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红色教育与多学科交叉的实践研究

作者

魏强

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第三中学 068450

引言

红色教育属于中国教育体系里的关键部分,旨在传承革命精神和红色文化,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意识。近些年跨学科融合教育渐渐得到重视,它的核心在于打破学科界限,通过多领域知识的交叉整合形成系统化又多元化的知识架构,把红色教育同跨学科融合结合起来,可以给教育更新供给新想法,促使教育观念跟上时代步伐,体现教育的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

1、红色教育与多学科交叉的作用探究

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红色教育同多学科交叉融合有着明显的价值体现。红色教育的关键之处可以从诸多方面展开细致的剖析,一方面,红色教育依靠革命传统以及民族文化传承,来加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而多学科交叉则给予它更为宽广的研究视野和多种研究手段,通过汇集历史、语文等领域的知识资源,学生可以全面把握革命进程的发展脉络及其内涵,从而塑造起批判性思维和革新意识。多学科交叉可以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改善课堂互动的状况,推动他们积极投身到教学活动当中。把红色教育资源系统性地带入各科教学框架之内,给教育工作者给予了崭新的教学样例和考核标准,迫使他们持续思索并且改进教学手段,迎合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必要条件。

2、红色教育与多学科交叉现状分析

当下红色教育正在朝着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新阶段迈进,但实际推进过程中暴露出来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部分地方把红色资源融入到历史学、政治学、文化学以及艺术学这些学科当中去,采用课程整合或者协同研究之类的方法,促使学生领悟并且认可红色文化的价值内涵,很多学校会把革命文学作品引入到历史课上,并且联系实践教学重现历史情景,进而形成一套系统又形象的教学体系。从整体上看,红色教育的跨学科整合水平还有待加强,特别在农村和偏远地区,这种教育常常只是单纯地呈现一些内容,设计一些形式,很难和其他学科做到有机衔接,进而使得学生对于红色文化不能有全面的认知和深刻的体会。

3、红色教育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实践路径

3.1 课程整合与跨学科项目的设计策略

红色教育的落实还需课程整合、跨学科项目设计、营造多种学习环境,促使学生从多角度认识红色文化的意义和价值。学校可以以“红色文化与当代社会发展”为主题,设计跨学科项目,把历史、语文、文学、艺术等知识体系融合起来,在此框架之下,教师要全面阐述中国革命进程中重要的时间节点、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及其精神特点,还要剖析这些事件和人物对中国社会文化格局产生的影响。同时,教师还可利用案例研讨等形式,启发学生思考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的价值取向和现实意义,引发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行为自觉。教师可选取与红色主题有关的经典文本,比如鲁迅的《呐喊》,杨朔的《红色家书》,组织文本解读和创作活动,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识和情感认同。此外,教师还可指引学生就红色文化主题展开绘画创作、戏剧演出、音乐演绎等活动,在艺术活动中体会其中蕴含的美学内涵与精神内涵。学校可安排实地考察课程,带领学生到革命遗址实地调研,去历史博物馆观赏红色主题的展览,通过这种沉浸式的学习加深对历史进程的认识。采用跨学科整合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可以全方位地把握红色文化的本质属性,而且在实践当中增进对价值的认同感,加强综合素养与批判性思维水平,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塑造根基。

3.2 实践性学习与社区参与

实践性学习加上社区参与成为融合多学科知识,推进红色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有益于学生在实际情形中加深对红色文化的认识和领悟。学校应创建平台,促使学生参与到社区服务或者志愿活动中来,围绕红色文化展开专门活动,如“红色文化进社区”之类的项目,学生可通过实地考察、宣讲革命历史、讲述红色故事、规划文艺演出等形式,把所学理论变成实际行动,在操作中提升自身素养,这种互动有益于学生完成从书本知识到实际操作的转变,而且优化他们的交际能力和社会担当意识。学生同社区居民的深入交流会让他们接触到更多元的历史叙述角度,进而拓宽视野,加深对红色文化总体把握。学校还可以利用社区资源,规划一些包含红色文化主题的多种实践活动,比如专题讲座、学术讨论、成果表现等,并且要努力促使社区居民加入进来,营造出一种共同学习的氛围,这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既能够加强学生的组织筹划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又可以引导他们去探寻红色文化当下的意义以及核心价值。

3.3 数字化工具与创新教学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字化工具的大量应用给红色教育以及跨学科融合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学校可以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来创建交互式的教学体系,利用数字平台引领学生去探究红色文化的核心内涵,采用虚拟现实(VR)技术,学生就能“亲临现场”般感受到历史场景,体会到某个时期的社会变革和发展脉络,进而加强自身的实践认识能力,并且激发起学习的热情。学校还可以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开设一些专题性的多媒体课程,把这些课程里包含的各种视频,音频以及图文等多模态资源要素集合起来,营造出一种沉浸式的环境氛围,促使学生在自己主动探寻的过程中加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数字化技术给跨学科协同赋予了重要支撑,通过在线协作平台(Google Classroom 或者 Edmodo)来安排,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围绕某个主题创建专门小组,促使他们依靠红色教育资源,在多种学科融合的情境之下展开探究式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综合利用各个领域的知识,用头脑风暴的方法规划研究计划,恰当分配任务,最后用多媒体形式表现成果(制作微电影,编写电子书,搭建虚拟展厅等),这样一种以实践为主的教学方式,既加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又使他们在真实环境中对红色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加深价值认同感。

结语

总之,红色教育同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实践研究当中,其核心价值与现实意义被全面体现出来,通过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的深入探究得知,红色教育可以很好地传承革命精神以及历史文化精髓,而且凭借跨学科视角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养。根据研究数据表明,把多学科的资源融合起来,有益于营造多元化的学习环境,进而加强学生对于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数字化技术的应用给教学模式革新给予了有力支持,促使学生在互动协作之中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展望将来,要着重改进评价体系并优化师资队伍,从而优化红色教育的实际效果,培育具有历史视野和现代意识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伟. 红色教育视域下的多学科融合教学探析[J]. 教育研究与评论 , 2024, (02): 45- 48.

[2] 李霞. 红色文化在多学科教育中的实践与探索[J]. 中小学教育研究 , 2023, (12): 32- 35.

[3] 赵敏. 红色教育与跨学科教学的融合路径研究[J]. 教学与管理 , 2024, (01): 58- 60.

本文系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2024 年度研学课程暨学科工作室专项课题探究初中红色主题研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课题编号 2024ZZX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