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生受挫心理成因分析及干预对策

作者

关晴朗

茂名市福华小学 广东茂名 525000

引言:如何提高学生受挫力水平,家长和学校是第一责任人。而在漫长而艰巨的受挫力水平强化过程中,教师应该担当起主导者的责任。然而,帮助学生提高受挫力水平并非能一蹴而就的,要做到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受挫力水平,预防学生违法犯罪和轻率事件的发生,我们就必须充分认识造成学生受挫力水平低下的直接原因。

一、小学生受挫心理危机的成因分析

1、教育方法不当

首先是家庭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的普遍心态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孩子有过高的期望和过度的保护,造成孩子心理素质薄弱;然后是学校教育。不少学校偏重考试成绩,致使教师不够重视德育教育,导致学生遭遇困难时心理迷失;最后是学生本身。作为受教育者的小学生本身来说,当外界压力与成绩成反比、理想与现实有脱节,且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容易造成心理失衡。孩子一旦心理失衡,而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则表现为缺乏信心、抑郁迷惘。

2、社会导向扭曲

社会上一些视频、书籍、网文、图片等不良思想的传播,使部分学生失去了正确导向。小学生思想单纯,当两种完全对立的价值趋向呈现在他们眼前时,如果缺乏正确引导,就非常容易产生两种不良的心理状态:一种是错误的价值趋向,让学生在人生道路上与现实和真理的距离越来越远;另一种是学生迷惘不能前行,试图用稚嫩的心态去分析深奥的价值趋向,而又力不从心,最终导致烦躁难耐、自暴自弃,甚至产生精神疾病,抑或产生更加恶劣的思想倾向。

3、缺乏挫折锻炼

不少学生从小就得到父母羽翼的庇护,生活无忧,但其心理素质十分脆弱,缺少坚忍不拔的意志,受挫力水平低下。父母没有及时地适当地提供挫折锻炼的条件和机会,对孩子受挫力水平锻炼的必要性认识不足,且高估了环境给孩子造成伤害的程度,不愿意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来预设孩子的成长途径,总把自己的苦难经历挂在嘴边,罩在心上,不愿自己曾经的苦难经历让“历史重演”。事实上,这就是父母本身承受挫折的心态和能力不足的表现。

二、小学生受挫心理危机的干预对策

1、正确分析原因,帮助学生在受挫时解困释怀

许多家长尤其是老人对孩子的过分溺爱、过分夸奖、胜负欲太强,对孩子以后的成长都是有百害无一利的。教师要对这些挫折产生的原因作仔细全面、合情合理的推敲和剖析,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寻找契合的对策。面对受挫心理危机困扰的学生,教师要“对症下药”,帮助学生寻找“药到病除”的抗挫对策,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教师可以教育学生,遇到挫折时,可以选择合理的方式去进行宣泄,比如去操场跑到满头大汗、打球打到酣畅淋漓、游泳直到全身乏力,都能快速消除消极情绪的负能量;大声痛哭、拳击场的一场激烈博弈,也能发泄愤怒和不满、排出毒素、赶走阴霾;聆听一首婉转动听的天籁之音、欣赏令人叹为观止的秀丽风景、来一场说走就走的郊外旅行,能化解愤懑、平和情绪、消融烦恼。

2、调节心理平衡,鼓励学生在逆境中战胜困难古人有云:“逆境出人才”。温室里成长的花朵,是经不起风

吹雨打的,要提高学生的受挫力水平,必须把主体放到一定的挫折环境中去磨练。所谓“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经历逆境也是人生值得庆幸的事情。在逆境中克服困难更能振奋学生的斗志,使他们得到快速成长。但遇到学生难以承受的突如其来的重大挫折,教师不能视而不见、置之不理甚至过分指责,而要耐心帮助、调节其心理平衡,鼓励学生勇敢战胜困难。

例如,当学生遇到挫折后烦躁不安、冲动行事时,教师要当机立断地及时给出正确无误的引导。可以采取缓兵之计,让学生慢条斯理地不急于解决矛盾,多做几次深呼吸,冷静下来再安安心心地寻找对策。同时,要教育学生当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时,学会退一步就能海阔天空,天无绝人之路,先选择暂时放手,力求将一些忧愁烦恼、阴暗消极的念头和想法封存在潜意识里面,使心态保持平衡,学会坦然。

3、有效沟通交流,摆脱学生自卑心理不良影响

据调查统计,绝大多数心理失衡的学生,都缺少必要的与人沟通的技巧。所以,"沟通思想,讲授技巧"也是提高学生受挫力水平的捷径之一。学校或教师,可以适时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在我们学校就设有心理辅导站,辅导站设置了“心灵之约”信箱,安排了持有心理健康B证的老师值班,让老师直接地与受挫学生面对面沟通。如果信件沟通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会邀请学生到“谈心小屋”直面交流。我们的交流也是非常具有针对性的:对学困生,重在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认识“勤能补拙”的道理;对贫困生,重在引导他们自强、自立;对于女生,重在引导她们自信、自强、自尊、自爱。

曾经有这么一个学生,看似平时学习很用功,但是每次考试都不及别人,最有把握的一门语文学科都差强人意,长期以来心理很自卑,觉得自己很笨,老师或者长辈吩咐的事情没有一件能做好的,感觉自己处处不如别人,特别烦躁,判定自己不是读书的料,但是父母亲却对他充满期望,他看到父母外出打工又很辛苦,他觉得很愧对父母,心里很苦闷。于是他来到心理咨询室找我谈心,我在交谈中发现他其实人并不笨,只是做事缺乏合理的方法和头绪,我鼓励他要自信,提高效率,不要一味的埋头苦学,有时也要多思考,要培养遇到问题先思考再动手的习惯,做事情便不再会做不好了。无论是何种沟通,我们应该更注重实效性,传授学生一些便捷可行的小窍门,使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摆脱前期的挫折带来的不良影响。

结语:呵护未成年人的成长,首重是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其行之有效的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受挫心理的形成主要是后天原因造成的,学生的受挫力水平只有通过后天的学习和锻炼才能获得有效的提高。因此,教师帮助学生从小树立敢于竞争、乐于竞争、善于竞争的意志品质,帮助他们为成为新时期杰出的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赵刚 , 陈晨 . 小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的实践探索 [J].教育发展研究 ,2021,31(8):92-97.

[2] 何龙飞 . 探索小学生受挫心理的成因与个性辅导 [J]. 中小学教育 ,20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