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四季变化下的幼儿园户外游戏设计策略

作者

朱元丽

义乌市职教集团附属幼儿园 浙江 义乌 322000

摘要:本研究以四季变化为视角,探讨幼儿园户外游戏设计策略的系统化实践。论文首先梳理了幼儿户外游戏研究现状,指出当前研究中季节性户外游戏设计的不足;其次针对春夏秋冬四季特点,分别提出具体游戏设计策略:春季注重“自然觉醒”探索与创意种植活动,夏季强调“清凉水世界”与“自然凉亭”生态探索,秋季围绕落叶资源与丰收主题开展活动,冬季则通过“暖动冬日”体能游戏与科学探索站提升活动质量。研究表明,基于四季变化特点设计的户外游戏能有效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增强自然意识,提高户外活动的教育价值与实施效果。

关键词:幼儿园;户外游戏;四季变化;游戏设计;自然教育

儿童与自然的亲密接触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户外游戏作为连接幼儿与自然的桥梁,承载着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和电子设备普及,当代幼儿接触自然的机会日益减少,“自然缺失症”已成为影响幼儿发展的潜在威胁。与此同时,我国各地气候差异显著,四季变化明显,如何在不同季节条件下设计科学、有效的户外游戏,成为幼儿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本研究立足于四季变化的自然规律,旨在探索适应性强、教育价值高的户外游戏设计策略,为幼儿园提供系统化的实践指导,促进幼儿在与自然互动中获得全面发展。

一、幼儿户外游戏研究现状

近年来,随着对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理念的深入,幼儿户外游戏研究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国外研究多聚焦于自然教育与冒险游戏,强调环境与儿童互动的重要性,如北欧国家的“森林幼儿园”模式已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而国内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从早期对国外经验的借鉴逐步转向本土化实践探索[1]。然而,现有研究中针对四季变化下户外游戏设计的系统性研究相对薄弱,缺乏将季节特性与游戏设计有机结合的实践指导,特别是对极端天气条件下户外活动的创新方案研究不足,亟需从理论与实践层面进行深入探讨。

二、四季户外游戏设计策略与实践

(一)春季户外游戏设计策略

春季作为万物复苏的季节,为幼儿园户外游戏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教育契机,设计适宜的春季户外游戏策略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以“自然觉醒”为主题的探索性游戏是春季的核心策略。教师可在园内设置“春芽观察站”,配备放大镜、观察记录本和绘画工具,引导幼儿定期观察并记录植物发芽、生长的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与科学探究精神。为增强互动性,可设计“春芽护理小组”,每组3-4名幼儿负责照料特定区域的新芽,记录生长日记,并在“春天发现会”上分享观察结果[2]。2)“变废为宝”的创意种植活动可充分利用春季适宜种植的特点。教师引导幼儿使用回收物品(如废旧饮料瓶、牛奶盒、鸡蛋壳)制作个性化花盆,设计“班级迷你农场”,种植生长周期短、观察价值高的植物(如豆芽、小麦草、向日葵等)。为增强农场的教育功能,可建立“成长测量墙”,幼儿定期在墙上标记植物高度,直观感受植物生长速度;设置“种子图书角”,提供植物生长相关绘本,加深幼儿对生命周期的理解;组织“变变变魔术师”活动,幼儿预测并记录种子发芽前后的变化,培养科学预测能力。

(二)夏季户外游戏设计策略

夏季气温高、日照强,为幼儿园户外游戏设计带来特殊挑战与机遇。1)“清凉水世界”游戏是夏季户外活动的关键策略。教师可设计分区式水游戏场地,包括“喷泉探险区”——利用可调节喷头创造不同高度的水柱,鼓励幼儿观察水流轨迹并在其中穿梭,体验水的动力特性;“水彩艺术区”——提供大幅防水画布和可水洗颜料,让幼儿用水枪、喷壶等工具进行创意绘画,培养艺术表现力;“冰块科学区”——准备预先冻入各类小物品(如树叶、彩色珠子)的大冰块,幼儿可用喷水器、小锤等工具探索冰的融化过程,激发科学探究精神。2)“自然凉亭”生态探索活动充分利用夏季丰富的植物资源。教师指导幼儿在园内相对阴凉处搭建简易凉亭,使用竹竿、防水布和攀爬植物(如牵牛花、丝瓜)构建生态遮阳处,作为户外观察站和休息区。在此基础上开展“小小昆虫学家”项目,配备安全捕虫器、放大镜和观察记录本,引导幼儿在凉亭周围观察记录夏季昆虫活动,学习简单的分类方法,并通过绘画、讲述等方式分享发现[3]。

