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探索

作者

衡方园

江苏省邳州市辽河路实验学校221300

引言

新课改的背景之下,小学语文教学也由“单学科学习”,“知识传授”,向“素质培养”方向转型。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记忆、单篇教学,导致学生知识点割裂,学生的兴趣度不高,很难达成核心素养的目标。而大单元教学理念重视对不同主题的多元整合,串联成一条线,有真实性、跨学科的特点,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有了更多的思路和办法。

1 目标导向,聚焦核心素养

教学设计时,教师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科学确立单元目标,将单元目标分解成能操作的学习任务。以阶梯式的任务设计,在夯实基础的同时,有系统地训练高阶思维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拿六年级上册保护环境单元来说,教师塑造认知——实践——反思的连贯链条,通过模仿现场、踏查田野之类的任务,在提升学生知识认识水平的同时也加强其实际动手操作技能。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老师带着学生们去公园,河流等地进行实地考察,要学生们记录环境方面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建议。教学评价采用多元指标,主要有课堂表现,作业质量,实践参与度这3 个一级指标。课堂表现评价重视朗读水平和讨论参与程度。作业评价重在语言表述与是否完整。实践活动主要考查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以及践行环保理念的程度。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对于环保行动的持续性。

2 创设单元主题情境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依照大单元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结合教学目标和内容,给学生创设单元主题情境,这样既可激起学生深度学习的意愿,又能调动起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以往的语文教学都是由教师主宰的,教师在课堂上灌输式的讲授知识和技能,很容易让学生觉得枯燥无趣。而围绕单元主题来创设情境,可以采取生活案例、故事分析、画面渲染等情境,这样既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凭借学生的兴趣驱动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之中,从而达成寓教于乐的目的,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及素养的发展。例如,《慈母情深》《父爱之舟》这一个单元的内容来说,教师可以依据主题定位来做整合处理。本单元主题路线是饱含温情的“舐犊情深”,这个主题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里很重要。对于小学生来说,年龄小,好奇,认知有限,情感认识正是逐步发展、丰富的重要时期,家庭里父母之爱是小学生最易感受,最亲近的情感类型,也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教育素材。因此,教师在开展大单元教学的时候,可以以“舐犊情深”作为单元主题,将两篇文章整合起来,为学生创建“父爱母爱的解读密码”,父亲“庙会吃凉粽子”的隐忍,母亲“掏钱买书”的果断,能让学生明白父爱母爱的不同表达方式。然后教师就可以根据核心主题为学生布置驱动性的任务情境,让学生制作一本有关“父爱与母爱”的纪念册,让学生根据情感、细节、场景等方面去收集素材,也可以加入自己的亲身经历、生活体验等等。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将课文中情感同自己的一些生活经历联系起来,也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感情。接着教师引导学生仔细品读这两篇文章中描写父爱母爱的一些场景、细节,并比较异同点。《慈母情深》中母亲掏钱时,文中所描写的皱皱的毛票,皲裂的手,还有那拥挤,闷热的“工厂环境”,这些形成了非常强烈的反差,也更好地体现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还有《父爱之舟》里描写了父亲“逛庙会”的场景,在文章中用了环境描写,用庙会热闹,父亲吃凉粽子的场景对比,可以体现出父爱的深沉、无私。在比较分析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批注式阅读,把文中反复出现的词圈画出来,仔细地去品读和分析。这样就可以使学生语言节奏里边的情感张力,还可以让学生在后期写作的时候用上这样一种描写手法“情感输出”。

3 技术赋能,优化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教学效能,拓宽学习资源,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技术赋能不只是教学工具的进步,更是促进教学模式的变化,给深度学习赋予技术支持。教师可以将图片、音频,视频这样的多媒体素材在教学当中被有机地融合进来,这样之后就让教学内容变得更为生动形象起来,有助于学生能够直观地把握住那些知识要点。也可以依托在线学习平台开展互动任务,开展主题讨论来促进思维的碰撞,设立小组合作项目来培育团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利用平板电脑、电子白板这些智能设备,达到学习结果的即时呈现与马上回馈。并且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技术可以给学生营造沉浸式的学习环境。就拿教授《观潮》这篇课文来说,老师可以给每个学生都带上 VR 设备,带学生们去体会预设的整场钱塘江大潮的全景视频。在虚拟场景里,好似就身处钱塘江堤上,体验那从水与天交接处出现的白线,直至变成万马奔腾般汹涌的浪潮的过程。逼真场景模仿加大了学生参预的积极性,可使他们亲身领悟文本里描述的壮观图景。

结语

综上所述,深度学习视域下对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的探索,是针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重要改变,也是面向未来对学生的教育,是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同时也是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化教育。以目标为引领,教学设计为基,单元主题情境为背景,以信息赋能为支撑点,创建更为开放,丰富多面的互动课堂。这样既有利于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语言素养、思维能力和人文精神的全面发展,又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往后面看,希望更多教育界工作者能投入到这种研究之中来,一道努力去革新和发展小学语文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 毛婷祎. 学习任务群视角下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实践[J].语文世界,2025(1):12-13.

[2] 王红艳 , 袁苏 . 学科融合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深度学习实践 [J]. 天津教育,2024(30):128-130.

注:此文系 -- 课题《具身认知视角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深度学习策略研究》(立项编号: G250893)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