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数字化资源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融合应用研究

作者

淡怀玉

四川省广安第三中学校 638002

引言

伴随着信息技术以及数字化手段的发展,音乐行业进入到了数字化转型时期,数字化工具的应用使得音乐的创作,制作以及传播更加高效,灵活,多样化。音乐创作不再依靠传统的乐器与手工乐谱,录音以及后期制作也更加准确。另外数字化音乐工具也在音乐演出,电影音乐创作等地方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伴随着互联网和数字化平台的发展,音乐传播的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数字化工具从多个方面推动着音乐产业的发展。

1 高中音乐教学中数字化资源融合的理论基础

高中音乐教学中数字化资源的融合应用是建立在现代教育理论基础上的,主要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媒体学习理论和情境认知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数字化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建构材料和互动平台,多媒体学习理论重视学生从各种感官渠道获得信息。数字化资源的多元化呈现能够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来增强学习的效果,而情境认识论认为学习要在真实的情境下发生,数字资源就可以创设丰富的情境让学生理解和吸收。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也为数字化资源的融合应用给予了很大帮助,它看重的是学习者自身,关心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和全面发展,而这也正好吻合了数字化教学的个性化、智能化特点。数字化资源被应用后,高中音乐课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改变,凭借其包含AI 和数字化设计的视觉特性以及涵盖智能技术的优势,一种新颖的过程性、参与性和异步性的音乐教学模式被创造了出来。

2 数字化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2.1 数字化转型路径中的结构性矛盾探索

在音乐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过程当中,结构性矛盾的出现,反映出了技术革命同教育系统之间的动态博弈。第一,因音乐产业数字发展进程加快造成的技能供不应求问题,要求教育端要搭建与 AI 作曲,沉浸音效设计这类新赛道相关的技能养成生态。二是由于教育对象认知方式代际更替,加深了教学场域的时空矛盾。学习者数字化生存方式同传统课堂传授方式代际之差,敦促教学场域朝向虚实交融的智慧学习空间转变。再者就是更深层的矛盾,艺术本体和技术工具的价值张力,艺术创作规律和技术创新逻辑的深度融合。因此高中学校要创建起能承袭音乐文化精粹又能把控数字工具创新的新型教学范式。以上三个矛盾相互联结在一起,进一步促使高中音乐教育开展数字化转型。

2.2 数字化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挑战

高中学校数字音乐教学实际当中,技术应用碰到诸多结构性困难。其次,校际资源分配和技术应用水平不匹配,有的学校建立了在线课程平台,音乐制作软件库等数字化体系,但是大部分学校还是被基础多媒体课件限制着,存在着“重购置,轻整合”的问题,硬件设施分散,运维管理滞后,造成资源利用低,再加上数字音频软件等技术工具的操作难度大,教师技术培训率低,形成了高投入低产出的局面。其次,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分化明显,一些传统经验型教师有应用技术表层化的倾向,这显示了技术工具和艺术教育的分离情况。最后是教学评价机制与数字化教学特点不匹配,缺少对数字音乐创作思维、协作能力等有效的评价,评价主体单一,没有加入行业实践标准,造成人才培育同职业需求有断层。系统性矛盾显示了高中音乐数字化教学要从技术赋能向教育本质回归的急迫,学校要通过资源聚合、能力重塑、评价创新来破局。

3 数字化资源在高中音乐教学中融合应用的方法。

3.1 数字化音乐沉浸式体验的实践模式开发

沉浸式音乐实践模式属于数字技术和音乐教学深入融合的主要体现形式,冲破传统音乐教学时空间限制,给予学生更为真切立体的音乐体会环境,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 (AR) 等数字科技的应用,可以构建多种多样的与音乐有关的学习情景,在沉浸式的体会当中提升自身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体会。而这样的实践应该注重的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在发挥数字技术的优势特点的基础上,也要保留住音乐艺术本身的特点。

3.2 多元化互动的数字化音乐教学平台构建

多元化互动的数字化音乐教学平台是实现高中音乐教学创新的关键性载体。该平台要集合在线音乐创作工具,智能评判系统,社交互动板块,组成“创作—反馈—完善”的循环学习生态环境。利用云端协作的功能,学生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来参与到音乐项目当中去,而老师也可以实时的关注到学生的动态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平台要支持各种多模态资源的上传,包含音频,视频,midi 文件等,满足各种不同的学习风格。并且加入游戏化激励手段,把乐理知识,听力训练转成互动挑战,提升学习趣味性。值得注意的是平台结构应该采用模块化的结构,确保基本的教学功能保持稳定的同时,也能让新的技术如 AI 作曲、动作捕捉这些新兴的技术快速融入进来,给我们的音乐教学带来不断的推陈出新提供技术支持。

3.3 构建数字化音乐动态诊断评价机制

数字化音乐评价机制要冲破传统的单一结果评价模式,创建起多元、动态且具有过程性的评价体系,依靠数据采集和分析技术来对学生的音乐学习过程展开跟踪和诊断,为教学决策供给科学依据,评价内容要包括音乐知识掌握以及技能发展等各个方面,构成全方位的评价指标系统,同时评价的方式也要注意过程性和发展性,重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轨迹。

结语

总而言之,将数字化资源在高中音乐的教学中融合利用既是一大发展的必然趋势,又是培养高中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音乐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利用开发沉浸式体验的数字化音乐实践方式,创建多样化互动的数字化音乐教学平台,创建动态诊断的数字化音乐评价体系,高中音乐教学正在逐渐脱离传统的模式束缚,做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的全方位创新。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变化,将来数字化资源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会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为培养新时代具有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音乐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 超 . 数 字 化 背 景 下 高 中 音 乐 教 学 策 略 [J]. 天 津 教育 ,2025(11):138-140.

[2] 李凯婕 . 高中数字化音乐课程转型的关键路径 [J]. 戏剧之家 ,2024(12):190-192.

[3] 谭小珍 . 数字化技术助力高中音乐“五育融合”的方法 [J].琴童 ,2025(2):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