(三)秋季户外游戏设计策略

秋季作为收获与变化的季节,为幼儿园户外游戏提供了丰富的自然素材与主题。1)“多彩落叶嘉年华”活动可充分利用秋季特有的落叶资源。教师可引导幼儿收集园内不同形状、颜色的落叶,开展“落叶分类挑战”,鼓励幼儿按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进行分类整理,培养观察力与逻辑思维;设置“落叶艺术工作坊”,提供画纸、胶水、彩笔等材料,引导幼儿创作落叶拓印画、落叶拼贴画和落叶标本书,发展创造力与精细动作;组织“落叶跑道竞技”,在户外场地设计蜿蜒的落叶跑道,幼儿可以在其中跳跃、奔跑或开展接力赛,促进大肌肉发展。2)“丰收主题探索”活动围绕秋季农作物开展。教师可在园内开辟小型“秋收农场”,种植适合秋季收获的速生蔬菜(如萝卜、生菜等),组织幼儿参与收获、清洗和简单烹饪活动,体验农耕文化与劳动乐趣;设计“种子宝宝探险”,收集各类秋季果实和种子(如橡果、松果、向日葵籽等),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不同种子的特性,制作种子标本和种子摇铃乐器,并通过播种实验探索种子的生长条件,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四)冬季户外游戏设计策略

冬季气温低、日照短,为幼儿园户外活动带来独特挑战,但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1)“暖动冬日”体能游戏是冬季户外活动的核心策略。教师可设计“冬季奥运会”主题活动,在安全场地划分多个运动区域:如“企鹅接力跑”,幼儿模仿企鹅姿势夹着小沙包在设定路线中穿行比赛,培养平衡能力与团队协作;“雪球保龄球”,使用轻质泡沫或柔软布制雪球,击倒塑料瓶“保龄球”,锻炼瞄准能力与手臂力量;“暖身迷宫”,在地面用彩色胶带创建复杂迷宫,幼儿需跳跃、爬行等多种方式通过,全面锻炼大肌肉群。2)“冬季科学探索站”活动利用冬季特有的自然现象开展科学教育。教师可组织“冰雪实验室”,提供喷壶、彩色水、各类容器等材料,引导幼儿在户外探索水结冰的过程,创作彩色冰雕;设计“冬季气象站”,安装简易温度计、风向标和雨雪量器,教幼儿每日定时记录天气数据,观察寒冷天气中呼气形成的白雾现象,理解水汽凝结原理;开展“越冬动物观察”,在园内安装适合小型鸟类的食物站,提供望远镜和观察记录册,引导幼儿观察记录冬季活跃的鸟类,培养生物学兴趣和爱护动物的意识。

结束语

四季更替为幼儿园户外游戏设计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与主题素材,本研究通过系统梳理春夏秋冬四季的户外游戏设计策略,旨在为幼儿园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与实操参考。我们相信,基于四季特点设计的户外游戏能够让幼儿更深入地感受自然变化的魅力,培养其观察力、探究精神与环保意识。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不同地域气候特点下的户外游戏本土化设计,以及如何将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户外游戏有机融合,为幼儿提供更加丰富、安全且具有教育意义的户外活动体验,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前鹏.幼儿园户外混龄游戏中教师观察能力的不足及提升策略[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25,27(01):19-22+32.

[2]张瑞琳.户外混龄游戏中幼儿主动性的现状调查研究[J].早期教育,2025,(04):45-50.

[3]杨帆.幼儿园游戏环境构建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A幼儿园为例[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24,40(06):11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