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果蝇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林红霞
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通泉镇农业服务中心 四川绵阳 622759
杨梅拥有独特的口感,而且杨梅的外观较为可人,具有极高的市场经济价值。近年来,受到斑翅果蝇的影响,对杨梅的种植造成较大的危害,使杨梅的品质受到严重影响。在治疗果蝇时,由于部分果农对相关病虫害防治措施不了解,因此经常出现违规用药的情况,让杨梅的品质受到严重的威胁。为减轻果蝇危害,需要总结一套简易的绿色防控技术,进一步加强杨梅的产量以及品质。
一、杨梅果蝇发生特点分析
(一)果蝇的生存能力较强
果蝇属于腐生性害虫,对酸甜的果汁有着狂热的嗜好,经常会食用腐熟以及腐烂的水果,寄生范围非常广泛,会对李子、草莓等皮薄水果造成严重的威胁,而且在收获杨梅后,果蝇会扑向周围其他水果或者其他未到成熟期的杨梅,在每天的11 月份,当气温降低后,果蝇才会停止活动,准备越冬。
(二)繁殖速度快,后期危害性强
果蝇的繁殖能力较强,每只雌虫可以产卵300 余粒,一般每一代的繁殖周期为10~30 太难,如果环境适宜,果蝇会快速地繁殖,危害程度与杨梅果实成熟度有关,如果成熟度在 70%~80% ,虫果率会达到40% ,如果成熟度在 90% 以上,则成果率最高会达到 90% 。
二、杨梅果蝇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意义
果蝇, 作为一种经典的模式生物, 在生物学和遗传学领域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短生命周期、高繁殖率以及遗传学上的便利性, 使其成为研究生物发育、遗传调控、药物作用机制等问题的理想模型。杨梅果蝇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保障食品安全:杨梅果蝇主要危害成熟或近成熟果实,若防治不及时会导致商品果率显著下降,直接影响果农经济效益。绿色防控技术通过物理、生物等环保手段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避免残留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第二保护生态环境:传统化学防治易造成环境污染,而绿色防控技术(如食诱剂、频振式杀虫灯等)既能有效控制害虫,又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第三提高经济效益:在杨梅成熟期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如黄板诱杀、罗幔栽培等),可降低果实损伤率,减少因虫害导致的经济损失。例如,福建地区农户使用果蝇诱捕器后,果实损伤率明显下降。
三、杨梅果蝇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策略
(一)物理防治技术的应用
1. 网室栽培
选用山冈、山腰坡地、通风良好、当年开花数量适中(株产量30公斤)的成熟树,提前疏花、疏果,确保树冠通风、透光。在杨梅收获的40~50 天中,每棵树都要用0.42 毫米的防虫网覆盖,在覆盖之前,要注意树冠和地面的病虫害。网帐距离树冠至少20 厘米,网帐的裙腿被一根木桩固定在地上,周围用泥土封住,进出网帐的时候,要及时关上网帘,以防虫子钻进。在杨梅被网住的时候,所有的农药、生长调节剂、营养液都不能使用,直到收获的时候才能收网。利用网帘,可有效地阻断杨梅果蝇和其他有害生物的危害,防止杨梅在收获前施用杀虫剂,从而提高杨梅的品质,是安全、优质、高产的栽培方式。覆盖网对果蝇的防治效果在 97% 以上,基本上可以消除果蝇的影响。
2. 灯光诱杀
频振型灭虫灯是一种利用害虫的趋光性,选择光源、波长、波段等对害虫具有强烈的诱杀作用,再利用高频、高压电网将害虫消灭的诱杀手法。例如在青田县瓯南街白浦村杨梅园中安装采用太阳能频振型的杀虫灯,采用最大光谱级(最大利益值)作为设置标准,并根据杨梅虫害的不同,调节灯光的时间和时间段来诱杀害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 糖醋诱杀
在杨梅成熟期之前,采用敌百虫、红糖、食醋、白葡萄酒、清水,按照1:5:10:10:20 的比例调制成糖醋诱饵。用剪刀在距离矿泉水瓶口8-10 厘米的地方对称的前后开两个口子,方便苍蝇等虫的进入,随后拧紧瓶盖,把瓶身挂在树荫下,再将调制好的糖醋液倒入每只瓶中。在添加糖醋的同时,每7-10 天把瓶子里的虫子清理干净。试验结果表明,在杨梅成熟阶段,果蝇的防治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二)构建绿色综合防治体系
