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一体化工作页的设计与研究
石晓娴
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213032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和技术的日新月异,市场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这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往往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毕业后难以迅速适应职场环境,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因此,探索一种能够有效结合理论与实践、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技工教学;工学一体化;工作页;城市轨道交通
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逐渐成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工作页作为工学一体化教学中的关键教学工具,其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职业能力的培养。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和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因此,如何培养具备高素质、高技能的城市轨道交通人才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工学一体化工作页的设计原则
(一)企业实际需求导向原则
工作页的设计应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需求。通过与企业进行深入合作,了解其对人才的需求和岗位的具体要求,从而将这些要求融入到工作页的设计中。这样可以确保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时,能够接触到真实的工作场景和任务,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1]。同时,企业实际需求导向原则也有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融入企业,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
(二)系统性与完整性原则
工学一体化工作页的设计应注重系统性和完整性。这意味着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全面考虑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的知识体系和实践技能,确保工作页的内容能够涵盖所有必要的知识点和技能点[2]。工作页的设计还应注重知识之间的衔接和联系,确保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时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实践能力框架。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学生主体性原则
在设计工学一体化工作页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工作页的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可以通过设置合理的学习任务和挑战、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支持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3]。同时,工作页的设计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满意度,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工学一体化工作页在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技工教育中应用的有效策略
(一) 融合理论与实践,构建情境教学
通过精心设计的工作页,将复杂的城市轨道交通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紧密结合,使学生在模拟的真实工作环境中学习。情境教学不仅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理论知识,还能通过实践操作加深记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束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教师可以设置一个信号设备故障的模拟场景,要求学生根据工作页中的指导,进行故障排查和修复操作。在情境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工作页中的操作步骤,进行实际操作。通过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和任务,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信号系统维护的复杂性,并通过实践操作加深记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强化校企合作,共育高技能人才
为了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工学一体化工作页的应用还需强化校企合作。通过与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紧密合作,学校可以及时了解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和人才需求,从而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同时,企业专家可以参与到教学工作中,提供实践指导和经验分享,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校企合作不仅提升了教学质量,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
例如,企业专家与学校的教师可以共同制定了工学一体化工作页,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学生可以通过参与企业的实际项目,亲身体验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和管理流程,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了所学知识,并提升了自身的职业技能。企业在实习实训期间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了全面评估,对于表现出色的学生,企业直接提供了就业岗位。这种“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也为企业选拔了优秀的人才,实现了学校、学生和企业的共赢。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质量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是确保教学质量的关键。通过定期培训和学术交流,教师可以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同时,建立教师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和科研活动,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这样的师资队伍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服务,推动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持续发展。
例如,某技师学校为了提升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的教学质量,高度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并邀请行业内的知名专家和学者来校进行讲座和培训,分享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学校还建立了完善的教师激励机制。对于在教学改革和科研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教师,学校会给予表彰和奖励。这种激励机制极大地激发了教师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促进了教师之间的良性竞争和共同进步。
结语
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的快速发展,工作页的内容与形式也需要不断更新与升级,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要求。因此,呼吁职业教育工作者、行业专家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持续关注并推动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智玉.工学一体化教学融入"岗位"设计的探索[J].秦智,2023(6):109-111.
[2]郝华文等.工科类技工教学院校工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207-208.
[3]张云等.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工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以"A+雏鹰计划"蓝思班为例[J].现代农村科技,2023(5):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