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智慧水利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

柳江珠

甘肃省庄浪县水务局 省市:甘肃省平凉市 邮编:744699

摘要

本文紧紧围绕智慧水利在水利工程管理领域的应用,展开系统性的深入研究。开篇,通过对行业理论与实践的梳理,清晰阐明智慧水利的概念,以及其全面感知、实时传输、智能处理和科学决策的显著特点。紧接着,从工程全生命周期的视角出发,详细分析智慧水利在工程规划设计、建设施工以及运行维护等关键阶段的具体应用。在这一过程中,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达成数据的精准采集,基于数据驱动做出智能决策,并实现水利资源和设施的优化调度。随后,聚焦智慧水利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遭遇的数据安全、技术融合等棘手难题,通过调研分析,提出加密数据管理、跨学科合作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本文旨在为水利工程管理引入智慧化理念,推动水利工程管理的高效、科学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智慧水利;工程管理;应用策略;水利发展

引言

水利工程作为保障国民经济稳健前行、社会有序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其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水资源能否实现合理调配与利用。伴随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智慧水利顺势而生,为水利工程管理带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推动着行业的深刻变革。智慧水利依托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实现对水利工程的全方位感知、全天候监控,借助智能分析作出科学决策,开展精准管理。在水利工程管理的各个环节融入智慧水利技术,能够显著提升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增强工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对水利行业的现代化转型意义重大。

1智慧水利概述

1.1智慧水利的概念

智慧水利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将水利业务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的新型水利发展模式。它通过物联网、传感器等设备,全面采集水利工程的各类数据,如水位、流量、水质等,构建水利大数据平台。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和挖掘,实现对水利工程的实时监测、预警和分析。借助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手段,为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提供智能决策支持,实现水利工程的自动化、智能化运行

1.2智慧水利的特点

智慧水利具备全面感知、实时传输、智能处理和科学决策的显著特点。全面感知意味着利用各类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对水利工程的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监测,从而获取准确、及时的数据。[1]实时传输保障了数据能够迅速、稳定地传输至数据中心,便于进行即时处理与分析。智能处理借助先进的算法和模型,对海量数据展开深度挖掘与分析,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科学决策则以智能处理的结果为依据,为水利工程管理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参考,提升管理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2智慧水利在工程规划设计阶段的应用

2.1数据采集与分析

在工程规划设计阶段,智慧水利依靠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先进的传感监测设备,对工程所在地的地形、地貌、水文、气象等数据进行全面收集。[2]这些丰富的数据为工程规划设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资料。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和分析,清晰直观地展现工程区域的地理环境和地形地貌。通过对历史水文数据的深入分析,能够准确预测工程区域发生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可能性和强度,为工程的防洪、抗旱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2.2方案优化与比选

智慧水利运用计算机模拟和仿真技术,对不同的工程规划设计方案进行模拟和分析。通过构建水利工程模型,模拟水流运动、水位变化等情况,评估不同方案的可行性和效益。借助多目标优化算法,对方案进行优化和对比筛选,综合考量工程的安全性、经济性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因素,从中选出最优的规划设计方案。这不仅提升了工程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还能有效降低工程建设成本和风险。

3智慧水利在工程建设施工阶段的应用

3.1施工进度监测

在工程建设施工阶段,智慧水利通过在施工现场安装各类传感器,实现对施工进度的实时监测。例如,在混凝土浇筑设备上安装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混凝土的浇筑量、浇筑速度等参数,及时掌握混凝土浇筑的进展情况。利用无人机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巡查,获取施工现场的图像和视频信息,直观了解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3.2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

智慧水利借助物联网和传感器技术,对施工过程中的原材料质量、施工工艺等进行实时监测。比如,在混凝土等原材料上安装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原材料的质量指标,如强度、含水量等。运用视频监控系统对施工现场进行全方位监控,及时发现施工中的违规行为和安全隐患。通过建立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系统,对施工质量和安全进行实时评估和预警,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

4智慧水利在工程运行维护阶段的应用

4.1实时监测与预警

工程运行维护阶段,智慧水利通过构建全面的监测系统,对水利工程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例如,在大坝等建筑物上安装传感器,实时监测建筑物的位移、沉降、应力等参数。利用水质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水体的水质指标。通过建立预警模型,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及时发现工程运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并发出预警信号,[3]避免事故发生,保障工程的安全运行。

4.2智能调度与优化运行

智慧水利运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水利工程的运行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实现对水利工程的智能调度和优化运行。比如,通过对水位、流量等数据进行分析,结合气象预报信息,合理安排水库的泄洪、蓄水等操作,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利用智能算法对泵站、水闸等进行优化控制,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能耗。搭建智能调度系统,实现对水利工程的自动化、智能化调度,提升工程的运行管理水平。

5智慧水利应用面临的挑战与解决策略

5.1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智慧水利涉及大量水利工程数据,这些数据包含众多敏感信息,如工程设计参数、水质监测数据等。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是智慧水利应用过程中面临的重要挑战,因此需强化数据安全管理,采用加密技术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防止数据泄露。建立数据访问控制机制,严格管理不同用户的访问权限,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5.2技术融合与人才培养

智慧水利涉及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种前沿技术,技术融合是实现智慧水利的关键。当前不同技术之间的融合还存在一定难度,需加强跨学科研究与合作,推动不同技术之间的深度融合。同时,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培养既懂水利工程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为智慧水利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结束语

智慧水利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是水利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在工程规划设计、建设施工、运行维护等各个阶段引入智慧水利技术,能够显著提升水利工程管理的效率、质量和安全性,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但不可忽视的是,智慧水利应用过程中也面临着数据安全、技术融合等挑战。未来,需持续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攻克智慧水利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推动智慧水利在工程管理中的广泛应用,为水利行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参考文献:

[1]周腾,曾彬.智慧水利工程[C]//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旱灾害防御中心),《中国防汛抗旱》杂志社,中国水利学会减灾专业委员会.中国水利学会减灾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山东菏泽黄河工程有限公司;,2024:27-30.

[2]刘建华,朱慧,闵克祥.智慧水利与河湖综合管理应用研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5,(01):171-173.

[3]张明远,贾琪璟,苗晶,等.官厅水库现代化运行管理矩阵的构建与实践[J].北京水务,2024,(S1):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