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质生产力融合人生目的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路径研究

作者

丁文杰 牟晓龙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大学生就业始终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从党的十八大提出 “民生之本”,到十九大强调 “最大的民生”,再到二十大明确 “最基本的民生”,就业对民生的重要性不断被凸显。近年来,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就业总量压力持续加大。与此同时,科技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新质生产力,高等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新质生产力,培养出既懂创新又有主观能动性的高素质人才,成为当前育人工作的重要课题。人生目的是个体内心稳定而概括的追求,既关系到自我价值的实现,也涉及对个人之外世界的影响,能推动个体积极发展、助力取得更高成就。因此,把人生目的与新质生产力融合起来,对于促进大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力与人生目的之间的现状与关系

(一)现状概览

本研究选取日照市八所高校的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星平台发放问卷 3650 份,经筛选后得到有效问卷 3203 份。数据分析显示,大学生就业力平均得分为 47.64,有 1721 人总分超过均值,347 人总分接近均值,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人生目的平均得分为55.31,1858 人总分超过均值,149 人总分接近均值,同样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二)关系解析

从下表的相关分析结果来看,人生目的与就业力整体呈显著正相关。具体到各维度:拥有人生目的与寻找人生目的呈显著负相关;拥有人生目的与就业力总分及三个子维度均显著正相关;寻找人生目的与就业力总分、就业观念与期望及就业困难与挑战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就业困难与挑战维度与就业力、人生目的及其维度均显著正相关;其他维度间的相关性不显著。

人生目的与就业力相关分析

注: *.p<0.05,**.p<0.01,***.p<0.001 .

二、新质生产力对人生目的的影响

新质生产力以创新为核心,融合科技、数字与绿色生产力,它的出现不仅重塑了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更深刻影响着个体价值体系,尤其是大学生的人生目的。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拓展人生目的内涵。借助科技创新、数字革命与绿色转型,新质生产力重塑了社会价值的评判标准。传统人生目的中聚焦个人成就的部分,正逐渐与科技攻关、数字普惠、生态可持续等时代性社会价值相融合,推动人生目的从单纯的个体追求转向个体与社会价值的融合,让大学生对自我意义的定位更易与国家战略、产业升级相联系。

二是强化人生目的的动机调节功能。新质生产力的创新驱动本质,要求劳动者不断更新知识与技能。明确的人生目的能提供长期方向指引,将主动学习的动机内化,缓解技术变革带来的焦虑;其蕴含的“自我超越”内核与创新精神相呼应,进一步增强了动机调节的效果。

三是深化人生目的超越性。新质生产力蕴含的绿色发展、共同富裕等理念,与人生目的的超越性特征相互呼应。科技伦理、数字公平等议题为大学生搭建起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连接桥梁,而其国家战略属性也强化了人生目的的集体维度,让个人意义与社会意义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统一。

三、将新质生产力融入高校人生目的的策略与路径研究

新质生产力与人生目的的融合,核心是通过价值引领与能力培养的协同,打破高校技能教学与价值教育脱节的问题,帮助大学生在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实现个人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这一融合可从三个维度推进。

在教育体系革新上,高校需构建 “知识传递 - 价值内化 - 能力养成” 的一体化育人体系。一方面推进课程跨界融合,把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内涵融入专业课程,同时将人生目的 “自我实现与社会影响” 的双重意义嵌入教学,让学生在学知识时思考其社会价值;另一方面转变教学逻辑,以问题为导向开展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在探究新质生产力相关现实问题中,把抽象的人生目的转化为具体追求。

在实践赋能机制方面,要搭建认知到行动的转化桥梁。校企协同实践中,共建平台让学生参与新质生产力相关项目,在掌握技能方法的同时,找到人生目的与岗位需求的契合点;创新创业引导上,围绕新质生产力领域的社会需求搭建支持体系,让创新行动成为人生目的的实践载体,强化社会影响;职业发展指导中,梳理“技能要求 - 社会价值 - 个人追求”关联图谱,指导学生以人生目的为核心定位职业方向,将技能更新视为实现目标的必要路径。

协同生态构建需要多方合力。政府应将价值与技能融合纳入高校评价体系,搭建新质生产力人才需求数据库,减少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的错配;企业要从单纯招聘者转变为培养合作者,参与课程设计、提供实践导师,传递技术伦理与绿色责任理念,推行“技能 + 价值观”双导向用人标准;社会力量可通过论坛、案例分享等活动,展示技术创新与社会、生态需求的结合,为学生提供多元价值参照,强化人生目的的超越性。

四、结语

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大学生就业与人生目的教育正站在关键路口,挑战与机遇并存。研究发现,就业力与人生目的密切相关,人生目的水平高的学生就业能力更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把人生目的与新质生产力融合起来,不仅能帮大学生树立正确职业观、提升适应能力,更能推动他们实现个人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找到高质量的工作。这需要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各界一起努力,通过革新教育体系、完善实践机制、构建协同生态,培养更多有创新精神和主观能动性的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参考文献:

[1] 兰公瑞 , 李厚仪 , 盖笑松 . 人生目的 : 一个能预示积极发展的心理结构 [J]. 心理科学进展 . 2017(12)

[2] 张林 . 习近平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几个重要论断 [J]. 党的文献 ,2024(3):25-34.

[3] 徐曼 . 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就业:挑战、机遇及应对之策 [J].商展经济,2024(20):32-35.

课题来源:2025 年日照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课题名称:新质生产力融合人生目的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路径研究,课题编号:ZX20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