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互联网 +” 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修养的提升路径研究

作者

李晓东

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0

引言

在信息化社会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任务日益重要且复杂。他们不仅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学术指导者,还是他们的心灵依靠和精神辅导者。因此,辅导员的职业道德修养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必修课。如何在“互联网 +”的浪潮中保持并提升职业道德修养,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互联网+”时代的背景特征

当今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互联网 + ”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一概念源自中国,旨在将互联网与各个传统产业相结合,实现创新、升级和转型。然而,“互联网 +”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它代表了一种全新的时代特征和变革方向。

1. 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普及与加速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可以轻松地获取和传播信息,实现即时沟通和交流。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如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使得各行各业都能够通过互联网进行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利用,从而提高效率。这种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加速发展,使得“互联网 +”时代成为一个信息爆炸和知识爆炸的时代。

2. 跨界融合和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

在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相结合的过程中,不同行业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产生了许多新兴的行业和商业模式。例如,电子商务、在线教育、共享经济等就是以互联网为基础,对传统行业进行了颠覆性的创新。这种跨界融合和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使得“互联网 +”时代成为一个创新和创业的黄金时代。

3. 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服务需求。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和个性化。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合适的产品和服务。例如,智能手机上的应用程序、社交媒体平台和电子商务网站等,都可以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推荐和定制化的服务。这种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服务需求,使得“互联网 +′′ ”时代成为一个满足用户需求的时代。

4. 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的交融。

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使得人们能够跨越国界进行交流和合作。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了解和体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语言和思维方式。同时,互联网也为各种文化产品和创意作品的传播提供了便利和机遇。当然,这种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的交融的背后带来的意识形态的输出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所产生的影响同样值得我们警惕。

二、“互联网 + ”时代对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产生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对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互联网为辅导员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工具,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需求、开展工作;另一方面,互联网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责任,要求辅导员具备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善于利用新媒体工具与学生沟通、关注学生网络安全等。在“互联网 +”时代,高校辅导员应当不断学习和适应新技术,与时俱进,在保持职业道德的同时,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学生成长成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1. 信息获取便捷化

在“互联网 + ”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多样化,他们可以通过搜索引擎、社交媒体等渠道随时获得所需的知识。这无疑给高校辅导员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方面,辅导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以保持与学生的知识储备同步;另一方面,辅导员还需要具备筛选信息、判断真伪的能力,信息爆炸的时代,不少不负责任的信息、误导性的言论充斥着网络空间,这可能误导学生,影响他们的判断力和价值观。辅导员需要具备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观点,引导他们正确使用互联网资源。因此,辅导员应当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了解互联网技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获取可靠的信息和知识。

2. 信息素养专业化

一方面,互联网的便利性和广泛性使得学生在网络上发布、分享各种信息成为可能。然而,这也带来了信息泄露、网络欺诈等风险。辅导员需要明确自己的职业责任,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他们应该加强对学生网络行为的引导和监督,提高学生对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的意识。另一方面,互联网上的信息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大,而辅导员作为高校的知识传播者和引导者,需要审慎选择信息内容和传播方式,避免错误、误导性的信息传播。辅导员应当具备批判性思维和信息素养,以准确、客观地评估和传达信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思维习惯。

3. 沟通方式多样化

“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改变了学生与辅导员之间的沟通方式。以前,辅导员与学生之间主要通过面对面的谈话进行交流,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传递情感和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然而,如今,社交媒体等虚拟平台成了学生们表达自己和与辅导员沟通的重要渠道。辅导员应当善于利用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工具,积极参与到学生的“互联网+”生活中,与他们建立更密切的联系,增加他们之间的互信与共鸣。然而,辅导员也应该注意,在网络世界中,信息的传播往往是迅速而不可控的,一些敏感或不恰当的言论有可能被误解或扩散,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因此,辅导员需要谨言慎行,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树立良好的网络形象。

4. 教育方式多元化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给高校辅导员提供了创新的教育方式和手段。通过在线教学平台、教育 App 等工具,辅导员可以将知识和经验传递给更多的学生,突破时空限制,实现个性化指导。这无疑是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径。同时,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给辅导员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责任。随着学生的网络使用习惯与手机依赖增加,辅导员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网络沉迷问题,引导他们正确使用互联网资源,避免沉迷于网络游戏和虚拟世界。辅导员还需要关注学生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问题,确保他们的网络安全。

5. 角色定位模糊化

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面临着角色定位的挑战。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和资源,他们对辅导员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辅导员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定位,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提供个性化、精准的辅导服务。

三、“互联网+”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的提升路径

1. 高校辅导员应深入了解互联网技术的特点和应用

只有了解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和现状,才能更好地适应和应对互联网时代的挑战。辅导员可以通过参加相关培训、阅读专业书籍和与科技专家进行交流等方式,提高自己对互联网技术的了解程度。同时,辅导员还应积极使用互联网工具,在教学和指导中运用互联网的优势,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2. 高校辅导员应加强职业道德的建设和提高

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是其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事务管理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行的合集。职业道德是高校辅导员的基本素养,对于提升辅导员的工作水平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辅导员应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坚守职业道德底线,遵循职业道德规范。同时,辅导员还应积极参与职业道德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通过分享经验和学习他人的优点,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

3. 高校辅导员应加强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在互联网时代,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已成为高校辅导员必备的素质。辅导员要善于与同事合作,共同研究解决问题;要善于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指导。辅导员可以参加相关培训和学习,学习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提高自己在团队合作和沟通方面的能力。

4. 高校辅导员应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专业能力

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速度之快,要求辅导员具备宽广的知识面和专业能力。辅导员可以通过阅读学术论文、参加学术研讨会等方式,了解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和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造诣和专业能力。同时,辅导员还应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通过参与实际工作和项目实施,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在“互联网 +”时代,高校辅导员的职业道德修养提升路径是多方面的。辅导员应深入了解互联网技术,注重职业道德的建设和提升,加强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增强自己的专业能力。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才能更好地适应和应对互联网时代的挑战,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指导。

参考文献

[1] 胡若曦,段登辉,王睿 .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 [J]. 中国新通信,2023,25(06):173-175.

[2] 郑喜娟 . 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提升路径 [J]. 现代商贸工业 ,2023,44(08):94-96.

[3] 朱雁 .“互联网 +”时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提升策略 [J].科教导刊 ,2022(36):90-92.

[4] 周后璋,王子钧,罗明亮 . 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修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基于“互联网 +”视域下的研究 [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24):23-24.

[5] 薛俊义 . 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的内化之道 [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9(21):77-79.

[6] 马炳琛 .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探究 [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9(04):72-73.

作者简介:李晓东(1994 年 9 月),男,汉族,人,辅导员,法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