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化疗药物对肿瘤科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对策

作者

周容

峨眉山市人民医院

由于癌症患者患病率、化疗药物使用率的增高,使肿瘤科护士面临不同程度的职业性危害,而该危害具有“ 潜伏、隐匿” 等特点,难以被发现,对护士身心健康造成威胁。护士在与患者进行化学治疗时随着暴露时间的增加,会导致有毒物质的累积实现质的飞跃,到时候的危害是不可估量的[1]。现将化疗药物对肿瘤科护士的危害和防护对策综述如下。

1 化疗药物对肿瘤科护士造成危害的途径

1.1 呼吸道吸入:粉剂类溶解药配置过程中,药瓶内药物过量会诱发药物喷溅;注射器排空操作时,会将气雾类、小液滴类药物扩散到空气内;瓶盖、注射器和安瓿、输液管均会存在药液残留现象,从而构成气溶胶、气雾等形式侵入机体呼吸道,威胁其身心健康。

1.2 皮肤及黏膜接触:若在抗肿瘤药物操作期间,包括化疗药物的输注及废物的处理,会将小部分药液溅到皮肤、眼睛等部位,通过皮肤和黏膜组织吸收会造成机体伤害。Verscheure[2]研究表明,医院中ADs 监测发现,在分析的 39 个样本中,环磷酰胺检出阳性率为 75.9% ,甲氨蝶呤为 56.4% ,5-氟尿嘧啶为 66.7% ,其中监测出环磷酰胺的最高残留浓度达 208.85ng/cm2

1.3 消化道吸入:护士若存在配置化疗药物时进食、使用污染食物器具、配置后未彻底洗手等行为,则会危害自身内部器官功能。特别是处理癌症患者呕吐物、排泄物等体液时,若因操作不到位,则会面临职业危害。

2 化疗药物对肿瘤科护士的职业危害

2.1 骨髓抑制

张晓霞等[3]在医院建立静脉调配中心后,对建立前后医务人员的血液毒性进行分析,发现化疗药物可引起肿瘤科护士的血液毒性,长期处于低浓度的含化疗药物的环境中的肿瘤科护士的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计数明显下降。而且,贾晓燕等[4]发现,化疗药物的暴露持续的时间和不良反应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关系,结果显示:长期接触化疗药物的肿瘤科护士的白细胞比值下降率是 45.8‰

2.2 脱发

何志慧[5]调查发现,随着暴露时间增加和暴露剂量的累积,肿瘤科护士会出现脱发的现象。且刘斯洁[6]明确提出,长期接触化疗作业的肿瘤科护士其异常脱发生的概率为 68.00% ,远远高于对照组 (P<0.05)

2.3 影响生殖系统

李亚洁等[7]对全国39 家医院2241 名医务人员近3000 例受孕者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医护工作者的自然流产、死胎死产率和先天性畸形率均明显增高。

2.4 致癌作用

由于肿瘤科护士需要长期进行化疗作业,受化疗药物的影响容易出现淋巴细胞染色体改变、姐妹染色体交换率增加、DNA 断裂等状况,增加了机体患癌风险[8]。

2.5 免疫系统的破坏

汕头大学医学院实验室研究发现[9],铂类药物在人体内累积的量、与免疫细胞和相关副作用三者之间的关系密切,铂元素在体内累积可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不利于机体健康。

2.6 其他危害

王凤等[10]研究结果显示,化疗药物对人体皮肤具有一定刺激性,肿瘤科护士在配置化疗药物时,如果没有按照防护要求,正确穿戴防护用具很有可能会出现充血、干燥、增厚、皲裂脱皮、皮疹、红斑、色素沉着等皮肤损伤。盖垚等[11]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肿瘤科护士在接触化疗药物后都出现相应的副作用。其中恶心与呕吐、角膜炎、感觉异常、腹泻、皮炎及皮肤水泡等副作用发生率 >60% ,口腔炎、疲乏、便秘及食欲不振等副作用发生率 >40‰

3 化疗防护对策

肿瘤科护士对化疗药物职业危害的认知程度不同,会直接影响其有效及合理的采取职业防护措施,因此需加强肿瘤科室第化疗防护的认识。

3.1 树立防护意识,建立健康档案

规避肿瘤科护士的职业暴露风险应该以预防为主,因此,肿瘤科护士树立化疗药物防护意识,强化职业防护技能,定期体检。目前医学院校以综合护理教学为主,未设置化疗药物副反应、注意事项和化疗药物配置流程等课程,初入职的肿瘤科护士化疗防护意识差,职业暴露发生率高。紫杉醇和顺铂是典型的TP 方案,也是目前骨髓抑制常见药物,对肿瘤科护士的危害不可忽视。所以,肿瘤科护士入职时应进行系统的职业防护岗前培训,弥补知识盲区,树立化疗药物职业防护意识一级预防的观念,严格执行化疗药物配置防护流程,遵循化疗药物处理流程,以免因个人原因发生职业暴露;此外,还应该树立第二级预防意识,建立健康档案,长期接触化疗药物的肿瘤科应定期体检,1 次/年。与化疗药物接触后如果出现相应的副作用,应立即体检,避免恶化[12]。

