多种工具,全方位衡量学生学习进程与成效,评价内容要聚焦实际应用与创新思维,防止单一标准阻碍学生成长。
在《立体小菜园》项目期间,教师从方案规划、动手实践、团队配合、成果质量等层面给学生作出综合评判,评价范畴纳入学生设计图的合理创造性、实际建造完成程度、小组分工协作效能和种植成果的产量及管理质量,教师借助查看学生活动手册记录、留意小组讨论与操作进程、开展成果展示与答辩等途径收集评价信息,全面体现学生的学习情况。
2. 注重过程性评价与成果性评价相结合
过程性评价聚焦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与进展。成果性评价着重最终成果的质量与达成度,二者融合可更全方位地展现学生的学习进展,助力教师适时调整教学方法,还能推动学生不断反思与改进。
在《立体小菜园》项目里,教师借助日常观察,记录学生在资料收集、方案研讨、实际操作等环节的具体表现,马上反馈意见,项目结束时教师对种植成果开展验收,评定蔬菜生长状况与设计目标的契合度,学生应对比设计方案和实际建造的差别,剖析修改缘由并归纳管理经验,这种融合过程与成果的评价办法,协助学生认清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推动其全面进步。
总结
小学科学与劳动教育实施跨学科融合,以项目化学习的方式为学生带来真实、全面的学习体验,《立体小菜园》项目助力学生由动手实操迈向动脑思索,达成了知识与能力的同步提升,未来教育需加大力度推行跨学科融合模式,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黎辉 . 聚焦劳动教育开展小学科学教育的策略 [J]. 亚太教育 ,2024,(21):77-79.
[2] 纪美艳 . 小学科学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的意义及对策 [J]. 亚太教育 ,2022,(22):61-64.
[3] 徐霖娜 . 劳动教育融入小学科学教学路径探析 [J]. 现代教育 ,2022,(10):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