杨梅果蝇病虫害防治是多学科的技术结合。绿色综合防治体系框架的形成就是把不同领域内的知识、技术、方法有机融合在一起,以产生病虫防治最佳结果。绿色综合防治体系核心目标,不是依赖单一的化学防治方法,而是在尽可能和谐生态的前提下寻求最优生态综合防治。体系框架的构建需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指导原则,弄清防治手段之间的关系。将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农业管理措施生态保护与化学防治相结合,不同的措施都要根据杨梅果树种植类型、病虫种类与区域特点量身订制,如杀灭生物害虫可采取利用天敌昆虫,选择种植一些合理的防护作物与天敌昆虫共生,形成生态屏障,从而减少果树的病虫害。通过精准农业技术,实现对果树病虫害的动态实时监控,使病虫害防治措施更具针对性,减少资源的浪费与环境污染。体系框架的构建中,数据化管理是重点,需要大数据分析、遥感技术对杨梅果树种植区的病虫害发生进行实时的监控与预警,能够在病虫害发生之前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损失。对农民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是体系能够成功施行的前提条件,也只有全员参与,才能够构成有效的防治体系,以确保整个体系的构建有效。
(三)精准施药技术的应用
种植人员在开展杨梅果树种植过程中,要科学精准施药,从而实现果蝇病虫害的有效灭杀。一是要明确具体的施药范围,有效控制每次实际的药剂喷洒量,避免影响到果树的正常生长。二是在完成喷洒杀虫剂以后,要及时清理干净枝叶上残留的各类杀虫剂,避免影响到其他实际的生长效果。三是要定期进行更换杀虫剂,避免杨梅果树的花蕊、花蕾等部位产生严重损害。除此以外,少数害虫都会存在很浅的孔洞,种植人员可以借助工具进行深挖土壤,从实现对害虫的有效控制。针对地方林业部门来说,要加强对种植人员用药技术的培训与教育,保障整体用药的科学规范,进而大大提高实际种植经济效益。种植人员在采购杀虫剂环节,要选择从正规渠道进行采购,杜绝购买假冒伪劣药品。四是采收后处理,需要将裂果、病虫果等残次果进行处理,把残果集中处理,保证不会有果蝇孵化,可以通过深埋、密闭塑料袋闷晒等方式进行处理。在采摘完毕后,傍晚时集中喷药处理残果,药剂可以选择高效氯氰菊酯( 4.5% )、 5% 甲维盐( 5% )等药物,进行喷雾防治。
(四)性诱剂防治技术的应用
性诱剂是一种生物诱捕剂,它可以是分离的外激素,也可以是人工合成的外激素。性诱剂主要用于对果蝇害虫进行诱捕,是一种生物防治手段,具有绿色环保高效无污染的特点。一般情况下,各种雌性昆虫在性成熟之后,都会释放出一些被称为性信息素的化学成分,其能够有效吸引同种雄性昆虫来进行交配。将性诱剂应用于杨梅果树病虫害的防治当中,有着很大的优势。一方面是其具有很高的专一性与敏感性,针对果蝇病虫害有独特的性诱剂配方与浓度,它能对该种昆虫进行定向诱杀,但不会对其他的昆虫产生引诱作用。一方面是其不会产生抗药性等问题,且不会产生任何污染,对于生态环境比较安全,且其与其他防治手段之间有着很高的兼容性,可以在使用其他病虫害防治手段的同时使用性诱剂防治。
在使用性诱剂时,应该保证杨梅果树的良好通风,并且在通风的适当位置来安装诱捕器。针对果树上果蝇害虫较多的情况,应该适当增加诱捕器的数量,减少害虫对果树的影响。与此同时,要定期对诱捕器的诱芯进行更换,每两个月更换一次,及时了解诱捕器情况,保证时刻能够发挥作用。针对瓶式的诱捕器,要对内部的水量进行检查,定期清除内部所捕获的害虫,尽可能地保证内部有空间,能取得理想效果。当前,在具体应用上,要在瓶盖的位置安装小孔,在下面悬挂性诱芯,保证害虫能够掉入其中。综上,在种植杨梅果树时,应该合理应用性诱剂从而提高果蝇病虫害防治效果。
结束语
总体来讲, 杨梅属于我们生活当中常见的水果种类之一, 因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相关种植及养护人员应重视对影响杨梅树健康生长的因素进行全面详细的调查, 从而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同时,对于果蝇进行防治时,需要灵活选择物理、化学等方式进行综合防治,降低果蝇的繁殖数量以及危害程度。以预防为主要的防治原则,进一步加强栽培管理以及施肥管理,通过物理、生物防治的措施,进行绿色防控,对于早熟的品种,需要及时采收,防止受到果蝇影响,在杨梅成熟期及时将腐烂果处理,保证果园内的清洁。
参考文献:
[1] 田文静 , 施海燕 , 史金涵 , 丁旭 , 张继 . 不同药物对果蝇防治效果的比较研究 [J]. 生物学通报 ,2021,56(12):47-50.
[2] 任艾齐 , 陈立英 , 岳琳忠 , 邓梦婷 , 赵文婧 . 谷子可溶性膳食纤维对果蝇生活的影响 [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2023, 22 (04):63-67.
[3] 李广莹 , 肖桂然 , 吴磊 , 闫永平 , 纪晓雯 , 金礼 . 果蝇脂肪体中Piwi 影响生长发育的新功能鉴定 [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2023, 46 (11): 1532-1535.
[4] 梁银娜 , 林红友 . 杨梅减肥增效丰产技术 [J]. 新农业 ,2022,(16):21.
[5] 鲁晔 . 杨梅种植过程中提高产量和质量的方法研究 [J]. 农村实用技术 ,2022,(03):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