3.2 加强化疗药物安全管理,优化职业防护用具

吴倩[13]的研究结果提示,合理的药化疗药物配置防护流程,能有效的规避了化疗药物肿瘤科护士的伤害。张新琴等[14]、的研究结果显示,提供充足且安全的职业防护用具,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肿瘤科护士在进行化疗作业时发生职业暴露的风险。所以医院有必要建立和完善化疗药物相关职业防护制度,使化疗药物配置流程规范化,对相关设备查缺补漏,优化肿瘤科护士的工作环境,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还要依据科室特点,建立常用化疗药物的配置流程,并且制定职业暴露之后的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和开展知识培训,以此规避职业暴露风险,增加处理应急情况的能力。

3.3 护理人员严格遵循化疗药物配置防护流程

黄运燕等[15]指出,89%的肿瘤科护士在药物配置、使用和废弃物处理过程中都处于暴露状态,所以严格的药物配置防护措施、规范的药物使用过程和合理的废弃物处理流程是降低肿瘤科护士的职业暴露的关键。我们建议医院统一建立配液中心,由专人在专柜中进行化疗药物配置。如无中心配液条件,则护理人员应该从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三个过程中采取防护措施(见表1)。

表1:化疗药配置流程

3.4 化疗废弃物集中处理和注重日常工作环境的消毒

凡欣欣等[16]研究结果显示,建立醒目的化疗药物专用标识、化疗废弃物专用垃圾桶和对化疗药物进行密封处理,能有效的降低化疗药物对肿瘤科造成的影响。而肿瘤科护士将配置化疗药物所用到的废弃物进行集中处理, 能有效的阻止化疗药物皮肤渗入、呼吸道吸入和消化道消化吸收等方式进入人体的措施。Ndaw 等[17]的研究结果显示, 在肿瘤科护士工作的环境中及肿瘤科护士的护士服、手套、口罩、护士鞋和化疗用的输液泵上检测到了残留化疗药物,体液标本中也检测出铂类化疗药物,而有效的工作环境消杀是保证肿瘤科护士安全的重要手段。所以,化疗药物的集中处理和有效的工作环境消杀是规避肿瘤科护士发生职业暴露的重要措施,能从控制传染源出发,有效的切断了化疗药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综上所述,职业防护需结合制度优化与个体执行。医院需完善防护设备、规范配置流程及应急预案;护士在输注化疗药物时严格遵循操作规范,建立定期健康监测;科室强化废物处置与环境消杀,阻断暴露链条。通过暴露前阻断联合暴露后干预的方法将职业风险控制在可接受阈值内。

参考文献

[1]李玲.化疗药物对肿瘤科护士的危害和防护[D].2012.84-87.

[2]VerscheureE,CretaM,VanoirbeekJ,etal.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occupational exposure of algerian hospital workers[J].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2020,8:374.

[3]张晓霞,马文兵,姜媛媛,等.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建立前后抗肿瘤药物引起护士血液毒性评估[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7,26(12):823-826.

[4]贾晓燕,于秀芳,李荣香,等.对护士职业接触化疗药物防护干预的效果评价[J].现代护 理,2004,10(4):326-327.

[5]何志慧,丁爱国.护士职业暴露现状与防护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9, 15(18) :1798-1799.

[6]刘斯洁.肿瘤化疗药物对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分析及防护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08):139-141.

[7]李亚洁,赵俊文,钟华荪,等.职业接触化疗药物后妊娠并发症及结局流行病学调查[J].护理研究,2007,21(4):322-323.

[8]肖宏.化疗药物对肿瘤科护士的危害与职业防护[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28):130+132.

[9] ZHANG Y,ZHENG J,JIANG Y,et al. Neglected,drug-induced platinum accumulation causes immune toxicity[J]. Front Pharmacol,2020,11:1166.

[10]王凤,陈曾曾,闫永建.职业接触抗肿瘤药物对国内医务人员健康影响研究现状[J].中国职业医学,2016,43(5):615-617.

[11]盖垚,刘科华,彭小花.肿瘤相关科室护士化疗药物职业暴露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18,19(2):95-97.

[12]邓牡红,戴广海,朱秀勤,等.三甲医院肿瘤科护士化疗药物认知情况及自我防护能力调查[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7,38(10):973-976.

[13] 吴倩. 提高肿瘤科生物安全柜应用率的管理方案分析[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10):225-226.

[14]张新琴;颜海燕.行为运作管理在妇科肿瘤护士化疗药物职业防护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2,30(02):194-195.

[15]黄运燕,李云霞,袁素娥.长沙市三级综合医院护理人员化疗职业防护现状调查[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7):42-46.

[16]凡欣欣;孙莉.肿瘤科护士对化疗药物的职业危害分析与防护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17):91-92.

[17] NdawS,HanserO,KenepekianV,etal.Occupationalexposureto platinum drugs during intr aperitonealchemotherapy.Biomonitoring and surface contamination[J].Toxicol Lett,2018,298(1):1 71-176.